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八百》一開始,一羣穿着民國時期地方保安制服的官兵穿過上海郊外的田野。

史料記載,他們是從漢口出發的湖北新兵,基幹力量爲湖北通城縣保安大隊,最初的番號第5團第1營,到達上海後加入88師524團1營(八百壯士)。此時德械第88師經過5次補充,已經幾乎沒有了中央軍的底子。保安大隊是民國時期的地方武裝,保甲制度的衍生品。他們的武器裝備低劣,訓練以保境安民爲目的,軍餉由地方承擔。電影片頭保安團官兵遭遇日軍發生潰散的場面,的確曾經發生過。湖北通城縣保安大隊的士兵大部分入伍不到三個月。

當時到達上海的中國軍隊高達七十萬,幾乎遍佈了大江南北,一位地方軍將領訓話時說:“全國的軍隊都在這裏(互相)看着,誰也不許給老家丟臉”。

關於電影中的口音,史料記載,謝晉元團長(實爲中校團副)是廣東人,少校團副上官志標(一說上尉連長)是福建人,少校營長楊瑞符祖籍天津靜海。謝晉元和上官志標屬於黃埔系軍官,戴眼鏡的楊瑞符則來自北洋系,早在1921年他就是吳佩孚部隊的班長了。這個時候謝晉元還在梅州中學讀書,他參加了反對楊瑞符的老長官吳佩孚的運動。

謝晉元團長1941年遇刺身亡,楊瑞符1940年於重慶舊傷復發去世,上官志標活到了戰爭勝利,他回到了上海,設立了“晉元中學”、“晉元公園”、“晉元路”。四行倉庫之戰中曾有兩名日軍偷襲謝晉元和上官志標,上官志標的武器被打掉,他撲過去徒手掐死一名日軍,謝晉元用手槍擊斃了另一名。這一幕記錄在抗戰勝利後的國文課本里。電影裏沒有特別表現出來,有些可惜。謝晉元是一名神槍手,部下曾親眼見到他用步槍遠距離狙殺兩名搬運炮彈的日軍。

上官志標的兒子上官百成至今保存着父親一條帶血的褲子。1941年漢奸刺殺謝晉元時,上官志標拼死解救,身中6刀血流如注,後經醫生盡力搶救才保住性命。他去世於1967年,晚年擔任縣兵役科長。

影片中最動人心魄的場面。全身綁滿手榴彈的中國士兵從樓上跳入敵羣。史料記載:“手持輕機槍的士兵從樓頂向下掃射,無奈子彈打不穿鋼板,正在五樓的第二連第二排第四班副班長陳樹生見狀,立即將全身掛滿手榴彈,對準敵羣一躍而下”。陳樹生是湖北利川人,時年21歲,他是1934年參軍的老兵。

電影裏沒有提到一名姓張的士兵,10月27日下午的戰鬥中,他抱着集束手榴彈和敵人的戰車同歸於盡。戰友們只記得他姓張,不知道名字。四行倉庫裏的確有一些來自其他部隊的散兵。電影裏有一名陝西口音的老兵,軍官問他:"你是33師的?”,他回答:“原36師”。他們提到的36師是從西安到達上海的部隊。在8月17日上海高陽路戰鬥中,36師216團逼得一羣日軍向西逃過外白渡橋,向橋南的英軍投降,成爲淞滬之戰中日軍的最大恥辱。

影片中的手榴彈戰的確發生過,但實際上更加精彩和激烈,守軍用迫擊炮彈當作手榴彈,他們站在樓頂,將炮彈磕一下砸下去,給日軍造成了極大殺傷。

四行倉庫之戰擊斃了多少日軍?在謝晉元給88師師長孫元良的報告裏稱:“據瞭望哨報告,斃敵在八十名以上,(28日)晨六時許,職親手斃敵二名”。10月28日是戰鬥第三天,整個四行倉庫保衛戰持續了四天五夜,八百壯士共擊斃日軍200到300名。謝晉元本人至少有兩次與日軍肉搏,其中一次他抓住了一個日本兵伸進來的步槍,另一隻手掐住對方的脖子,將敵人從樓上推下去。

八百壯士的傷亡情況。截至10月31日向租界撤退前,亡14人,傷32人。10月31日凌晨撤退過程中,遭到了日軍火力的密集射擊,陣亡高達22人,超過了四天戰鬥的傷亡總和。營長楊瑞符被日軍輕機槍子彈貫穿小腿,胸部也不幸中彈,一排長楊德餘左眼被迫擊炮彈炸瞎,機槍手張秋明失去了左臂。和電影裏表現得不同的是,撤退中的戰鬥並非發生在橋上。

橫亙四行倉庫和租界的垃圾橋一直沒有被日軍火力封鎖,日軍這時候瘋了,但還沒有到狂的程度。橋的另一頭有一座租界內的煤氣工廠。內儲30萬立方米煤氣。一旦被子彈炮彈引爆後果不堪設想,日本這個時候還沒有和歐美全面開戰的底氣。據戰地記者曹聚仁的回憶,儘管日軍對四行倉庫的封鎖密不透風,但是“我們之間,一直通行無阻“。楊惠敏遊過蘇州河送國旗的故事,歷史已經進行了更正。按照她自己最早的說法:““我走到垃圾橋”。

蘇州河對岸的上海自來火工廠,煤氣當時叫自來火

撤退中發生嚴重傷亡的位置見下圖,524團官兵從四行倉庫到垃圾橋,他們必須經過中國銀行貨棧旁邊的一塊開闊地,日軍用探照燈和4挺機槍封鎖了這片區域。情急之下謝晉元調來兩挺機槍對射。

戰鬥中,租界爲四行倉庫送去了大量物資。有一次裝滿了整整10卡車,士兵們卸車就用了四個小時,中途遭到了日軍狙擊手的襲擊,造成4人死亡。

這場戰鬥吸引了大批中外記者,目擊的民衆高達數萬人。捐獻物資的不僅有中國人,還有租界的外國僑民。有一位德國婦女運來一卡車麪包,囑咐守橋的英軍務必交給四行倉庫,並且表示如果不夠,她還會再運幾車過來。一名美國婦女在冠生園購買大量食品,他告訴記者要送給四行倉庫的守軍。一位提着籃子的法國老婦人和守橋的英軍發生了衝突,她要過橋去看望倉庫裏的戰士。

上海各界民衆捐獻的物資更是堆積如山,上海難民收容所的難民們,他們沒有物資可以捐獻,索性以絕食的方式,將省下來的糧食捐獻給四行倉庫。第88師師長孫元良不得不致函上海協社杜月笙:“近聞上海各界人士,慰勞本軍守備閘北之一團物品甚多,殊爲感激,但物品不僅運輸困難,不合需要,且堆積過多極易腐爛”。

四行倉庫的房東錢新之先生也發表了公開信:“我軍如此壯烈之行爲,使我閘北抗日光榮戰史,格外生色!敝倉庫亦爲之增輝不少,即因而毀滅此倉庫,絕無顧恤!且此次我忠勇戰士之戰績,比較歷史上田橫部下之殉難者,更有價值!而區區倉庫,將來得以名垂不朽,更是萬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