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做出就中國無人機企業大疆的“337調查”終裁,宣佈不會發布禁令。至此,這場耗時兩年的專利侵權案基本告一段落。而針對大疆專利侵權的指控被否決,也意味着此前流佈網絡的“大疆或被迫退出美國市場”等傳聞不攻自破。

近些年,美國動輒以安全爲由調查打壓中國科技企業。以大疆爲例,2017年,美國軍方就以數據安全隱患爲由宣佈停用大疆無人機,無奈找不到替代產品,停用一年後又恢復採購。兩年後,美國國土安全部再揮大棒,大疆順勢推出政企版無人機系統,最終通過美國內政部538個小時的嚴格測試。面對挑刺,大疆何以多次“脫險”?其公關總監的一席話可能道出了關鍵原因:“大疆無人機能拆開的每一個零件都是自己生產的,底層代碼都是自己的。”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裏,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制裁打壓的威力自然大減,甚至有可能以“技術壁壘”反將對方一軍。

無人機產業被喻爲“空中機器人”,產業鏈條長、附加值高,尤其是作爲心臟部分的飛行管理與控制系統,更對技術能力有相當的要求。中國在這一領域起步其實頗晚,但經過持續的大規模投入研發,如今已在世界市場佔有相當份額。這樣的逆襲故事對於中國創新頗具啓示意義:作爲後發國家,我們在一些領域與第一梯隊有差距具有歷史必然性,只要正視差距、奮起直追,就有趕超的希望。一旦掌握了創新主動權,也就具備“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的底氣。

創新主動權的重要性人盡皆知,但究竟從何而來?筆者認爲,這首先來自於每個發展階段的主動創新,體現的是一家企業對“拿來”與自主、活在當下與投資未來等辯證關係的清醒認識。根據創新週期理論,各成員依據創新先後順序大體被分爲主導者、跟隨者、附屬者三種角色。站在主導者的肩膀上,能夠省去攻堅元創新的巨大成本,某種意義上可謂捷徑。但缺點顯而易見,那就是隨時可能被人“卡脖子”。獨立自主、主動創新的優劣勢恰好與之相反。揆諸世界領軍企業的發展歷程,無不是捨棄了眼下的便利,不追熱點、不講故事、不拿別人的底層技術搞模式創新,執着地在無人區探索未知。即便突破關鍵技術後有機會“躺着賺錢”,也會毅然跳出舒適區再尋突破。事實證明,這份創新力帶來的成長力往往是驚人的,於一家企業而言,主動創新並非可爲可不爲的姿態抉擇,而是關乎發展主動權的關鍵之舉。

“無限風光在險峯。”自主創新的路途異常艱辛,從超長的研發週期,到天文數字的資金投入;從暗夜孤燈的深耕苦旅,到“九死一生”的失敗風險,每一步都不好走,常常給人“自討苦喫”“划不來”之感。但時移世易,當挑戰和打壓到來時,有沒有掌握戰略主動,就成爲生死存亡的關鍵。就拿華爲來說,當年在一片大好之時迎難而上深耕芯片研發,被一些人視作“豪賭”。事後證明,正是這份戰略遠見和喫苦精神,讓華爲成爲一塊“硬骨頭”,在面對美國的極限施壓時,少了許多慌亂和無助。俗話說,喫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企業也是如此,誰都想輕省點快一點賺到錢,但一味求快求易,勢必付出更大代價,能否下得了“喫苦深耕”的決斷,考驗着一家企業的境界。

從世界科技發展大勢看,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科學技術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着國家前途命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着人民生活福祉,主要經濟體和世界知名企業正鉚足幹勁、力爭上游。在這樣不進則退的關鍵節點,我們尤須堅定不移、沿着自主創新道路走下去。當然,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大背景下,創新資源在世界範圍內加快流動,各國經濟科技聯繫更加緊密,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孤立依靠自己力量解決所有創新難題,強調自主創新並不意味着閉門造車。雖然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湧動,不少國家關上大門築起高牆,但外部環境越是封閉,我們越要勇於擁抱世界,在掌握部分核心的前提下通過開放的交換,互相激發創新思維,共同升級進步。

從深圳車公廟一間不足20平米的舊倉庫起步,大疆無人機的飛行疆域越來越廣,但大疆坦言,自己的飛行里程遠未到安全線。其實,這何嘗不是中國創新的縮影。“不爲,則易者亦難矣;爲之,則難者亦易矣。”既然征程是星辰大海,我們就要銘記“舍易求難”背後的辯證法,主動創新,敢於喫苦,擁抱世界,在搏擊風浪中勇立潮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