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毒蕉

戰爭,在近代西方世界從來都是一個生錢的機器,只是問題在於戰爭的紅利,歸誰來賺?

戰爭的形式向來有很多種,例如今集文章提到的這種……

泰坦尼克號,一條曾經號稱是世界上不可能沉沒的巨輪。

1912年,這一艘滿載着美國夢的巨型郵輪從英國首航前往美國,但在途中撞上冰山而葬身於大西洋海底。

悲劇的出現轟動了整個西方世界,隨後關於巨輪沉沒的真相衆說紛紜,其中包括我在《“木乃伊”引發的偷屍熱潮丨毒辣香蕉丨》提到的木乃伊詛咒,在很長一段時間通過報紙新聞的形式大肆宣傳。

然而,這只是衆多原因中的一項,隱藏在悲劇裏的人爲因素,纔是最心寒的!

01

在二十世紀之前,歐洲依然主宰着世界的格局,大英帝國還是那個日不落的帝國,而大西洋另一端的美洲也並非什麼繁華之地,大多是囚犯的流放地。在內心深處,歐洲養尊處優的貴族們是非常排斥這塊“不毛之地”的。

直到後來的淘金熱,全世界越來越多窮人懷揣着美國夢乘坐輪船,經過數月的大海漂泊來到美國,就爲了能在美國找到發達生存的新機會。

在經過百餘年的發展,不同人種彙集在美國,在“共同”奮鬥下,美國出現了一批有錢的資本家稱爲“新興貴族”,這羣人主要聚集在紐約華爾街一帶控制着國家的經濟命脈。

隨着海上航運越來越發達普及,數以萬計的歐洲人湧進美國。

一開始進來的,大多是些歐洲平民,這對美國的新興貴族來說,當然不介意,畢竟多了廉價勞動力是好事。

可,隨着歐洲過來的不僅僅是能被剝削的底層人民,一部分在歐洲本土早已剩下空殼,家道中落的舊貴族們也想插一隻腳過來謀財,情況就不同了!

這些舊貴族憑着在歐洲的貴族名頭還是能混個好喫好喝,這樣過來,無疑就是要跟美國這羣辛苦“熬”出頭的資本家們爭蛋糕喫的。

隨着美國的新興貴族經濟實力日益增強,自然就想要獲取更大的話事權,而舊貴族還整天惦着舊日殖民者的“榮光”,甚至不屑於沒有文化底蘊的新貴族,這時新舊貴族之間的衝突愈演愈烈。

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正是反應新舊貴

新興貴族開始有所憂慮,畢竟固定的資源就那麼多,再來幾個要跟你分蛋糕的人,換誰都不樂意。

於是,他們試圖籌備成立一個權威性的經濟管理組織,這個組織可以印刷發行紙幣,而且可以決定鈔票的利率(美聯儲的前身),同時遠在大洋外的歐洲幾大財團(英荷銀團、羅斯柴爾德銀團、瑞士銀團)都想過來一頓霍霍。

奪取資源薅羊毛就算了,現在還想分錢?不可能!但總不能擺在門面上說禁止歐洲人坐船過來美國吧,這樣的後果可能會得不償失。

那麼,要搞一個怎樣的“把戲”讓這羣狂妄自大的舊貴族們知難而退呢?當時這羣人便盯上了兩洲間唯一的交通方式,航運!

02

於是,一間內部危機重重的航運公司進入了他們的視野,那是原本在英國創立的航運公司,由於長期經營不善,導致公司資金週轉困難,面臨着破產的危機。

後來美國國際海運公司向這公司發出誠摯的邀約,兩間公司合併爲其提供龐大的資金支持。

而這間公司就是泰坦尼克號的“製造者”:白星航運公司。

當時白星航運公司的競爭對手早已建造出了兩艘當時速度最快的超級郵輪,爲了能超越過往,一艘大西洋航線上無可爭議的霸主——泰坦尼克號就這樣出現了。

不可否認,製造這艘輪船用的都是最爲先進的材料,無論是製作工藝還是材料都是真的做到“永不沉沒”的條件。

但是,兩間公司的合併後必定要經過很長時間的磨合期,像一項如此巨大的工程就霎時間暴露了導致內部人員管理鬆散、溝通不足等問題。而美國卻有意地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任由白星航運全程看着辦。

因此在人員調配上面出現了很大問題,船上的工作人員都不知道自己歸哪一方管。而且兩間公司對於危急情況下的安全培訓更是少之又少。

另一方面,爲了讓泰坦尼克號看上去更加美觀,更加符合當時最先進豪華,最安全遊船的身份,船邊上配備的救生艇、救生設施竟是完全不足的。

而美方卻向英國公司反覆洗腦:既然我們製造的船這麼堅固,那麼救生設施反正也只是擺設罷了,事後說不定就能成爲傳奇。

與此同時,美國大肆向社會各界大肆宣傳英美合作的泰坦尼克號的牛逼之處,人們只要能搭乘這艘遊輪,就是當時人們引以爲豪的事情,是社會不同階層生活交往的舞臺,泰坦尼克號也成爲了承載無數人追求美好生活、實現人生理想的夢想巨輪,船票變得一票難求。

即使頭等艙是定額的,但下等艙卻儘可能的塞更多人以及貨物,甚至木乃伊也都能被悄悄運上船。

此外,白星航運公司也有私心想賺回更多的資金,美國國際海運就縱容他們這樣胡亂拉人上船,這些致命性的安全問題大家都視而不見。

就這樣,這一艘豪華輪船毅然成了一顆定時炸彈,雖沒有精確到何時引爆,但危機註定會在這一趟航程上出現!

03

在多方鋪墊下,就在首航的旅程中,泰坦尼克號就因爲在夜深時分沒有及時地看到遠處冰山而撞上,導致上千人葬身深海……

悲劇一出便震驚了西方國家,誰也想不到,一艘鼓吹到上天的豪華巨輪在首航就夭折在路上,很快也暴露了當時海運業的許多弊端與不正當規則。

此外,歐洲的貴族們在此後的很長一段時間爲了惜命,自我選擇地拒絕冒這個遠渡大洋的風險。

就這樣,歐洲有權勢的一方便緩停了對美國的薅羊毛行動,而美國以此得以喘口氣來實施自己內部的經濟計劃,隨後前面提及到的美聯儲也順利地建立起來(泰坦尼克號上正有幾位歐洲財團派使過去的談判者,全死在大西洋裏)。

歷史上,人類所有重大事件都不是偶然事件!

泰坦尼克號,一條對某些人來說必須沉沒的巨輪,上千條性命換來了西方資本勢力的內部洗牌,誰坐到了漁翁的位置上?

【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