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12年上海电影节,场外人群攒动,影迷们不时发出阵阵惊呼。

但那些欢呼都不是为他而来。

他在场边整理好西装,故作轻松地踏上红毯,走入直播镜头,又一闪而过。

连背后的摄影们也没在他身上过多停留,一个不太知名的日本演员,谁会在意呢。

相反,同行的女演员广末凉子所到之处,无不掀起惊涛,任谁看了,都难免多生几分羡慕。

幸好这次二人共同出演的《盗钥匙的方法》,摘得最佳脚本奖,还不至于空手而归。

那是2012年6月17日,堺雅人没红之前的普通一天。

一年后,他在新剧的宣传环节中写下自己的七夕愿望,短短四个字:出人头地。

没成想,新剧《半泽直树》开播,竟以42.2%的收视率创下日剧新纪录。

主演堺雅人,成为名副其实的收视率一哥。

这一年,他终于出人头地,距离出道整整过去了18年。

人生有多少个18年,坚持做一件看不到希望的事。

《半泽直树》至今在豆瓣有18万人评价,评分高居9.2,可谓封神之作。

宣告着堺雅人18年的光阴,没有白白浪费。

他每一分演技的精进,每一次台词的训练,都在为这个角色蓄力。

近期开播第二季,豆瓣评分9.4,日剧收视率一哥堺雅人依旧延续着传奇。

02

堺雅人生于日本神户市,是位文科奇才。

据说中学时,整个年级的老师想出题考倒他,都没能如愿。

他还经常到老师办公室,抛出一些艰涩的问题,原本对他无可奈何的老师们,更加头疼不已,但这种无奈也多半出于对他的欣赏。

身为优等生,堺雅人在老师偏爱、同学拥戴的氛围下,难免有几分才子放旷。

有一回,他把洗发水遗落在浴室,老师拿着这瓶无主洗发水在全班找失主。队伍中的堺雅人回应:“这是我堺雅人的洗发水。”

这个滑稽又有几分正经的回答,惹得全班哄堂大笑,从此堺雅人在学校更加出名。甚至有人专门倒卖他用过的笔,再加高价卖给其他人。

堺雅人的另一个高光时刻是进入高中最人丁寥落的社团——戏剧社,面对残缺的组织,一无配合,二无支援,堺雅人经常自编自导自演话剧。

还用这些原创剧目参加各项大赛,给戏剧社捧回不少奖杯。有了这位大神镇场,加入戏剧社的同学达到了历史性的猛涨。

至此,一个最不受欢迎的社团,成为高中部人气最旺的地方。堺雅人走红后,他待过的戏剧社依旧人气长红。

可以说,他以一己之力,带动了几代学生的戏剧梦。不过极为反差的是,那时堺雅人并不打算当演员,他的梦想是做一名对外经贸部的官员。

然而高考时,因为数学成绩太差,他与日本国立大学失之交臂,以特招身份进入早稻田大学中国文学系。

在这里,堺雅人再一次延续了高中的传奇。他加入的“东京ORANGE”剧团,之前只有一二十人买票观看。

但自从堺雅人成为招牌演员后,每场表演都能到场500多名观众。

那时候,堺雅人一度被称为“早稻田王子”。然而王子也会落难,出逃的日子不再是童话。

03

慢慢地,戏剧在堺雅人心里起了别样的变化。同龄人还沉浸在单调的校园生活时,堺雅人已经开始思考未来要选择什么的生活。

如果按部就班做一名官员,后半生将沦陷在疲于应付的公务、觥筹交错的应酬和无法兼顾的家庭。

如果坚持做戏剧,当一名演员呢,这个想法冒出来时,堺雅人感到由衷的兴奋。与其过得无聊,不如挑战另一种生活。

大三刚开学没多久,堺雅人突然回到了神户老家,面对父母和两个弟弟,他说出一句让全家都惊掉下巴的话。

“我已经提交了退学申请。”

退学不只是失去了一张毕业文凭,他放弃的是早稻田大学的文凭。

早稻田大学是日本排名数一数二的私立大学,培养过7位日本首相,三分之一的国会议员。

最著名的文坛校友是村上春树,日本一众知名企业家也皆出自该校。

堺雅人的父母无论如何都不接受这个事实,他只留下一句话便离开家门。

“对不起,我已经决定要专心戏剧”。

那之后,父母为了逼他回心转意,先是切断经济支持,后来直接断绝了亲子关系。

整整七年没有往来。

说来既幸运又残酷,他在退学第二年就接到了戏约,出演个人首部电视剧《Heart's》,正式出道。

而后长达10年,堺雅人几乎再无戏可拍,只能跑跑龙套。

他就像一株漂在东京的浮萍,没有家人和固定住所,饥寒交困。

当时他在小剧场当戏剧演员,可是收入极低。20多岁的年纪,食欲旺盛得简直能吞掉大象。

在路上接到寿司的宣传单,带回去贴在墙上,望梅止渴。为了不花钱买蔬菜,他还在路边刨过蒲公英,回家煮着吃。

也在便利店打过工,当过搬家工人,帮人卖过甜甜圈,只为拿卖剩下的面包果腹。

仅仅当故事来听,这只是上演过无数次的龙套演员的悲情故事,在堺雅人这里也没有什么新意。

但回看起来,那确是一个最无望、最艰辛的追梦之路。没有肯定,没有明天,只是一腔热血地坚持。

04

那时候,堺雅人的梦想是出演一部大河剧(即长篇历史电视连续剧)。

没想到,2004年,他便争取到了《新选组》中“山南敬助”一角,堺雅人总算是实现了梦想,也让观众看到了他。

时隔4年,他又出演《笃姬》中的第13代将军德川家定。堺雅人出身小门小户,对于贵族人家的“品行优雅”,实在不知如何呈现。

他仰头在房间踱步,恰好看到玄关上方高悬着“思无邪”。

堺雅人大学主修中文,对中国古典文学颇为熟悉。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为人坦荡,思想纯正,不被出身门第禁锢,这也是一种“品行优雅”吧。

