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同樣的甜品,擺在不同的盤子上,是不是差別很大?

講究的甜品店都很看重甜品餐具的選配。對的餐具能提升甜品的品質,也是甜品造型的組成部分。今天,來說說放甜品的盤子。

甜品造型常變常新,勤快的甜品師每一季出一套新品也是有的。是新品就能配上新盤子麼?

恐怕不能如願。這就是選擇盤子的難點:適配度。就像我們衣廚中的半身小黑裙,它可以搭配很多式樣的上衣,擁有較好的適配度,纔是基礎款,才值得重金投入,以期待它經久耐用,百看不厭。

先說白盤。開過店的人都知道,白盤好管理,哪裏不乾淨了,沾灰或者有水印了,能一目瞭然。消費者看着也放心。白盤的使用率毫無疑問,一直是最高的。

因爲普遍,所以普通。白盤如何能擺脫它的普通感呢?瞧下面這個成功的案例:“抹茶蛋糕配奶油霜” 與 “八角啞光白瓷盤” 。

八角盤不多用,讓再普通不過的甜品,添了幾分生動。盤邊很寬,帶着厚重感。啞光的質地和裸露的蛋糕體也很吻合,透出一種居家的質樸感,喫起來沒有壓力。說句題外話,有些甜品匠心過重,常會給食客帶來壓迫感哦~

下一個。白盤子毫無亮點,全靠甜品自身的層次硬撐。雖說盤子配不上甜品,但它們也相安無事。這就是常見的“無論你甜品做成什麼樣,店裏就這個盤子”的情況。

而這個圓柱形甜品,爲什麼要配個方形凹槽呢……

下圖的盤子材質其實不差,底面還有得體的紋路。可它卻是個深盤,是有湯汁麼?甜品被擺在了“下沉式廣場”上。盤子內側像是一堵牆,生生的阻斷了長條形甜品的延伸感。如果用淺盤,給予足夠的留白,就會好很多。

同樣是下沉,爲什麼下面的甜品又順眼了?白盤外側的表面凹凸不平,與甜品底部的酥粒呼應。盤子中間的凹面,是弧形,沒有生硬的轉角,襯托着那片凝膠,溫柔而晶瑩。甜品的整體緊湊,成堆向上,不像上圖那樣,去衝撞盤子的邊緣。它就像蚌殼中供養的珍珠,光彩奪目。

再看一個失敗的例子:盤子是普通的盤子,甜品是普通的甜品,加在一起成了“比普通再差一點”的出品。

還有這個,常規常見的法式草莓蛋糕。白盤子單看,品質不差,紋路精緻。

但是紅白搭配,是視覺衝擊力很強的顏色。爲了避免強烈的碰撞,通常要降低紅色的飽和度,變爲降紅;白色爲奶白、米白。這時,突出加入一個純白的盤子,色彩版塊更加濃郁,簡直刺瞎雙眼,連累了食慾。

草莓蛋糕不是不能用白盤。加上一點灰度的白色小盤,配上小塊的山楂紅,露出蛋糕切面,就顯得柔美了。所以,盤子是否與甜品搭配,不光是顏色的問題,還有形狀、大小、材質等問題,需要細心敏銳的判斷。

黑色被設計師視爲最能襯托食物色彩的底色。鏡頭下的甜品,常能表現出高級感。黑金配,黑紅配,是其中最爲出彩的經典。

日系風的粗陶黑盤很是常見,用的太過隨意,很容易有“上菜”的感覺。它放在餐廳作爲ending,自然可以,但在甜品店或咖啡館,“上菜”就很怪了,還需考慮空間整體搭配。

這個黑托盤,很是時尚有趣,既擺脫了日料味,又將用爛的木托盤新潮化了。玫瑰金的刀叉也搭得很妙。這一套整下來,那個泡芙起碼可以賣貴10元呢。

即便是田園風的居家甜品,黑盤出現,基本就是鎖定了不俗的格調,是可以和某些店家爭一爭品味的。

當然,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很多店家在選擇盤子時,要考慮到甜品通用的適配性,也要注重獨特性:一看到這個盤子,就知道是誰家出品。

