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七夕節,一定要讀七夕的詩詞。

牛郎織女的故事傳誦千年,吟詠七夕的詩詞數不勝數,《古詩十九首》中的《迢迢牽牛星》,唐代李商隱的《辛末七夕》、晏幾道的《蝶戀花·喜鵲橋成催鳳駕》都是其中的名作。

但是,最經典、流傳最廣的當屬北宋詞人秦觀的《鵲橋仙》,“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已經成爲千古傳誦的名句。

那麼,憑什麼秦觀的《鵲橋仙》能成爲最好的七夕詞呢?

《鵲橋仙》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讀這首詞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下七夕的故事。《牛郎織女》的故事是我國四大民間傳說。

相傳古代天帝有一個孫女,心靈手巧,擅長織布,長年織造雲錦,每天任勞任怨,忙得連梳妝打扮的時間都沒有。

天帝可憐她一個人生活孤獨,於是把她嫁給天河西邊的牽牛郎。可織女嫁人後,就荒廢了紡織的工作。

天帝非常生氣,他責令織女回到天河的東邊,只許他們每年七月七日見一次面。

於是,每年的七月七日,牛郎織女役使喜鵲給他們搭橋相會。

牛郎織女的故事傳誦了千年,文人墨客也吟詠了千年。

《古詩十九首》中的《迢迢牽牛星》是最早寫牛郎織女的五言詩,約作於東漢年間,詩云: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涕泣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詩寫牛郎織女的離別之苦。“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道出織女的現狀,她雖然每天都在織布,可是卻織不成匹,因爲她的心裏太過悲傷。

牽牛星和織女星相隔並不遠,只隔着一條天河,兩人卻也只能默默相視而不能言語。從“淚如雨”到“不得語”,兩人分離的悲傷讓人動容。

從此,寫七夕的詩文,多傷離別,感慨歡情太短,如歐陽修的“別恨長長歡計短,疏鍾促漏真堪怨”,晏幾道的“路隔銀河猶可借,世間離恨何年罷”……

詩人們感慨牛郎織女的苦別離恨,繼而感慨人間男女的愛恨別離,每每讀起這類詩文,都充滿了悲傷的情緒,直到秦觀《鵲橋仙》的橫空出世。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全詞用情深摯,立意高遠,語言優美,議論自由流暢,通俗易懂,卻又顯得婉約蘊藉,餘味無窮。而詞牌《鵲橋仙》更是暗合牛郎織女的主題。

更重要的是,秦觀的詞一掃七夕詩文悲傷的離恨之情,只有熱情的讚頌和豁達的愛情觀。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振聾發聵,秦觀熱情的讚頌牛郎織女的愛情超過了世間千千萬萬的愛情。

他說:一對久別的情侶金風玉露之夜,碧落銀河之畔相會了,這美好的一刻,就抵得上人間千遍萬遍的相會。

牛郎織女相會,如夢似幻,等到鵲橋相別,依依不捨,此時定是悲傷的,可秦觀又一改悲傷的情調,吟出一句千古名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這兩句揭示了秦觀與其他人截然不同的愛情觀:如果兩個人感情恆久不變,又何必要朝朝暮暮的在一起呢?

這一句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寫七夕的詩作,在秦觀這裏,一改離愁別恨,轉爲對愛情的曠達。

是啊,愛情要經得起長久分離的考驗,只要能彼此真誠相愛,即使終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貴得多。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成爲秦觀傳頌最廣的千古名句,無數異地相戀的情侶們,無不吟唱這一句,互相安慰。

明人沈際飛《草堂詩餘四集·正集》:(世人詠)七夕,往往以雙星會少離多爲恨,而此詞獨謂情長不在朝暮,化臭腐爲神奇!

將牛郎織女故事的基調,從悲情轉爲了曠達,立意高遠,語言優美,於是秦觀的《鵲橋仙》成爲七夕詞之最。

從此,人們說起七夕,不再只是淚水漣漣的別愁,更有曠達的寬慰,這種寬慰讓無數有情人在愛情別離時,依然心懷對愛情的希望。#鵲橋仙#牛郎織女#晏幾道收藏

於是,每年的七月七日,牛郎織女役使喜鵲給他們搭橋相會。

牛郎織女的故事傳誦了千年,文人墨客也吟詠了千年。

《古詩十九首》中的《迢迢牽牛星》是最早寫牛郎織女的五言詩,約作於東漢年間,詩云: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涕泣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詩寫牛郎織女的離別之苦。“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道出織女的現狀,她雖然每天都在織布,可是卻織不成匹,因爲她的心裏太過悲傷。

牽牛星和織女星相隔並不遠,只隔着一條天河,兩人卻也只能默默相視而不能言語。從“淚如雨”到“不得語”,兩人分離的悲傷讓人動容。

從此,寫七夕的詩文,多傷離別,感慨歡情太短,如歐陽修的“別恨長長歡計短,疏鍾促漏真堪怨”,晏幾道的“路隔銀河猶可借,世間離恨何年罷”……

詩人們感慨牛郎織女的苦別離恨,繼而感慨人間男女的愛恨別離,每每讀起這類詩文,都充滿了悲傷的情緒,直到秦觀《鵲橋仙》的橫空出世。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全詞用情深摯,立意高遠,語言優美,議論自由流暢,通俗易懂,卻又顯得婉約蘊藉,餘味無窮。而詞牌《鵲橋仙》更是暗合牛郎織女的主題。

更重要的是,秦觀的詞一掃七夕詩文悲傷的離恨之情,只有熱情的讚頌和豁達的愛情觀。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振聾發聵,秦觀熱情的讚頌牛郎織女的愛情超過了世間千千萬萬的愛情。

他說:一對久別的情侶金風玉露之夜,碧落銀河之畔相會了,這美好的一刻,就抵得上人間千遍萬遍的相會。

牛郎織女相會,如夢似幻,等到鵲橋相別,依依不捨,此時定是悲傷的,可秦觀又一改悲傷的情調,吟出一句千古名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這兩句揭示了秦觀與其他人截然不同的愛情觀:如果兩個人感情恆久不變,又何必要朝朝暮暮的在一起呢?

這一句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寫七夕的詩作,在秦觀這裏,一改離愁別恨,轉爲對愛情的曠達。

是啊,愛情要經得起長久分離的考驗,只要能彼此真誠相愛,即使終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貴得多。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成爲秦觀傳頌最廣的千古名句,無數異地相戀的情侶們,無不吟唱這一句,互相安慰。

明人沈際飛《草堂詩餘四集·正集》:(世人詠)七夕,往往以雙星會少離多爲恨,而此詞獨謂情長不在朝暮,化臭腐爲神奇!

將牛郎織女故事的基調,從悲情轉爲了曠達,立意高遠,語言優美,於是秦觀的《鵲橋仙》成爲七夕詞之最。

從此,人們說起七夕,不再只是淚水漣漣的別愁,更有曠達的寬慰,這種寬慰讓無數有情人在愛情別離時,依然心懷對愛情的希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