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鱗紫金刀是今古聖人愛蓮池傳給徒弟勝英的一把神兵利器,這把寶刀對於勝英在江湖上成名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按說《雍正劍俠圖》說法,一個江湖名俠倘若手裏沒有一把寶兵刃實爲一件憾事,勝英號稱是聖手崑崙俠,這“崑崙”二字有“大之極”的含義,勝英這種大俠中的大俠自然也很需要一把寶兵器來相稱。

對於勝英而言,魚鱗紫金刀並不只是寶馬配寶鞍這麼簡單,這把寶刀是用了紫金打造,因爲紫金本身有硬度強抗氧化的特點,從實用性看魚鱗紫金刀的鋼口要比普通的寶刀寶劍好一些,再加上魚鱗紫金刀屬於金刀本身的分量較沉,在舞動起來時就有刀快力猛的特點。另外,魚鱗紫金刀上體上雕刻有魚鱗紋路,紫金又有高度抗氧化的特點,所以這把金光閃閃的寶刀顏值也非常高。

今古聖人愛蓮池以前做過上三門的總門長,他對三徒弟勝英的期望非常高。愛蓮池除了把魚鱗紫金刀傳給了勝英外,他更是把上三門總門長之位也傳給了勝英。雖然愛蓮池也非常偏愛五徒弟飛天玉虎蔣伯芳,但是愛蓮池再三囑咐蔣伯芳,倘若自己不在眼前,勝英就可以代表他,蔣伯芳必須要對三師哥言聽計從,否則就等同於忤逆師父。

由此可以看出,勝英在愛蓮池心中的分量,有時候連連鐵牌道人諸葛山珍這位二師兄都要對勝英這位三師弟百依百順,主要的原因就是勝英是上三門總門長的接班人,而這把魚鱗紫金刀或多或少有點像是上三門傳承的信物,因爲上三門的獨門絕藝便是八卦萬盛金刀,這裏的“金刀”很可能指的就是魚鱗紫金刀。

我們都知道《三俠劍》結尾時,勝英的頂門大弟子黃三太接替了勝英的位置,黃三太不僅成爲南七北六十三省總鏢頭,他還成爲新的上三門總門長。那麼,問題就出現了,勝英爲何沒有把代表上三門總門長身份的魚鱗紫金刀傳給黃三太呢?

一、勝英武功雖高,他卻未至劍客之境

勝英主動退出了十三省總鏢局回到了古城村盛家寨,他把自己的魚鱗紫金刀傳給了兒子勝奎,其實以勝奎的武功暫時駕馭不了這把頗有分量的寶刀,勝英也很快發現了這一點,故此勝英在享天倫之樂的同時也開始很系統地傳授勝奎藝,有魚鱗紫金刀這把寶刀爲引,勝奎在學習武藝上非常勤快,所以短短數年的光景勝奎的武功突飛猛進。

其實,勝英如此培養勝奎是未雨綢繆之舉,因爲勝英闖蕩江湖大半生交了很多朋友的同時也得罪了很多綠林人,勝英想要在盛家寨安度晚年不能只靠他自己,年近七旬的勝英歲數大了武功也逐漸會出現衰退,他提前把勝奎這個頂樑柱培養出來,這也是以防不時之需。果然勝英剛回到盛家寨不久,他的死對頭就紛紛登門前來尋仇。

勝英的武功雖高,但是他卻一直未至劍客之境,俠客與劍客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內功的修爲上,俠客年輕時仗着年富力強實戰能力有時不見得比一般的劍客低,但是隨着年齡的增長氣血逐漸衰敗,其力量頭也就不那麼足了,表現在武功上就是招數雖精但力量不足。勝英到了晚年之所以還具備相當的實戰能力,其實是他手裏的魚鱗紫金刀起了很大的作用,因爲即便是對方力量頭比勝英大也不敢用普通兵器去碰魚鱗紫金刀。

倘若勝英的武功達到了劍客之境,即便他赤手空拳也不懼俠客級的高手,可惜勝英並未達到這個水準,這一點從赤手空拳的勝英有點敵不住手持七星喪門劍的秦天龍便可以看得出來。勝英接過黃三太遞過來的金背砍山刀時立刻形勢就出現了逆轉,儘管金背砍山刀不如魚鱗紫金刀用着順手,但是有刀在手的勝英還是可以穩贏秦天龍,從一定程度上來講,勝英對兵器的依賴度還是很高的,尤其是對魚鱗紫金刀而言,勝奎平時就在勝英眼前,魚鱗紫金刀可以說隨用隨取。

