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热线讯,20年前,她们意气奋发,姐妹情深;20年后,她们步履蹒跚,各奔东西。一曲高山流水,曲终人散;一本朝花夕拾,物是人非。

20年前,上海有一群“小姐妹”众筹买楼,选择抱团养老,20年后,因高龄需照顾陆续搬走,做出一致决定:无偿捐楼。

7月,上海嘉定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位93岁老人浦逸敏无偿向嘉定葛隆村捐出了一幢上下两层、200多平米的小楼。

而关于这幢小楼的故事,要追溯回21年前。那个时候老人浦逸敏72岁,她和一群老伙伴通过众筹的方式在葛隆村将这幢200多平米的小楼买了下来,作为她们一群小姐妹“抱团养老”的居住地,并为她们的根据地取了一个新的名字——上海嘉定慈舟养老院。

经过一番装修,越来越多的老人住了进来,时间一久,虽不正规,但也有了点名气。

人越来越多,几位相关创始人也制定了3条入住条件:

一、生活要能自理

二、不沾荤腥

三、每个人月交100元作为水电和搭伙费

这里从原来的20几人的队伍一度壮大到了50几人,她们开始了互助、抱团养老的日子。最高峰时,这个只有6间房的小楼曾容纳了20几位抱团老人。之所以说慈舟养老院并不正规,是因为它并没有养老院该有的那些配置,在那里,你看不到医生、清洁工以及护工。所有的事,都是住在里面的老人轮流做,你帮我,我帮你,吃饭洗衣打扫卫生,都得靠自己或者其他老人。

当然,有子女的老人,也会在平时给父母带去一些粮食和蔬菜,附近居民也会给他们带去自己种植的果蔬以及柴火,这样互帮互助、自给自足的日子转眼就过了15年。

如今,很多人已经不是当年那个一边“挥舞”着大铁勺炒菜一边还能扯着嗓门吆喝的女子,创办人也不得不真正到了需要服老的年纪,当生活无法自己,照看他人更是力不从心。2015年,慈舟养老院宣布正式退休。

老人浦逸敏也住进了嘉定一家养老院,而慈舟养老院就这样空了出来,这一空一晃又是5年。5年后,浦逸敏老人找到了当年筹资的“小姐妹”们,在商量过后,将小楼捐给了村里。因为这个村,曾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帮助。

这群老人抱团养老度过了15年,没有生活在其中的我们并不知道这15年发生了什么,但人与人生活在一起,避免不了大大小小的摩擦,也躲不过柴米油盐带来的磕磕绊绊,更不得不面对生离死别,有人在那里走完一生,也有人提前离开这个养老团队。

有人希望自己老了,能和一群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但也有人认为只要生活能自理,宁愿孤独的独处,也不想抱团养老。

当然,那些还未老的年轻小伙伴们,此刻的愿望也许是自己老的那个时候,外卖、快递、滴滴、120越来越好。理想是美好的,但有一句话说得更好:在年轻该奋斗的时候,努力赚钱,在老年享受的时候,才有十足的底气享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