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在第三屆全球智能汽車前沿峯會上,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表示,廣汽力爭2023年實現L4級自動駕駛的區域示範運營。

馮興亞表示:“鑑於L4、L5自動駕駛級別技術層面的複雜性和成本,我們非常支持車路協同的路線,車路協同與單車智能不也矛盾,不過,道路終端投入建設巨大,而且只有在我國纔有可能快速推進。”

什麼是L4級自動駕駛?

全球汽車行業公認的自動駕駛有5個級別,目前已經在不少量產車型中搭載的是L2級,L4級屬於“高度自動駕駛”。自動系統在某些環境和特定條件下,能夠完成駕駛任務並監控駕駛環境,這個階段下,在自動駕駛可以運行的範圍內,駕駛相關的所有任務和駕乘人已經沒關係了。除了某些特殊情況,一般無需人類干預。但駕駛艙還是必不可少的,不能完全取消掉人爲控制的操作部件。

不僅是廣汽集團。

去年,蔚來與Mobileye宣佈開啓L4自動駕駛合作,並將於2022年左右量產;

今年6月,東風汽車首款完全自主研發的L4級5G自動駕駛汽車——東風Sharing-VAN正式在武漢量產下線;

7月份,上汽宣佈自主研發的“5G+L4”智能重卡已經在上海洋山港啓動商業化運營;

長城汽車在互動平臺回覆投資者提問時也表示,2022年將達到行業領先的L4級別自動駕駛水平。

而在此之前,據外媒報道,沃爾沃將從2022年起,爲旗下新車型配備自動駕駛激光雷達。該項技術是品牌與Luminar技術公司合作開發完成,這意味着沃爾沃提供了第一種專門適用於高速公路的全自動技術,它可以在不受人工干預的狀態下,在高速公路上完成自動駕駛工作, 真正意義上的做到了“解放雙手”。無需駕駛員時刻注意路況條件,甚至能夠在自動駕駛工作時,可以在車上小憩片刻,達到L4級別自動駕駛。

儘管大部隊都在向L4挺進,但在推進速度上各家表現還是存在一定差異,這一方面主要是由各家技術和研發硬實力所決定,另一方面則主要是由細分賽道的環境政策所決定,比如乘用車在安全性上要求普遍比配送車要高。

目前關於L4車型量產下線的計劃時間,各廠商基本集中在2022年至2025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