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郭

今年年初,疫情嚴重,人們自願在家隔離。但在保護自己的過程中,我們也沒有忘記我們的同胞。當時,武漢是疫情"重災區",很多人自願向武漢捐款捐物。除了個人,國內很多企業也奉獻愛心,但有一家企業,他們向武漢捐贈了上千盒方便麪,同時也讓大家想起了這個品牌。

說到方便麪,很多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垃圾食品"。不管是不是垃圾食品,其味道幾乎無法抗拒。方便麪除了味道很好之外,價格便宜,沒錢的時候還能幫你填飽肚子。所以有些人把方便麪作爲主食。有些人甚至帶幾盒方便麪回家。

今年,受疫情影響,中國方便麪等食品的銷量呈上升趨勢,貨架上的桶裝和袋裝形式方便麪幾乎全部銷售一空。今年上半年,購買方便麪的人數同比增長106%。

說到方便麪巨頭,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不是康師傅就是統一。而且,康師傅和統一的方便麪在市場上的好評度很高,無疑是最受歡迎的品牌之一。

快節奏的生活使人們習慣於壓縮食物的時間。除了康師傅,白象、統一等品牌在方便麪行業也逐漸佔據一定的市場。但你知道嗎?其實,早在我國之前也出現了另一個方便麪巨頭,那就是五穀道場。

說到五穀道場,那就要提到王中旺這個人。雖然王中旺創立了這個品牌,但五穀道場的失敗也是王中旺創造的。

1996年從王中旺大學畢業後,他從方便食品開始經商。後來他加入了華龍集團,並通過不斷的努力成爲華龍西北地區的經銷商。但王中旺對自己的成績並不滿意,於是在1999年,他用170萬元作爲初始資金,牽頭成立了河北中旺食品有限公司(原忠旺集團)。

當時,中國市場上有三個品牌的方便麪:康師傅、統一和白象。他們在市場上有一定的特點,所以只有找到新的、獨特的賣點,才能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

大家都知道,喫太多油炸食品對人的健康不利,於是王中旺便以"健康"和"不油炸"爲噱頭,幫助五穀道場打開市場。很快,五穀道場變得流行起來,被定義爲一種健康的方便麪。據相關資料顯示,巔峯時期的五穀道場一年銷售額高達20億元。2006年,五穀道場銷售額達到15億元,忠旺集團成爲中國成長型企業百強第一。

不幸的是,這樣的高峯期並沒有持續太久。然而,王中旺開始推出一些低端產品,盲目擴張。他在短時間內投資超過18億元人民幣,並解僱了反對該計劃的副總裁。2007年,五穀道場資金告罄,庫存積壓,其命運出現轉折。

2009年,國有企業中糧集團斥資1.09億元收購該品牌,但未能重振品牌。2016年,中糧集團又以5000萬元的價格把五穀道場賣給了克明面業。現在,雖然我們偶爾會看到超市貨架上的五穀道場,但它的輝煌早已不復存在。

當時,外界對於五穀道場被賤賣的事都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幾乎所有人都認爲,五穀道場是因爲王中旺的盲目擴張才導致被賣的。但他並不這麼認爲,他認爲五穀道場會失敗的原因不是擴張太快,而是因爲擴張太慢。這也說明王中旺是一個非常自信的人。

在這次疫情中,克明面業始終心繫抗疫戰爭中的一線醫務人員。1月29日,克明面業"陳可明"、"五穀道場"等品牌準備了包括非油炸五穀道場方便麪和上千盒陳克明烏冬麪在內的緊急救援物資,奔赴武漢,也讓五穀道場再次進入人們的視線。

在此之前,克明面業收購五穀道場後,一直被稱作是克明面業的拖油瓶。但今年,五穀道場不再是一個拖油瓶了。據悉,今年一季度,五穀道場方便麪業務增長近90%,營業利潤超過1000萬元。

"一手好牌被打的稀巴爛",說的就是王中旺了。現在沒有了王中旺的管理,五穀道場是否可以在克明面業的帶領下重返巔峯,我們可以拭目以待。那麼你有喫過五穀道場的方便麪嗎?你覺得味道如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