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南明史,可以讓你看盡人世間所有的險惡。爲什麼南明史很多人不願意去講?因爲內容過於真實,過於透視人性,很多人不敢講。

一旦大家從容地接受了南明史上所發生的種種,那麼人性的險惡也就悉數暴露出來了。這個社會需要的是真善美,而不是捅破人性的最後一層窗戶紙。

南明在南方有百萬雄師,可是依舊不是隻有八九萬人馬的八旗兵的對手,最終把江山給葬送了,這是爲什麼呢?

弘光覆滅後,江南半壁已經淪陷,清廷基本穩定了中原及江淮地區,溫和的民族政策已達目的,此時諸多漢族官僚爲表忠心,紛紛搖首獻媚。所以清廷開始強硬的推行民族同化,“剃武不剃文、剃兵不剃民”的剃髮令也變成了“留頭不留髮”的強硬政策。雖然激起反抗,但最終在軍事鎮壓下得以平息,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嘉定三屠”。此後,清廷再以漢族投降官僚兵部尚書洪承疇經略江南,以漢治漢,穩定江南局勢。

到了順治三年,清軍的維穩工作取得階段性勝利,於是開始向大西政權進軍。此時大西政權統治區域內的明朝舊軍官仍然進行着游擊戰,清軍趁機攻打四川,張獻忠在逃亡的路上被豪格部下亂箭射殺。至此,清朝統一戰爭算是取得階段性勝利,但這也改變矛盾焦點,不過這種改變已經難以扭轉形式,南明和農民軍錯過了最佳的聯手機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