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了大都市生活,突然放慢了腳步,讓人忍不住急躁;但適應了慢生活,再快起來會非常的疲憊、傷神。可,如果你能擁有這麼一棟獨棟的小洋房,還會在乎城市中的車流繁華嗎?

她,是一位UI設計師,在二胎待產期間同丈夫從美國回到韓國首爾孃家,準備在這裏開展另一段幸福人生。他們兜兜轉轉的選擇了郊外的一棟小洋房(兩層,共158㎡),有寬敞的庭院、敞亮乾淨的室內,但她不滿足非要折騰,把樓梯間改成孩子們的“樹屋”,太愛了!

從院落前門進來做了一路的風景,一半防腐木地板、一半花壇泥土,種滿了桃李(圖是春季拍的)。花開滿園、香飄四溢,多少年來夢寐以求的場景,今朝終於得現!

打開藍色的大門,裏面還有一扇粉紅色的子母門,夢幻又田園的色彩。而着中間的1m長空間,則是玄關所在地;一面牆的櫃體收納,中間壁龕擺放包包、鑰匙等小物品,下方留空是爲了更好的擺放一家人的常更換的鞋子。

粉色子母門進來的左手邊,是開放式的廚房,一家人共聚美食的好地方,所以她非常的重視。U字型的大廚房,可以任意的操作,有時丈夫、孩子也會參與,特意安裝了兩個水槽,一個專門洗瓜果蔬菜,另一個則用來洗碗碟鍋盆,將油污分開處理更乾淨。

餐桌的長度正好可以來一場家庭聚餐,不過更惹人愛的是火花一樣的吊燈,和飄逸的紗簾子。不得不讚嘆一下,帶庭院的房子就是好,空氣流通、視野寬敞,一言不合就直接將餐桌搬出去,來一個花園晚餐。

而在那之前,原廚房是這樣的:

中規中矩的廚房、餐桌、吧檯,一半黑一半亮的,空間利用率也不合理,白白浪費了外面庭院的環境優勢。

粉色大門的另一側,拐角裏是一架鋼琴,女孩子才藝是其次,重在修飾她的氣質和內在的淑女修養。

當然,還有孩子的天性:玩。鋪上軟包舒適的墊子,組裝好各種兒童玩具,與其說是客廳倒不如說是孩子的遊樂園。不過越往後越發現,其實整個房子都是兒童“樂園”,簡直是孩奴。

水泥現澆的樓梯,上方也以木製板鋪設,是爲了更好的腳感,而且爲了上下樓梯方便還特意安裝了感應燈;旁邊粉色的拱形門洞,是孩子的閱讀室。

整牆整牆的書架,儘管還沒有書籍,但很快就會填滿;中間是爲了安靜讀書而設計的小榻榻米櫃;中間留下的寬敞空間,是大人們的健康小場所,或者也可以是孩子自娛自樂。

室內窗的內測是沙發、冰箱、書桌,是孩子和大人共同的學習娛樂場所。

聽聽音樂、喝喝小酒、偶爾小眯一會兒。

樓梯的另一邊是一樓的衛生間,灰色系的牆地磚,甚至連牆體都是灰色的。衛生間的長而窄,讓其有了1m長的洗手檯,但同時也做了同空間裏的三式分離,讓衛生不再是煩惱。

二樓的樓梯道,白+木,乾乾淨淨沒有一絲的染色。在這一層當中,最值得她驕傲的就是,給了孩子一個“樹屋”一樣的小閣樓。

這是原閣樓的樣子,空間利用率低、不夠安全。

改造之後的樣子,以抽屜櫃做樓梯,安全性要高些;原本空白玩耍的地方,做了一個超大的牀鋪,上面一層一層的還做好了小屋子的裝飾,通往中央空調上的閣樓,遠看就像一個“花店”“樹屋”。這是女兒房不假了。

隔壁的二寶房,目前只有衣櫃和牀。

二樓上灰色系的衛生間,但都不及淡紫色的浴室櫃點睛好看,而且浴缸還是個花瓣型的,比較少見。

最後回到一樓的庭院,這是他們選擇定居在這裏的重要原因。超大的庭院,甚至比室內房子的一層面還要大,鋪上青石板、鵝卵石,通往院子角落裏的亭子,閒談、談笑、看日落……每個季節都能看到不同色彩的花朵盛開,這不就是嚮往的生活嗎?

或者說給孩子製造一個露營、烤肉的生活體驗,也是非常不錯的生活,有一個這麼好的大庭院,如若不懂得創造,那真是太浪費了。

夜晚,在房子邊的甲板上撐起一個水池,讓女兒體驗一下游泳的快樂(白天太曬),小房子大庭院,不比別墅香?

更多精彩案例分享,請在下方留言或私信即可!編寫不易,留個贊或轉發一下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