二、勝英對黃三太與勝奎的期待不同

黃三太所用的是金背砍山刀,這種刀是通過在刀背上溶金的方法來加重分量的,但是要比魚鱗紫金刀輕很多,金背砍山刀雖然非常鋒利,但是它並不是寶兵器,故此金背砍山刀也就沒有切金斷玉的之能。

黃三太原本在勝英的徒弟裏武功不是最高的,帶藝投師的塞北觀音蕭銀龍就比黃三太的武功高,但是當黃三太看出勝英有意要離開總鏢局的前幾年,黃三太暗中下了苦功,他的武功突飛猛進一躍成爲勝英徒弟中武功最卓越的。

當黃三太執掌了十三省總鏢局後,他並不像師父勝英一樣那樣只是掛名的總鏢頭,黃三太又設立了東西南北四個分鏢局,成爲上三門總門長的黃三太在總鏢局裏大權獨攬。到了《連環套》時期,黃三太在江湖中的名望甚至超過了當年的勝英,雖然黃三太沒有寶刀的優勢,但是黃太三在暗器上下足了功夫,江湖人稱之爲“忠義斤鏢俠”。

其實,勝英對黃三太與勝奎的期待大爲不同,黃三太作爲自己的接班人,勝英不可能過度左右黃三太的人生,黃三太接過勝英手中的接力棒也只能在江湖上闖蕩打拼,畢竟黃三太有了上三門總門掌的江湖身份,同時他還統御着十三省總鏢局的偌大基業。

勝英其實看透了江湖上的風風雨雨,他也早就喫夠了江湖上的這碗飯,江湖名俠是武林中的大人物,可是這種生活卻是常年要過在刀尖上舔血的日子,勝英在回家養病時感覺常年壓在身上的擔子輕了,他感到不僅喫飯香甜連睡覺也覺得無比的輕鬆。勝英此時就已經下定決心要退出總鏢局,因爲在詭譎多變的江湖滾打了大半生的勝英深刻地體會到了平平淡淡纔是福,勝英也就把這種期望放在了兒子勝奎身上。

以勝奎的武功而言,把他放到江湖上就是一個俠客的身份,可是勝英並沒有把勝奎放到江湖上去闖蕩,更沒有讓勝奎去十三省總鏢局去歷練幫忙。俠客可以去江湖上行俠仗義,也可以加幫入派去叱吒武林,勝英的選擇是讓勝奎成爲守護一方安寧的俠客,只要有一顆俠義之心,其實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發光發熱。

三、勝英不願讓黃三太重蹈覆轍

把魚鱗紫金刀傳兒子不傳徒弟,這絕非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因爲勝英是一個把名譽和大義看得比命都重要的人,勝英沒有把魚鱗紫金刀傳給黃三太還有一個深層的含義,這就是因爲勝英不想讓黃三太重蹈自己的覆轍。

勝英年輕時也有爭強好勝之心,按照評書的裏的說法,勝英年輕那會武功不比現在的飛天玉虎蔣伯芳差,勝英後來的武功比年輕的蔣伯芳差一大截主要是氣力不足了,這一點可以從《連環套》裏上了年紀的蔣伯芳武功已經不如徒侄黃三太便可以看得出來。試想一下,當年的勝英有寶刀之利,再加上暗器護身,從師承上講他又是今古聖人艾蓮池的徒弟,勝英難免也有年輕氣盛的時候,他大義滅親鏢打義弟秦天豹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勝英上了歲數之後,他深切地知道江湖上的弄潮兒,風帆越大一般來說膽子也就越大,如此一來在洶湧的水面上行得也就越遠。俗話說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江湖勢力盤根錯節,一不小心就會得罪人,而這魚鱗紫金刀就像是一個更大的風帆,如果勝英把這把魚鱗紫金刀傳給黃三太的話,這無疑會助長黃三太對綠林人出手的豪氣,畢竟保鏢的和佔山的本就是死對頭,勝英這樣有長者之風的人都會招致五湖三臺八大明山的猜忌,更何況黃三太這種心中有傲氣的年輕人呢?

到了《連環套》之中,黃三太因爲鏢打猛虎救駕有功成了康熙爺眼前的紅人,在綠林道上黃三太是上三門的總門掌,名利雙收的黃三太到了晚年就有點膨脹了,從很大程度上講,黃三太已經有了藐視天下英雄之心。

山東新出了一個綠林的豪傑名叫竇爾敦,他與十三省總鏢局結下了樑子,最終黃三太立擂親自會鬥竇爾敦,結果黃三太不是竇爾敦的對手。雖然黃三太用暗器甩頭一子打傷了竇爾敦,可從此黃三太在武林中的威望和名譽開始蒙塵,從這一點來看,勝英沒把魚鱗紫金刀傳給黃三太的確有先見之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