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弘,是唐高宗李治的第五個兒子,武則天的長子,自幼孝順仁德。顯慶元年(656年),太子李忠被廢后,李弘被立爲太子。在唐高宗生病期間,實習朝政,飽受讚揚,高宗隨有禪讓之意。

有心稱帝的武則天看在眼裏,急在心上,如果順應衆意的李弘繼位,定會得到衆臣的一致擁護,自己的帝王夢也就泡湯了。《新唐書》說,李弘由於同情蕭淑妃所生的兩位被禁閉的公主,奏請放她們出宮婚配。此事觸怒了與蕭淑妃爲情敵的武后,加之眼見李弘有礙自己奪取王位,於是藉機派把李弘鴆(一種毒酒)殺。時年,李弘僅24歲。

李賢和李弘如出一轍,總是站在武則天的對立面,李賢擅長處理政務,心思仁厚,有耐心有魄力,是未來皇帝的不二人選。朝臣對李賢越是支持,武則天就越焦躁不安,得人心者得天下,如果讓李賢坐穩了太子位置,那麼武則天該如何上位?

按威脅的大小,李賢比李弘的威脅更大,所以武則天派人散佈謠言,說是李賢的母親並非武后,而是韓國夫人。這樣一來,太子並非皇后所生,那麼就說明李賢不是嫡長子,既然如此,廢掉太子就可以順理成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