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現代人工作壓力的增大,“996”已經成爲大多數人的常態。對於很多一線工作者來說,一天工作10幾個小時也是家常便飯。另外,也有很多人貪戀在牀上熬夜自我放空——在單位是高強度快節奏大壓力,好不容易下班了還要有各種應酬,回家了又要陪愛人哄孩子……終於爬到牀上了,纔有一些屬於自己的空閒時間,於是刷刷微博,看看新聞,就是捨不得入睡,於是“拖延”到半夜。

晚睡缺覺的危害,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最明顯的自然就是精力不充沛,影響第二天的工作。早上醒來哈欠連篇,無法集中注意力,出現學習障礙。此外,人們在工作中因爲犯困引起的事故也與睡眠時間較短有關。

大量研究報告表明,睡眠時間與各種健康問題之間有顯著關聯,像是多種炎症、免疫功能、高血壓、糖尿病、抑鬱症等等,都跟睡眠不足有直接聯繫。

熬夜的危害比想象大!

1、糖尿病:易誘發糖尿病

內分泌科專家介紹,很多人不知道,晚睡、熬夜往往會增加患糖尿病的幾率。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如果也經常晚睡、熬夜,會大大增加患糖尿病的幾率。就像種子遇到適當的環境一樣,很快會生根發芽。

2、高血壓:容易導致猝死

心內科醫生介紹,有研究表明,長期晚睡、熬夜、睡眠不足是高血壓的一個重要致病因素,這也使得熬夜人羣患各類突發性心腦血管疾病的幾率大大增加,容易導致猝死。

3、癌症:增加患癌風險

人體免疫因子大多在睡覺時形成,長期晚睡、熬夜會導致免疫力降低,出現疲勞、精神不振,易感冒也會不期而至。

免疫力是人體對抗癌症的天然屏障,免疫力降低會使癌症發病率升高。多項研究證實,熬夜與乳腺癌、結腸癌等疾病風險的提升存在緊密聯繫。

比如,女性長期熬夜會導致月經紊亂;兒童長期熬夜會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導致一系列成長問題;腸胃不好,有肝病的人熬夜,會加重病情,病情嚴重還會反過來影響睡眠質量,導致腸胃、肝臟健康進一步惡化。

4、神經:引發神經衰弱

人的交感神經應該是夜間休息、白天興奮,這樣才能支持人一天的工作,而熬夜者的交感神經卻是在夜晚興奮。

晚睡、熬夜後的第二天白天,交感神經就難以充分興奮了,會使人沒有精神、頭昏腦脹、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健忘以及頭暈、頭痛等。時間長了,還會出現神經衰弱、失眠等更加嚴重的問題。

5、生育:生育能力下降

正值育齡的男女,若經常晚睡、熬夜,會影響男性精蟲的活動力與數量;同樣也會影響女性激素的分泌及卵子的品質,也容易影響月經週期。

6、眼睛:視力下降乾眼症

晚睡、熬夜對眼睛的傷害可不只是出現“熊貓眼”那麼簡單。長時間超負荷用眼,會使眼睛出現疼痛、乾澀等問題,甚至使人患上乾眼症。

此外,現在很多年輕人睡前還會玩手機,眼肌疲勞還會導致視力下降。長期熬夜造成的過度勞累,還可能誘發中心性視網膜炎,導致視力驟降。

7、皮膚:皮膚幹易長斑

晚上23點到第二天凌晨3點是美容時間,也是人體的經脈運行到膽、肝的時段。這兩個器官如果沒有獲得充分的休息,就會表現在皮膚上,容易出現粗糙、臉色偏黃、長黑斑和青春痘等問題。

從長久來看,缺乏睡眠,甚至會影響壽命,因爲睡眠不足所造成的死亡率增加,已經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通俗地說,睡的越少,活的越短。

而我們身邊也不乏熬夜致死的案例,經常會看到新聞報道,正值壯年的程序員或媒體人突然去世,雖然跟壓力山大有一定關係,但長期熬夜工作,也是致其死亡的重要原因。

於是,許多人就想:不如藉助週末好好睡上一覺,大概就可以緩解平日的疲勞了吧!然而,2019年,發表於《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的一篇研究報道給出的答案是:“No”。

補覺只是徒勞

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肯尼思·賴特(Kenneth Wright)和克里斯托弗·德普納(Christopher Depner)的研究團隊招募了志願者來分析睡眠和健康的關係。

他們將志願者隨機分配到三組:第一組每晚保證充足睡眠;第二組採用“熬夜模式”,每晚限制睡眠到5小時;第三組則是“先熬夜再補覺”,在前5天每天睡5小時,接着是週末的賴牀,然後再熬夜2天。

通過分析研究發現,熬夜者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約13%。即使週末可以補覺,志願者對胰島素的敏感度仍然較低。週末結束再次恢復到睡眠不足後,受試者體內的胰島素敏感性減少了9%至27%。這一結果表明,對於因爲缺覺造成的能量和體重增加,胰島素敏感性降低等代謝失調症狀,週末補覺——並沒有任何改善。

注意!這個點兒不睡就算熬夜

睡眠是人類不可缺少的生理現象,人的一生中,睡眠佔了近1/3時間,它的質量好壞與人體健康與否有密切關係,由此可見睡眠對每一個人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來講,每天晚上睡覺的總時間要達到六到八個小時,建議在晚上10點左右睡覺,是一個很好的睡眠習慣。如果在晚上11點後睡覺就屬於熬夜了,那將會對我們的睡眠質量造成影響。

這些訣竅,幫你睡得好

01 飲食

限制喝酒,尤其是在晚飯後;

避免茶和咖啡,尤其在下午或晚上。

02 環境

噪音小

臥室應該是安靜無噪聲的。噪聲不僅損傷聽覺器官,對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等也有不良影響。

無法避免噪音者,可以買個睡眠耳塞戴上,效果也不錯。

通風好

如果居室通風不好,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過高,往往會影響人的大腦功能,白天會使人感到疲倦,工作效率下降。

最好在睡前先打開門窗,讓空氣流通一下,再關上門窗睡覺。

光線暗

儘量保持睡眠環境的光線暗淡。如果要看手機,要把屏幕顯示設置設爲夜間模式。

溫度舒服

睡覺時,最合適的溫度是在 26℃ 左右。

03 穿衣

記得穿着寬鬆、舒適的內衣褲入睡,至於要不要脫光了睡……看你喜歡。

04 運動

每天適當進行一些有氧運動,能夠改善睡眠。散步、騎車、游泳、打太極拳、練瑜伽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每天一次,每次半小時以上,自我感覺最累時,心率相比運動前增加30%~50%,就能達到不錯的效果。

還有,熱水浴、泡腳也能促進血液循環,助你好眠。

最後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你長期熬夜,並出現以下症狀——

白天倦怠乏力,注意力不易集中,心情低落,容易煩躁不安。先改變一下作息時間,再不行就得看醫生了。

已經出現心慌、血壓升高等症狀的人,建議向專科醫生求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