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人喫五穀雜糧,也生百病。

平時的感冒小病喫個藥、睡個覺就能恢復,可是一旦大病,光是每天的住院費就能把所有家底掏空,辛辛苦苦幾十年的積蓄,一病回到解放前。

對於我們這些普通工薪族,醫保就是唯一的保障,甚至比養老金更該被重視。繳納職工醫保,我們才擁有抵抗生病風險的資本,避免因病致貧。

尤其是疫情反覆的2020年,醫保比任何時候都要實在,同時醫保規定也在更新變化,適應人們看病就醫的新需求。

8月份,醫保相關部門公佈了新的醫保規定,向社會徵求意見,在門診報銷、報銷比例和職工醫保個人賬戶方面都將迎來新的變化。那麼,這些變化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影響?

日常生活中的小病小痛通常都會在門診就醫,一般門診看病是通過醫保卡刷卡結算,用的是個人賬戶裏的錢,不能申請報銷。

除非是跟社保簽約了門診,或者率先實行了門診報銷的一線城市才能門診報銷,否則在門診看病或做些小手術,都是不給報銷的。

在此次的醫保新規意見中,醫保報銷的範圍涵蓋了普通門診費用,將一些小病和常見病納入醫保報銷範圍,報銷比例還很可觀,至少達到50%。

如果能夠順利推行,這項變化可以說是惠民的醫保福利,連日常的看病都能納入報銷範圍,可以給我們省下一筆不少的費用。

尤其對歲數大的老年人,需要經常去門診拿藥的慢性病患者,門診報銷真心實惠,而且避免了門診看病醫保卡不夠刷,小病住院大治的尷尬局面。

我們醫保卡中能刷卡看病的錢都屬於個人賬戶,這筆錢來自於每個月個人繳納的醫保費和單位繳費的30%,這筆錢由我們自由支配,用於門診看病、藥店買藥的日常消費。

在新的醫保辦法推出後,職工醫保個人賬戶的記入方式將會發生變化,單位繳費的所有醫保費都會記入統籌賬戶。

這就意味着,你的醫保卡會少了一筆錢,而這筆錢劃入了統籌賬戶,靈活分配,給那些生病住院的人提供醫保報銷。

醫保卡的錢少了,是不是意味着你的利益受到影響呢?

其實並沒有,單位繳納全部劃入統籌賬戶,這樣統籌基金總量就會變大,在醫保報銷方面就能更加靈活,讓需要醫保支助的人羣得到更多的報銷費用,減輕他們的醫療負擔。

另一方面,個人賬戶的累計金額也很有限,18年的職工醫保人均住院費超過了1.1萬,而人均個人賬戶累計餘額只有2300元。

也就是說,當你生病住院的時候,如果沒有報銷,光靠醫保卡那點錢是遠遠不夠的。

所以統籌基金總量變大了,醫保報銷比例、報銷範圍和報銷力度都可能加大,最終受益的還是我們自己。

我們醫保卡里的錢原本只能給自己用,而且只能在規定的醫療機構使用。

醫保新規推行後,職工醫保的個人賬戶除了給自己用,還能給自己的父母、孩子等家人使用,如果家人生病需看病住院,他們的醫療費可以用我們自己的醫保卡來刷卡結算。

而且,即便職工醫保有新的變化,個人繳費也不能增加,該有的醫保待遇也一點不會少,之前醫保卡累計的錢依然屬於你自己。

關於醫保的這些變化,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評論,與大家一起討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