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緒二十三年,即1897年,中國最老的車行——同昌車行誕生,憑藉着自創品牌自行車這張王牌,成爲了行業內當之無愧的老大。新中國成立後的1958年5月1號,是上海乃至中國自行車行業歷史上值得紀念的一天。在五一勞動節那個特殊的日子裏,上海鐵牀車具生產合作社、中華五金醫療器械生產合作社和同昌車行製造廠、亞美鋼圈廠等18家中心廠以及一部分小廠共267家單位合併組成了上海自行車三廠。諸家後人和"同昌"一起迎來了自己的新生。

同年6月,《解放日報》和《文匯報》同時發文章徵集品牌名字和商標,在一千多張來稿中,"鳳凰"被選中。在首批1000輛鳳凰自行車誕生之後,開始進行大批量生產。

1960年,鳳凰自行車騎行輕快的速度被評爲全國第一。也就是在那一年,自行車三廠根據黨中央發出實現"四化"(機械化、半機械化、自動化、半自動化)的號召,建立起各種生產流水線,革新焊接工藝、油漆工藝、熱處理工藝、電鍍工藝等,改變了原來落後的生產面貌。

1965年開始,鳳凰牌自行車在全國自行車行業質量評比中,七次榮獲第一。次年,自行車三廠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用節約的原材料增產自行車2萬輛,實現了行業內在質量、成本和全員勞動生產率方面的領先。七十年代時,鳳凰自行車與手錶縫紉機並列,成爲了父輩們結婚的"標配",這個展翅騰飛的"鳳凰"成爲了人們購買自行車時的首選,象徵着吉祥和高貴。1972 年,意大利著名導演安東尼奧尼來到中國拍攝紀錄片《中國》,在鏡頭中,北京街頭無數自行車彙集成滾滾車流,這也成爲那個時代中國的代表形象之一。

在國內市場風生水起後,鳳凰也開始將目光轉向海外。1980年,鳳凰牌自行車進入歐洲市場,如今,它的海外區域代理遍佈中東非及中南美國家,連續多年被評爲"上海市出口名牌"。

1984年9月,上海自行車三廠試製成功全國第一臺車圈直流閃光對焊機,解決了以往採用交流對焊機進行車圈對焊時所出現的質量問題。次年,鳳凰成立了中國第一支騎行隊伍,如今的騎行文化,就源自那個白衣飄飄的80年代。

1986年,鳳凰牌自行車榮獲西班牙馬德里企業創業指南公司頒發的"有名望的企業佼佼者國際星獎",這是中國企業首獲這一殊榮。1989年3月,自行車三廠被外經貿部、國務院機電產品出口辦授予機電產品出口先進單位稱號,在自行車行業中僅此一家。1990年1月,國務院企業管理指導委員會正式命名上海自行車三廠爲國家一級企業,成爲全國自行車行業中唯一的國家一級企業。

從1996年起,鳳凰自行車連續16年被評爲"上海名牌產品";2006年,它榮膺"中國名牌"產品稱號;同年,鳳凰自行車被商務部認定爲"中華老字號"和"最具市場競爭力品牌",然後不可否認的是,雖然仍舊享有盛譽,但是自從進入90年代後,那個翱翔九天的鳳凰,的確開始走向了下坡路。

1986 年 12 月,當時以鳳凰爲"龍頭",聯合江蘇、浙江、廣西、陝西和新疆等地的 43 個單位,聯營組成"鳳凰自行車(集團)公司"。鳳凰派人蔘與其聯營企業的管理,聯營企業可以使用"鳳凰"品牌,但必須爲此支付"品牌使用費"。

進入 1990 年代以後,隨着自行車市場轉爲買方市場,國內的自行車已經呈現一定程度的飽和,城鎮每百戶居民平均擁有自行車數量在 1993 年達到了最高點。僅大陸地區就有 150 多家自行車整車廠和 700 多家自行車零件生產商。鳳凰開始逐步收回品牌使用權。1993 年至 1997 年間,鳳凰先後與多家自行車廠等終止聯營。不過,這些聯營廠已經具備了相當的生產能力,在離開鳳凰後,開始成爲鳳凰強勁的競爭對手。

內憂不斷,外患也隨之而來。摩托車、汽車的興起,"四輪"代替"二輪"成爲人們在出行工具上的新追求。在此混亂局面下,臺資和外資自行車一舉打入了大陸市場。1992年,全球自行車生產及行銷最具規模的公司之一,臺灣巨大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與鳳凰合資成立了上海巨鳳自行車公司,同時,"巨鳳"還在江蘇崑山獨資設立捷安特有限公司。這些外來的中高檔品牌,在獲取利益的同時,也擠壓了鳳凰牌自行車的生存空間。

在不斷的自救和積極開拓海外市場後,"鳳凰"也曾令人驚喜的重新迴歸。除了28英寸和26英寸加重的傳統車型,鳳凰還開發出了輕便車、運動車、特種車、電動車等七大類共500個車型。2007年,鳳凰自行車總銷量達450萬輛,位居國內前列,其中自有品牌出口量達140多萬,在國內製造商中名列第一。

"飛"到海外是鳳凰自救的法寶,近十年來,鳳凰雖然在國內市場的風采已經不復當年,但是在尼日利亞、印尼、阿富汗等地,鳳凰這一品牌又受到了彷彿70年代時萬衆矚目般的追捧。

幾十年來,鳳凰自行車技術改造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建廠初期,針對繁重的體力勞動和生產短線,進行技術改造,以平衡生產能力;第二階段是大搞半機械化、機械化、半自動化、自動化,進一步提高生產水平和降低勞動強度;第三階段的革新改造,則是以提高質量、增加品種、降低成本、節約能源、減少污染爲重點。

2010年,上海鳳凰引入民營資本,進行體制改革。建成集自行車、電動車、童車以及輪椅車等產品生產研發銷售爲一體的大型兩輪車製造企業。最近幾年共享單車與鳳凰牌自行車的合作,讓人們再次想起了這個不斷做着生死抉擇的國產老字號。

未來,沒人知道這個記錄着舊中國與新中國榮辱興衰的百年品牌是會繼續騰飛還是走向沉淪,但是想起那個工廠門口放着大廣播,年輕的男女穿着海魂衫,騎着鳳凰自行車隨風奔馳的年代,希望這個國產品牌的驕傲,能繼續追隨陪伴着我們,永不離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