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場席捲世界的新冠疫情驟然而至,逆全球化的寒流雪上加霜,國際貿易遭受重創,製造業產業鏈脆弱不堪,各國服務業深陷困境,復產復工面臨二次疫情的嚴重威脅。

幾乎沒有人料到,小小的病毒竟然迫使龐大的世界經濟機器瀕臨癱瘓長達半年之久。更糟糕的是,這場導致2000多萬人被傳染,80餘萬人喪命的疫情似乎並沒有在2020年結束的跡象,迅速撲滅全球新冠病毒的希望已經錯過了時間窗口,二次甚至三次疫情高峯的夢魔開始深深植入政策預期。

疫苗成爲萬衆矚目的唯一希望。不過,如果新冠病毒並非突然出現,而是一種經歷了數年甚至數十年漫長磨鍊的“狡猾敵人”,那麼希望發明一種高效疫苗能夠殺滅所有新冠病毒的毒株,就僅僅是一種幻想。

HIV病毒就是一個經典案例。當1980年美國第一次發現令人談虎色變的艾滋病時,那時人們以爲HIV是一種全新的病毒。實際上,HIV早在20世紀初就已經從非洲原始森林的大猩猩身上傳染給了喀麥隆的獵人,由於獵人們遠離社會,所以病毒傳染沒有擴散,有些獵人的免疫系統甚至戰勝了病毒。

在長達60多年的時間裏,HIV病毒在自然界、大猩猩和人類之間跨物種反覆跳躍達13次之多,但由於病毒的功力尚淺,尚不足以完全擊垮人類的免疫體系,更重要的是,當時非洲經濟貧困、交通落後、村落偏遠,病毒每次在殺死最後一名感染者之後,被迫退回大自然,重新修煉攻擊人類的戰略戰術,在致命性和傳染性之間不斷尋求完美的平衡點。

到60年代初,非洲經濟大發展,全球化、城鎮化、商業化使大批人口從偏遠的鄉村遷移到新興的城鎮,同時也帶去HIV病毒。人口密集和交通便利使HIV在宿主之間的傳播機會大增,病毒面臨空前的宿主多樣性,也激發出病毒不斷變異的適應性。

經過漫長的進化鬥爭,60年代HIV病毒終於走出非洲,傳到了海地,70年代擴散到了美國,80年代第一次被人類發現,這已經是HIV與人類反覆較量80多年之後了。對付HIV這種歷史悠久和鬥爭經驗豐富的病毒,人類花費了數千億美元和40年時間,至今仍然沒有高效的疫苗。

新冠病毒在短期之內以如此驚人的傳染力橫掃世界,2020年應該不是它第一次與人類打交道,沒有數年乃至數十年的進化和變異積累,病毒很難如此精確地摸準人類防禦體系的命門,而且面對不同宿主的適應性極強。如果新冠病毒真的是個“老手”,那麼短期之內疫苗成功撲滅疫情的希望並不樂觀。

更長遠看,隨着全球化、城市化、工業化的大發展,人口高度密集,交通設施不斷升級加速,原本隱藏在大自然中的蟄伏病毒,它們或許已經與人類較量了許多年,但傳播範圍長期被限制在偏遠地區,而經濟的發展、交通的改善將使成千上萬的病毒大軍獲得越來越多的向人類社會大規模入侵的機會。

一句話,大規模疫情爆發的概率與經濟繁榮成正比,經濟發展越快速,病毒攻勢就越猛烈。而且病毒將重點打擊都市圈經濟,人口越密集的城市、交通越便利的社區、學生越多的學校、客流量越大的商場、活力越旺盛的娛樂場所,都將是病毒擴散的天堂。

新冠大爆發導致現代社會第一次因疫情被迫進行全球經濟大封鎖,而新冠絕非最後一次病毒對人類社會的致命攻擊。恰恰相反,這也許是拉開了病毒高頻率入侵的序幕。在過去的經濟模式中,病毒從來不是一個經濟增長的因素,而今後,所有的經濟增長都必須考慮病毒這一巨大的經濟成本。

歷史由此可以劃分爲兩個時代:前病毒經濟時代與後病毒經濟時代。

8月29日(本週六)晚9點,鴻學院將以網絡公開課的方式討論這一劃時代的主題:《病毒經濟的崛起》,屆時大家可以在鴻學院的小鵝通平臺、愛奇藝、新浪財經、新浪微博、今日頭條、抖音、蜻蜓收看直播,海外朋友可以在Youtube的頻道【宋鴻兵鴻學院】收看回放視頻。

搜索【宋鴻兵觀天下】公衆號,瞭解課程詳情!

鴻學院海外站全面上線,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Youtube【宋鴻兵鴻學院 】及臉書賬號【shbhxy】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