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稱帝,建國大順,三月攻克北京,佔據淮河以北地區。張獻忠建立大西政權,佔據四川一代。清朝政權佔據山海關以外的東北地區。而明朝宗室及遺留大臣則據有淮河以南的半壁江山。福王朱由崧在盧九德的幫助下,獲得了中都鳳陽總督馬士英和高傑、黃得功、劉良佐和劉澤清等江北四鎮武裝力量的支持,於1644年五月即皇帝位,史稱南明。

南明在歷史上簡直就是一個特別的存在,明朝殘餘勢力,不想着匡扶王朝,卻一心起內訌,爭奪權利,這樣就算給他再多的兵力也無濟於事。南明當初將近100萬的兵力也只是堅持了18年之久。打敗南明的不是勇猛的清軍,與他們作戰更多的其實是投降清朝的原明軍或農民軍,所以,南明是輸給了自己,一方面政治腐敗,根基不穩,另一方面內部勢力太注重個人利益與黨派之爭,消耗南明內部力量。

史可法因錯失擁立之功,被排擠出朝廷中樞,外出督師。朝政大權落入奸臣馬士英、阮大鋮之手。從此,弘光朝廷繼承了明朝的黨爭,東林黨與閹黨餘孽爭鬥激烈,全然不考慮天下大局,使得朝廷毫無凝聚力。

弘光朝廷缺乏具有遠見卓識的重臣,以致鼠目寸光,看不到危險,竟然採取了“借虜平寇”的國策,一廂情願地幻想着聯合清兵,消滅李自成,然後劃江而治。這就造成了戰略失誤,錯失了乘虛進入河南、山東的大好時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