比如這個獨特紋路的甜品盤,以白色爲底,清灰暗紅色紋路爲飾。品質感和記憶點都是有的,但還是,略有遺憾,太花了,不是嗎? 得配高冷的甜品。

大理石紋盤,已流行了好些年,如今已不能出彩了,也不適合本身色彩繁複的甜品,看着有點“髒”。和上面一張,是一個毛病。

聰明的店家會定製這樣的盤子:只在盤子局部體現水墨紋,其餘大片留白,成爲一個穩重而不呆板的白盤。盤子質地也經得起細看細摸,上面還佈滿細小的凹面,釉面透着銀色珠光,配上甜品顯的典雅,而且不挑顏色。

傳統瓷器在咖啡館中,越來越多的出現,先是咖啡杯,接着是甜品盤。總覺得青花瓷、汝窯的氣質比較適合偏乾點類的甜品。它們體現的是質樸含蓄的東方古典美,如果甜品現代感強烈,顏色過於豔麗,就會有不和諧。

但事實上,青色瓷盤對甜品的包容度,比我們想象的大,無論它是青灰、青綠還是青黑,落甜也很喜歡用它。

從青色過度到藍色,這個清爽的感覺,居然也適合不少甜品。

其實色彩飽和度越高,越是要講究盤子的材質品質。下面的灰色盤子略顯普通,而咖啡色的盤子顯然更有質感。

而黃色和紫色盤子,是要體現溫暖可愛嗎?然而,甜品本身不是走可愛風的。這樣的搭配就顯得很小家子氣,得看甜品的價格定位了。

有些盤子註定只爲某種甜品而存在。它們看起來很搭很酷,卻也只和“它”搭。如果是鎮店之寶,當然值得單獨配盤,反之,就要慎重考慮了。

這些聖誕樹,顯然不屬於這個很酷的盤子。盤子看上去也很不開心,它原本應該和生蠔們在一起吧。

毫不猶豫,最不推薦的盤子類型就是花盤子,無論是居家,還是門店銷售。

這些從家裏隨隨便便拿出來的盤子,本來就沒想去搭配誰,只是去裝個東西。完全不搭的效果正是一種強烈的效果,倒是將生活中的某些真實給淋漓盡致的展現了。而這個粉紅色的盤子,確實是衝着搭配去的,也必然是有人喜歡的。只是,最後也不會有誰,捨得張口去讚美它。

還有一個展示甜品的盛具就是玻璃,多以杯型出現,而不是盤子。它善於呈現精緻的單人份甜品,整體通透,層次分明,甜品的細節輔料一覽無餘,真是個“裝”甜品的好東西。

最近,時尚大品牌扎堆開咖啡館,無一不是大師操刀,定製餐盤。我們又可以從中學到什麼呢?Dior 爲中國特製的Monsierur Dior Rouge系列,嘖嘖,號稱一個餐盤就要1000元。

一看這顏色,你猜對了,Tiffany在上海淮海路旗艦店上開的咖啡館。盤子的設計貌似簡單,玄機卻在桌面上。要不是桌面包了銀色金屬皮,襯托高冷氣氛,單單是藍白盤子,可就輕浮廉價了。

深圳,Burberry的咖啡館,主打“叢林印象”的主題,盤子和牆面的圖案是呼應的,令人印象深刻。

再看Fendi, 與畫家合作的馬克筆塗鴉系列,我沒注意畫家的名字,因爲我在找甜品,甜品呢?

金錢與藝術,時尚與經典碰撞中產生的跨界快銷品,我是真心不瞭解。但我能感受到,在這些合作項目中,甜品師的地位是很邊緣的,僅僅作爲一個配套。所有的盤子都不是爲突出甜品設計的,而是爲環境和品牌。以個人眼光看,抽離環境,也就Burberry的那個還可以用用。

當然,如果能接到這樣的單子,我定會屁顛顛的去做甜品,誰會計較甜品和盤子配不配呢。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