當國內的經濟比國外先好轉起來的時候,世界多極發展的秩序和節奏被打亂。中國在世界風雲中正在經歷着前所未有的挑戰,縱然市場規模巨大,但也要經歷不同的酸甜苦辣

爲什麼開頭說經濟,那跟自己之前金融從業背景有關係。

但是這跟越野賽有什麼關係?是不是職業病還沒有痊癒?當然不是啦

越野跑和路跑馬拉松雖有相似之處,但卻和馬拉松有着很大不同,歐美國家的戶外運動發展水平很發達,這和經濟發展水平密切相關。

大衆在滿足基本生活需求後,下一個階段就是改善提高物質生活水平,再下一個階段就是滿足健康和精神需求,這個時候的運動健康纔會真正被大衆所認知和接受,相關運動產業纔會快速發展和壯大。

而越野跑和路跑馬拉松不同之處就在於此,並不是越野賽要比馬拉松高端,個人並不認可跑者中流傳所謂的鄙視鏈和進階層級。

其實兩者不需要比較。越野賽不僅僅是耐力的考驗,對身體的綜合素質要求會比較複雜,需要掌握更多戶外知識和經驗,需要應對野外天氣和環境的複雜變化,還要有一定心理建設。

不建議盲目跟風參與,用馬拉松的參賽經驗來參加越野也是有很多誤區的。

馬拉松現在已經成爲城市品牌宣傳的常規牌,跑步正在擴大着人羣基數,只不過運動經濟和互聯網經濟發展速度不同,運動人口的發展是一個相對緩慢的過程。所以這個產業在衆多產業中算是中規中矩的產業。

我們在短視頻平臺去搜索關於跑步的大號,粉絲上百萬的非常少,甚至有的跑步大咖的粉絲也才幾萬。和健身類型的短視頻比還有不小的距離,更別說和美食博主和影視剪輯博主的距離了,這也恰恰印證我開頭說的經濟規律。

所以說越野賽愛好者這個羣體在跑者中還是小衆,也說明這項運動其實還處在發展初期階段,所以回到開頭,和經濟發展趨勢一樣,越野跑也要經歷發展中的酸甜苦辣。

尤其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很多的運動項目打了一悶棍,直到現在大型城市馬拉松賽事還不能如期舉辦。

就目前看,越野跑因爲規模不大,受衆人羣少,賽道人流量不密集,成了最先舉辦的運動項目。

看看現在的中超,也纔剛剛開始允許小規模球迷現場觀賽。這對越野跑賽事來說是今年能有所發展的機會。

對於越野跑者來說,在這個時候能夠享受比賽還是比較快樂的,而且是痛並快樂着的感覺。除了重新接觸大自然能夠帶來愉悅感外,也會有苦和辣在裏面。

像每年7月在崇禮舉辦的越山向海人車接力賽,就因爲疫情的反覆延期舉辦,賽事公司在這個過程也經歷了不確定性帶來的壓力,不過目前看是可以在8月底舉辦的。

不久前剛成功舉辦的越野賽崇禮168,也着實給越野跑者帶來了滿滿的體驗,只不過在賽事中有個別選手因爲違規被取消了名次並拉了黑名單。

也許是因爲太久沒參加比賽了,不過這都不是理由,所有運動項目本身都有規則,大家共同遵守才能讓小衆的運動項目有更好的發展,這是越野跑中體會的苦辣。

不過個體的影響對整體影響還是有限的,畢竟受衆不多,上不了熱搜,跑圈內部引以爲戒罷了。

從經濟聊到越野跑,從大環境談到個體,要表達的核心終於來了。

面對酸甜苦辣,保持健康,保持微笑,每個人遇到的好壞其實都只是滄海一粟,調整好心態,一起跑過2020。

和每一位跑者共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