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中國女排在里約奧運會中奪冠已經過去整整4年,時至今日,球迷依然樂此不疲地回放淘汰賽的三場經典戰役,並對其中的名場面如數家珍。但在一片感動與自豪中卻出現了不和諧的聲音,有球迷認爲張常寧在這屆奧運會中是混子,沒啥貢獻。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我們用數據說話。

我們按照時間順序來看中國女排在里約奧運會中的8場比賽,前面5場小組賽,後面三場淘汰賽,我們一一來看數據。小組賽打荷蘭,中國女排最大的收穫是小將龔翔宇的奧運首秀,首發出場全場砍下18分,一鳴驚人。張常寧作爲主攻首發出場,31扣9中得到10分,扣球成功率29%。

張常寧在小組賽對陣意大利的比賽中繼續以主攻手首發出場,20扣10中得到11分,扣球成功率50%。

在小組賽對陣波多黎各的比賽中張常寧再次首發出場,全場10中1得到1分,扣球成功率10%。

小組賽對陣塞爾維亞的比賽張常寧繼續首發出場,14中6得到6分,扣球成功率42.8%。

張常寧在小組賽對陣美國女排的比賽中繼續首發出場,但需要注意的是她此戰是以接應身份出場,朱婷和惠若琪搭檔主攻線。張常寧全場共得到7分,扣球15中5,扣球成功率33.3%。

在淘汰賽對陣巴西女排的比賽中,張常寧首局替補出場,然後在剩下的4局比賽中全部首發,張常寧在場上還是主打接應位置。此役龔翔宇沒有出戰,楊方旭也是短時間上來頂一下,接應位置更多時間是由張常寧頂着。此役張常寧26扣11中,得到全隊第二高的15分,扣球成功率42.3%,而朱婷的扣球成功率是44.8%。

相信大家都看過這場四分之一決賽,中國女排和東道主整整打滿五局,勝負就在一個回合,誰都有可能贏下比賽。在這樣慘烈的比賽中,張常寧的15分異常重要,如果沒有她當天的發揮,中國女排根本不可能擊敗巴西進入四強,自然也就不可能奪冠。

張常寧在半決賽對陣荷蘭女排的比賽中繼續以接應身份首發,全場得到6分,13扣5中,扣球成功率38.4%。

張常寧在決賽對陣塞爾維亞女排的比賽中出場時間很短,首發出場,沒打一會兒就被換下,再上場時就是金牌點發球。這場比賽也是張常寧在里約8戰中唯一沒有得分進賬的一場比賽,但她的那個發球卻必將成爲經典。

以上僅是張常寧在進攻端的表現,她8場比賽共得到56分,排名全隊第三,僅次於朱婷和徐雲麗。需要說明的是,相較於進攻,當時張常寧在場上最主要的任務是接一傳,以此解放朱婷的進攻。

張常寧更大的價值在於她的全面性,主攻和接應都能打,關鍵時刻都能頂住,讓球隊能夠以一個相對完整的陣容作戰。龔翔宇和楊方旭兩名接應球員都在里約奧運會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問題,張常寧就是那個救火隊員,也是補齊球隊短板的那個人。如果沒有張常寧這樣一個萬金油一樣的角色,完全缺少右翼的中國女排勢必會更加困難,最終的比賽結果也將是另一個樣子。

縱觀整個里約奧運會的8場比賽,相較於朱婷全程高能發揮,張常寧作爲邊攻手確實在進攻層面與朱婷有較大差距,這是事實,毋庸諱言。但如果因爲張常寧進攻效率不如朱婷而稱她爲混子,則完全是信口開河,也不符合事實。

中國女排在里約奧運會的8場比賽中主動得分一共是506分,其中朱婷一人砍下179分,佔全隊主動得分的35.3%,居功至偉。徐雲麗以59分佔全隊總得分的11.6%,張常寧以56分佔全隊總得分的11%。

8場比賽,場均7分,還接了94個一傳,其中完美38個,失誤2個,40.43%的一傳完美率,38.3%的一傳效率都是全隊第一。這樣一名全程參與比賽並在攻防兩端都發揮重要作用的球員,她怎麼可能是混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