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國慶檔影片《我和我的祖國》和《中國機長》不僅做到了真正的票房口碑雙豐收,也讓同時參演了這兩部影片的杜江成爲了華語影視第五個個人票房突破100億的百億影人。作爲80後的第一人,杜江能夠取得如此成績,確實讓不少人爲之一驚。畢竟在他之前,只有吳京、沈騰、黃渤、鄧超四人達到了這樣的成績。

而今年的國慶檔,也有一個不容小覷的青年演員,彭昱暢出道以來演技頗受認可,而且今年國慶檔有三部作品待映,並且在《奪冠》和《我和我的家鄉》中均飾演黃渤所演角色的青年時期,除了"撞臉"外,也一定程度上證明了彭昱暢的實力,要不然也不會擔此大任。照此形態來看,彭昱暢衝擊一下百億票房也不是不可能。

但相比之下更有勝算的是王寶強。

其實在《唐探3》上映之前,王寶強已經憑藉着參演的《人在囧途》、《泰囧》、《唐探1》、《唐探2》等影片,個人累計票房已超90億。按照唐探系列之前積攢的口碑來看,如果《唐探3》上映,只要票房超十億王寶強必能躋身百億行列。

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因爲疫情的原因春節檔影片紛紛撤檔,直到現在《唐探3》還未定檔,因此王寶強的"突破"也暫時擱淺。

一切按下暫停鍵,電影行業沉沒小半年,等待着復甦卻不曾想提前迎來了大爆發,《八佰》上映不僅讓行業振奮,也迎來了中國影史的第六位百億影人。

隨着單日票房超2億,上映五天累計票房破10億等捷報的不斷傳來,《八佰》不僅取得了中國影史上第75部達成票房10億的成績,主演之一的張譯也成爲繼杜江之後第6位華語影史百億演員。

聽到此消息,大部分人的反應不是"咦?張譯是誰?"的滿頭問號,反而滿是實至名歸的讚揚。

在衝刺百億影帝之際,能夠突然反超王寶強的張譯又到底是什麼來頭?

先是去年的《攀登者》,接着是今年的《八佰》,待播影片中除了年度鉅製《我和我的家鄉》,還有兩部張藝謀的《懸崖之上》《一秒鐘》。

張譯近年來的資源可以說是相當好,而且合作導演均大有來頭,他到底是怎樣成爲了影視行業的香餑餑?

水滴穿石,非一日之功,張譯的成功也不是一朝一夕得來的。他既沒有一眼就讓人愛上的高顏值,也沒有雄厚的家庭背景,甚至一度被人嘲"就這顏值還來演戲""演戲等於找死"等等之類的評價,雖然廣受打擊但他從未放棄。

從2006年參演《士兵突擊》的小露頭角,到《雞毛飛上天》的廣爲人知,再到《八佰》拍攝現場的一段哭戲激發出管虎內心的柔情,止不住的掉眼淚那刻,直至如今的票房成績,張譯不僅用實力征服了觀衆,同時也向大衆證明了一個好演員該有的樣子。

顏值或許是一塊好的敲門磚,但自身實力纔是讓你走得更遠的鎧甲,不憑外在不靠流量,單槍匹馬照樣可以取得好成績。

付出就會有收穫,努力就會被大家看到,畢竟影史上的"影帝""影后",哪一位也不是憑藉好看的臉蛋換來的。

《八佰》之後還有更多新片,待國慶檔影片上映後,讓我們坐等下一位百億影人的誕生吧,或許是王寶強,或許是劉昊然,也或許是彭昱暢,你覺得誰更有可能呢?來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