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國檢察機關立足法律監督職能,緊緊牽住司法責任制這個“牛鼻子”,堅持在辦案中監督、在監督中辦案,促進執法司法權力依法公正行使,做實做細法律監督主責主業,持續提升對執法司法活動的監督實效。

從2019年6月開始,海南省檢察院推行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以下簡稱“減假暫”)案件“上提一級集中辦理”辦案模式改革,採用“一個窗口對外、一案一次審批、一把尺子執法、一個網絡運轉”的“四個一”新舉措,進一步嚴格規範“減假暫”活動,強化檢察監督,防止司法腐敗,不斷提升刑罰變更執行檢察監督質效。

爲了確保法律監督職責依法規範正確行使,山東省修訂省、市、縣檢察院檢察官辦案職權清單,細化檢察官決定辦案事項近700項,配置法律文書近1500份,確保辦案人員成爲全案全程負責的“完整檢察官”。根據履行職能的需要、案件類型和複雜難易程度,全省共設立獨任檢察官3769個,設立輕微刑事案件、速裁案件、簡易案件等專門辦案組1085個,做到“誰辦案誰負責、誰決定誰負責”。

據瞭解,山東省檢察機關已全面推開以“案—件比”爲核心的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制定出臺檢察官、檢察輔助人員業績考評指導意見,推進在辦案中監督、在監督中辦案,倒逼辦案人員把案件辦到極致、辦到最好。

湖南省檢察院從加強案件監管入手,構建符合司法規律的案件評價指標、實時動態的案件管理體系、上下聯動的案件管理格局和無縫銜接的管案管人模式,推動司法責任制改革背景下司法辦案的有序放權和有效監管。同時,研究制定《湖南省檢察機關檢察業務考評辦法(試行)》,將案件質量評查、業務數據監管等納入考評範圍,形成128項既有宏觀數據又有微觀質量的評價指標。

“每季度以檢委會的形式召開案件質量講評會,在直面問題中‘紅臉出汗’,在交流討論中找‘病竈’‘良方’。”湖南省檢察院案件管理辦公室副主任馮麗君說。

在日常監管中,湖南省檢察院對所有在統一業務應用系統上運行的案件以“隨機分案爲主、指定分案爲輔”,從源頭上防止案件分配流轉中的廉政風險。今年上半年,該院開展“全方位”辦案流程監控,共對本級和下級院開展流程監控527件,督促解決案件程序性問題479個。

山西省檢察機關將檢察官的科學放權與強化監督有機結合起來,努力構建內外結合的檢察官司法辦案活動監督制約格局,確保檢察官司法辦案依法、客觀、公正進行。

據山西省檢察院政研室主任張宏思介紹,目前,山西三級檢察機關依託檢察機關統一業務應用系統,普遍建立了覆蓋辦案組織設置、案件分配、案件流轉、訴訟監督、流程監控、案件質量評查、風險評估預警、業績考評獎懲和司法檔案的檢察官司法辦案內部監督制約機制制度體系,省檢察院共發佈司改指導性文件36個。

去年以來,山西省檢察機關公開法律文書26021份,發佈重要案件信息2916條。今年4月起,省、市、縣三級檢察機關每季度同步向社會公佈辦案主要數據,受到社會普遍歡迎和肯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