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思純、黃景瑜、鍾楚曦能擦出什麼樣的火花?在《蕎麥生長》之前,沒有人知道。說是文藝片,其實說商業性也無可厚非。

從最近幾年的電影裏,或者說從電影圈來講,

“小人物”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主題。通過刻畫社會底層的小人物,更能拉近觀衆距離。

比如回想一下爲什麼郭敬明的《小時代》已經變成了浮誇虛僞的代名詞,就是因爲那些“飄在空中”的上層社會生活,華貴的服裝和品牌包已經越來越“不食人間煙火”,也不受觀衆歡迎。而《我不是藥神》這一類寫實接地氣的影片,創造了非凡的成就。

《蕎麥生長》就是從小人物着手,在90年代的上海,演繹了夢想和現實的碰撞。

有人憧憬遠方,有人在舞臺上流露風華,沒有誰比他們更加渺小和迷惘,也沒有誰比他們有更大的野心和慾望。

李麥(鍾楚曦飾)、雲蕎(馬思純飾)和吳風(黃景瑜),三個人的名字背後就是“蕎麥瘋長”的主題。

愛情和背叛,慾望和滿足都在這裏生根發芽,大城市是照妖鏡,是煉丹爐,所有的一切都發光發熱,同時也讓人睜不開雙眼。

需要注意的是,《蕎麥瘋長》的時代背景是世紀交替的90年代,講述的是生活在上海的小人物不斷追尋夢想、開拓未來的故事。

這個特殊的年代,就如同三位主角的人生,正是風雲鉅變,且讓人心生渴望的年代。未來彷彿近在手邊,又好似遠在天邊;成功來的那麼容易,又那麼困難。

每個人都希望活得和電影一樣精彩,掙扎中尋求希翼,迷惘裏探索夢想。回不去的故鄉,到不了的遠方;因爲故鄉總是在心底,而遠方一直在路上。

蕎麥瘋長——雲彼有蕎麥,無風亦可長,其實你深深懂得,只是你也道不盡這中滋味。

都不需要北島說酒杯碰撞在一起夢才能發出破碎的聲音,年少的那些夢想,在這片土地上就如同沙一樣流走。環顧四周,只有自己纔看到自己的孤獨。畢竟

繁華的夜景和寂寞的心靈是不朽的話題。

這本來可以是一部很有價值的商業和文藝共存的影片,起了這個基調,定了演員的那幾張臉,基本成功了一半。

那個最想離開的人最終還是要歸來;那個最希望變成夢露的人最後沒有穿上紅裙子;那個最能兩肋插刀的人最後也付出了自己的代價。

電影角色是意象,每個人代表不同種的理想。

然而,七夕上映第一天,爭議不斷。其中針對該片的衆多紛爭,小格認爲

是因爲導演想表達的實在太多

是最客觀的評價。

你本來想看一部文藝片,結果看這一部電影,彷彿是同時看了倫理、恐怖、懸疑片。其實影片的內涵豐富本是好事,

但是如果想說的太多又說不清楚,每一條線都走不完,就會讓人覺得紛雜混亂,這也是非常考驗導演技巧的。

同時選角也是相當重要並且需要經驗的事情,哪張臉應該在哪個位置,有時候往往能“一眼看過去就是Ta了”。

其實影片中的雲蕎本來不是目前呈現出的風格,但是因爲馬思純的個人特徵,導演也隨之修正了這個角色。

在拍攝中不斷修正,讓演員與角色合爲一體,讓觀衆感覺這個角色似乎就是爲這個人而生的,這是一種能力。

但是,真正上映的作品卻有些不盡人意,馬思純的“撕心裂肺”派,似乎也沒能還原雲蕎的糾結和不甘。

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你看,導演很明顯想要將悲劇和戲劇化更多呈現在其中。比如馬思純開頭的那段戲,可以說隱忍的性,強大的壓迫感一瞬間穿越屏幕撲面而來。

但是影片的後半段,卻不可避免滑向了蒼白和無力,

4.9的豆瓣起評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其實三位主角的故事,完全可以單獨成線,單獨出片,因爲每一個人身上都有複雜的故事,每一個人的揹負都可以成爲唯一主角。

而將三位主角集結在同一個兩小時中,就一個人也說不清楚了。最後,大家吊足了胃口,壓抑的情感急需一個抒發點,然而最後這一口氣,生生憋到了影片結束。因此期望到最後,只能化爲失望。

而最後這段出於共情目的的採訪,也遭受詬病。本是爲共情,然而受訪者普遍年紀較輕,人生閱歷不足。難免給人“飄在雲上”的不真實感,也無法引起大部分人的共鳴。

蕎麥還能瘋長多久呢?

也許我們還會一直等待着國產文藝片的成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