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李保田這個演員,很多人都將他稱之爲“戲霸”。在我們眼中,戲霸並不是一個褒義詞,有點兒霸道、強勢的意思,但在他本人眼中,欣然接受這個稱呼,並把“霸”理解爲質量的保證,說明他的作品都是高質量的。事實也確實如此,縱觀李保田50多年的演藝生涯,帶給人們太多、太多的優秀作品了。而這優秀作品的背後,也離不開李保田的辛苦付出。

李保田出生在一個軍人家庭,父母都很看重他的教育,平常對他很嚴格,但李保田從小就是個淘氣的孩子,在上學時,常常被老師罰,常常被父母罵,還因此受小朋友的嘲笑。爲了逃離這一切,他突發奇想的想上戲班子,且付出了行動,不顧所有人的反對,偷偷去上戲班。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想要學戲,哪是一件輕鬆容易的事。在求學的途中,他遇到自然災害,差點被餓死,爲了學好表演,補文化課,整天都沒日沒夜地學習。

好在,他終於在自己三十七歲那年,迎來了自己首部作品《闖江湖》,開啓演員之路。唯一可惜的是,因爲年紀大了,知名度又不高,一開始只能去飾演配角。演了幾部作品後,有了名氣後,才迎來自己的主演作品,比如《宰相劉羅鍋》,也是這部作品讓他在49歲時爆火。在這部作品之後,李保田的影視資源更是好的沒話說,作品一個接着一個上映,獎拿到手軟,在90年代,他可以說是最火的明星了。

最爲難得的是,別的明星都是在火了之後,開始接各種廣告代言,但李保田沒有這樣做,不管自己名氣多高,從不接廣告,一心都撲在拍戲上。不知爲何,這樣一個敬業的演員,居然在2006年,遭受到十幾家影視公司的聯名討伐。據小編了解,是與《欽差大臣》這部劇有關。李保田在參演這部劇時,合同上明明寫着是30集,但卻被剪輯成了33集播放。

爲此,李保田不滿,想要投資方賠償違約金。不曾想到,反而被對方誣陷,成了自己沒有履行合同。

說實話,這種事情在影視圈很常見,只是大多演員都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李保田是個有原則的人,他根本無法容忍這種行爲。

而李保田的做法不止危害到對方的利益,也揭露了行業的潛規則,爲了不讓類似的事情發生,他們只能夠聯名對李保田封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