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熱搜有點意思,有兩個字不斷刷屏屠榜。

演技

以往看到的,都是某個戲骨又憑演技塑造了影視經典,某些新生代演員出彩表演全網誇……

但這次有些不同。

一看詞條前綴,扒叔大喫了一驚——

#Angelababy哭戲#

#鹿晗演技#

什麼時候面癱瞪眼式表演的流量前輩們,也開始有演技tag了?

扒叔暫時存疑。

往前倒倒,其實這“流量演技”刷屏的事,還真不是一天兩天了。

#沈月的演技進步很大#有層次感的哭戲。

#鞠婧禕演技自然#憑演技就能圈粉。

還有漫天刷屏的炸裂,稱絕。

扒叔沒看出來,倒是有了一絲恐慌——

觀衆什麼時候對演技的標準降級到這份上了?

01

縱向來看

單看熱搜,容易被誇讚聲衝昏了頭,失去了本能的判斷。

流量明星們的演技到底怎樣?

看過才知。

扒叔先來說近期熱搜上最典型的兩個。

一個是#Angelababy哭戲#

新劇《摩天大樓》播出當晚,這話題就佔據了熱搜頭條。

但一點進話題頁。

爲首的兩個,是微博電視劇和網劇摩天大樓的官V。

接下來,就是粉絲統一的口徑,有人惡意尬黑。

行吧,是看不到什麼網友中肯評價了。

Angelababy到底演的怎麼樣?還是從劇裏來看。

她飾演的是被害人鍾美寶,故事也是由她的死亡展開。

熱搜被提及最多的,是她的哭戲。

鍾美寶回憶起了什麼痛苦的事情,低着頭皺着眉頭,嘴巴微張,眼淚自然的流了出來。

鏡頭放大在她的半張臉,表情管理很到位,流下的一滴淚很美。

悲痛,難過,一下子就表現出來了。

在劇中看毫不違和,也不再是面癱瞪眼式演技,看着還算舒服。

的確是有進步。

另一個是#鹿晗演技#

《穿越火線》的導演在選定鹿晗時,也慌,畢竟流量演技堪憂,畢竟輿論影響。

但他還是給鹿晗了一個機會,因爲一段對話。

“你真的想要當一名演員嗎?”

“特別特別想,我想好好地去演一部戲。”

從《穿越火線》來看,鹿晗確實和以前不同了。

造型邋遢,不再着重於外表上的精緻,糙漢,皮黑,再搭配上那短褲拖鞋,活生生一副遊戲宅形象。

眼神裏也有了東西,不做多餘的動作,整部劇中的表現都挑不出大毛病,看起來很自然。

進步明顯。

尤其是二人對比自己之前的瞪眼浮誇式演技,好的太多了。

但這還遠遠不夠。

能夠證明的,僅是現在的他們與之前的他們有了進步。

真正的實力如何,還得橫着看。

02

橫向對比

中肯地說,鹿晗和Angelababy的演技在劇中的表現,只能算是演員的基本操作,不夠出彩,更談不上炸裂。

說到底,他們只是完成了該有的表演。

相對之前有進步,可是離真正的演員他要走的路還很遠。

單拿出來,也只是一般的水平。

和同劇中的演員對戲,明顯被壓制了下去。

和其他演員的戲份對比,也還有很遠的一段距離。

說到有流量有演技的明星。

一提起來就是趙麗穎,楊紫,周冬雨

兩個在電視劇上演技刷屏,一個在銀幕上斬獲各類演技獎項。

比如同爲檢驗演技的哭戲。

不同人物不同情緒不同狀態的哭戲,表現形式都是不同的。

趙麗穎是嘶吼的宣泄,哭的全然不在意形象,沉浸在角色之中。

楊紫在完全進入情境後,哪怕面對的只是空氣,也能表現出足夠的情感釋放。

周冬雨的哭戲更有層次感,透露的是人物內心的隱忍和堅韌。

但,即便是屢屢被稱讚的她們,也稱不上絕對出色。

再往前看,很多前輩在年輕的時候就有種不服輸的韌勁。

章子怡拍《我的父親母親》,嬌羞的少女心思稱得上的一句“純真”。

但她又不僅限於此。

在拍攝《臥虎藏龍》時,和楊紫瓊的一場對打的戲,章子怡大拇指指甲殼被打飛,也沒有喊痛繼續接着拍攝,也因而纔有了曾不被看好卻被她成就的玉嬌龍。

周迅在《大明宮詞》中飾演的太平公主,眼神清澈,表情靈動。

她的表演並無什麼技巧可言,卻憑藉演技成就了無可替代的角色。

再對比看今日的流量明星們。

放出的拍戲幕後花絮,都能誇上熱搜。

這就是所謂的“演技好又敬業”——

鹿晗三場喫麪的戲份是同一天拍的,還是本人親自喫的。

baby幕後花絮,哭戲或溫婉或歇斯底里或委屈或悽美。

就這?

看着就像個笑話。

03

別尬吹了

在熱搜之下,扒叔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

流量們的演技話題下是刷屏的讚揚:

“Angelababy哭戲不錯,幾種情緒都表現出來了,演技進步巨大,演技翻身之作”

“鹿晗演技炸裂,成功摘下演技差頭銜,演技越來越逆天了”

被吹捧到逆天的演技,卻激起了觀衆對他們反叛的吹毛求疵。

本就中規中矩的演技,過度的展現在熱搜前,被放大後的問題也就暴露無遺。

虛張聲勢的演技,最禁不起琢磨。

扒叔之前說過,楊超越演技上的“靈”,是她的一種天賦。

但也說過,楊超越的表演更多地是帶有模式化的痕跡,並沒有完全融入到人物中。

她所專注的表情與姿態,都是一種角色最簡單的外在表現形式,靠的都是一種難能可貴的本能,也剛剛好適合一些劇。

而最關鍵的是,對於一個剛剛進入演員行業的新人演員,觀衆能給她更多地包容性,她是新人,還有更多地時間去給她歷練。

對比鹿晗Angelababy,以演員身份混跡每種銀幕都已經有十餘年,早就不再有那麼多試練。

我們慶幸看到,觀衆對於明星演技作品的要求越來越高,從而即使是流量也不再像以前一樣摳圖瞪眼演戲,而是好好鑽研磨練演技,對自己負責。

但過於吹捧,卻並非好事。

畢竟前浪演員前輩們獎項在手,後浪新生代小演員來勢兇猛。

他們身處其中,卻只因一點進步便沾沾自喜,刷屏熱搜。

越是表現在外,越是原形畢露。

對於演員來說。

敢於卸下包袱只是第一步。

敢於放棄姓名纔是演員的覺悟。

很多演員因爲各種角色被記住,但說起本人倒模糊了,那這樣的演員一定有拿得出手的演技。

比如,《風雨雲》中的唐主任,《隱祕的角落》中朱朝陽的爸爸。

但在觀衆眼裏,仍然不認識誰是張頌文。

比如,《我不是藥神》中的黃毛,演技藏在動作表情之中,你真的相信他是個病人。

但沒人記得他的名字,章宇。

那些踏踏實實的演員,低調不求曝光。

演技毋庸置疑。

而流量明星們?

只有放棄眼前的流量,不再爲追捧迷失自己,用心打磨自己的演技,才能讓觀衆看到他們的進步。

撕掉流量不會演戲的標籤,成爲真正的演員。

若是過於依附流量。

到頭來,也只是喫盡流量紅利,沉寂在這浪潮之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