堺雅人拿捏到了角色的精髓,因此获得了第2届东京国际电视剧节最佳男配角奖。

后来他一连出演了三部大河剧,但角色都以悲剧收场,一次被毒身亡,两次切腹自尽。

观众送他一个外号“死在夏天的男人”,尽管外号有多少调侃意味,可堺雅人却感到一阵被观众关注着的幸福。

一个龙套演员终于站在了有人注视的舞台上,这一天他等了13年了。

又过了几年,2012年《胜者即正义》,堺雅人饰演嘴炮律师古美门。

梳着三七分油头,张口连珠炮扫射。

一脸贱兮兮的损样,让无数同行恨得咬牙切齿,却又闻风丧胆。

他是史上最不按套路出牌的律师,却又专业理性,逆风翻盘一桩桩大案、奇案。

堺雅人完全撑起了这个中二病严重又极端自负的角色。

古美门的台词绕口又长,经常有大段大段的超速独白。

因此常能看到堺雅人在嘈杂的片场,立于人群之中复习台词。

他要求自己不只是背熟,而是形成肌肉记忆,开口就形成一股咄咄逼人、无人能胜的气势。

这部剧从日本火到中国,构成了很多人对堺雅人的初印象。

一年后,《半泽直树》开播,堺雅人乘胜追击,以逆天收视率稳居日本最受欢迎男演员之列。

大结局时,他被逼给上司下跪,咬牙带泪说出一句:以牙还牙,加倍奉还。让多少人为之惊心。

导演福泽克雄谈及堺雅人的敬业态度都说:“我觉得这个人是个特别的演员。说话速度很快,而且,准确、流利,还能记住庞大的台词。这是个特殊技能。来到演播室,95%的力量都是为了演戏而使用的。”

05

堺雅人是一个把拍戏当工作,严谨对待的人。

在片场上,他除了背台词、琢磨表演流程,几乎不跟其他演员闲聊胡侃。

这是他刚进演艺圈就给自己立下的规矩,要全力以赴地演戏。

日本是一个极其注重合群的职场社会,堺雅人刚入行时,为了合群,也跟前辈们彻夜喝酒、聊天狂欢。

但第二天拍戏状态很差,影响到了自己的发挥。而一同喝酒的前辈们却能快速进入角色,这让堺雅人不由得反思,他不应该跟随这些天才演员一起挥霍。

后来不管是谁组局,只要第二天有拍摄任务,堺雅人都坚决推辞,他要给自己充分适应角色的时间。

相比起无聊的人际往来,还是提升演技,好好拍戏来得实在。

这种过于较真的个性,也经常让他闹出过度努力的笑话。

比如,第一次参加综艺时,经纪人提醒他要多学着点。那天堺雅人竟然带了笔记本上场,准备随时记录节目中的心得,这让主持人简直哭笑不得。

还有一次,要拍摄《出云的阿国》,开拍前堺雅人特地去出云旅游,认真观察了当地的居民生活。结果后来才得知,自己出演的角色跟出云毫无关系。

再有,新剧开拍前导演通知他有一场大尺度床戏,堺雅人立刻去健身房办卡,还找了私教,辅助他锻炼形体。

然而刚办完一系列手续,又收到导演短信:床戏取消了。

堺雅人的努力总是略显笨拙,在随时千变万化的局势面前,他总是被结果愚弄的那一个。

他仍旧以不变应万变,坚持诠释好每一个角色。

因此,堺雅人几乎从来不挑角色,好剧烂剧,他都要把自己肩负的角色诠释到最好。

“哪怕作品本身很无聊,也错不在我。我只需要展现我的角色就好了,什么我都想试试,不行的话就进行下一个工作嘛。”

06

用最平常心的态度做自己喜欢的事,没有过多的欲望,没有更大的野心,似乎没什么能打扰他静谧的精神世界。

除了拍戏,堺雅人对编剧、导演工作毫无兴趣。演而优则导,这句话在他身上根本不起作用。

不拍戏的时候,他更喜欢捧着一本哲学书慢慢啃。不管作品能否收视率第一,还是能否当最受欢迎男演员,他都把自己视为普通人。

曾有八卦记者跟拍他大半个月,除了拍到他穿得邋里邋遢出门办事,就是拍到他独自坐在咖啡厅看剧本。

后来记者实在气愤不过,就把他的土气穿衣风格放在了八卦杂志上,批评了一番。

可见堺雅人真的没有什么绯闻和污点可说。

一个没有感情的演戏机器,看似冰冷,却从1995年的籍籍无名,到2013的一夜爆红,慢慢爬了18年。

这段漫长的蛰伏期,他面对着外人的嘲讽,背负着跟家人断绝关系的精神压力,煎熬地过着吃不起寿司的苦日子。

7年前的七夕,《半泽直树》还未开播,他许愿自己能够 出人头地。

如今七夕又快到了,《半泽直树》第二部带着高分走来,堺雅人也已经是超人气演员。

这些都在重复同一个道理:所有坚持不懈的,都能有所收获。

又到七夕了,公子预祝各位节日快乐,早日出人头地。

转载授权请联系艺非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