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

改革是政法事业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提升政法工作能力与水平的关键一招。

2019年7月,中央政法委在四川成都召开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会。

一年来,省委政法委和省政法各单位严格遵循中央顶层设计,主动融入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大局,从健全制度机制抓起,抓住主要矛盾,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一步一个脚印,推进各项改革任务落实。

如今,一批有影响的改革举措陆续出台,一批重大的改革试点有序推进,一些制约政法工作长远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得以破解,改革红利正不断释放。

改革统筹推进更加有力

省委常委会审议通过《江西省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实施方案》,对我省政法领域改革作出总体安排;省司改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协调推进重大改革落地落实,各项改革任务有章可循、有的放矢。

着眼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省委政法委部署省政法各单位和各设区市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打造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亮点品牌——

江西法院系统加强审判权力运行监督制约得到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的肯定;

鹰潭市检察院提升公益诉讼监督实效得到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肯定;

赣州市公安局推行执法工作白皮书制度得到公安部的肯定。

权力运行机制更加健全

如何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做到“放权不任性”?强化监督制约是关键。

省司改办会同省法院、省检察院组织开展司法权监督管理改革专项督察,建立入额领导干部办案责任督促落实机制,着力强化司法权监督制约;

全省法院集中上线“发改再”案件监管、长期未结案件监管、“四类案件”监管等系列审判e管理平台,今年1-7月,共对2920件“四类”案件和1143件“发改再”案件开展线上监管;

全省检察机关推进“捕诉一体”、巡回检察、民事诉讼监督一体化改革,强化法律监督职能;

全省公安机关深化信息化警务(勤务)机制改革,建成110个“一站式”执法办案管理中心。

职业保障政策更加完善

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协同联动推进。

江西进一步规范省法官检察官遴选委员会设置,健全员额遴选和管理制度。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要求,采取分散组织笔试、远程视频面试等形式开展遴选,为全省174个法院、检察院遴选法官、检察官337名,法官、检察官递补人选21名。

此外,江西推动落实法官、检察官单独职务序列配套待遇,协调完善市、县检察机关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全省法院、检察院聘用书记员统一招聘制度,深化人民警察分类管理改革和民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政法队伍的内生动力进一步激发。

诉讼制度改革更加深入

诉讼制度改革既关乎司法公正,也有助于提升司法效能。

江西进一步深化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民事案件“分调裁审”机制改革,强化罪刑法定、人权保障、无罪推定、疑罪从无、程序正义、证据裁判等与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相适应的理念,今年以来80%以上的犯罪嫌疑人适用认罪认罚从宽。

与此同时,积极探索建立失信被执行人信用承诺和信用修复激励机制,完善公益诉讼案件办理机制,深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改革。

今年1至7月,全省法院新收案件同比下降2.5%,其中诉讼类案件同比下降5.59%,诉源治理取得初步进展。

政法公共服务更加优质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政法领域改革必须紧紧围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

过去一年来,全省法院大力推进诉讼服务中心现代化升级改造,全省检察机关积极推进侵害未成年人案件“一站式”办案机制建设,全省司法行政机关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三台融合”,省公安厅、省司法厅在“赣服通”上线公安政务服务事项177项、证书公证服务104类,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让公平正义可触可感可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