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躋身第四大運營商,中國廣電憑什麼?)

8月27日開盤,A股上市公司廣電網絡 “一字漲停”。截至下午收盤,11家廣電繫上市公司均收漲,除了廣電網絡外,吉視傳媒上漲4.05%,東方明珠上漲3.66%,電廣傳媒上漲3.21%,湖北廣電、廣西廣電、天威視訊、江蘇有線漲幅也在2%以上。

8月27日開盤,A股上市公司廣電網絡 “一字漲停”。截至下午收盤,11家廣電繫上市公司均收漲,除了廣電網絡外,吉視傳媒上漲4.05%,東方明珠上漲3.66%,電廣傳媒上漲3.21%,湖北廣電、廣西廣電、天威視訊、江蘇有線漲幅也在2%以上。

廣電繫上市公司的“一片紅”來自昨晚齊刷刷的一波公告。公告顯示,包括上述11家上市企業在內的共計47名發起人將參與組建中國廣電網絡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廣電(籌)”)。作爲國內除三大運營商外唯一一張5G牌照的擁有者,擬組建的中國廣電(籌)進可角逐運營商市場,退也有望改變全國廣電網絡日益黯淡的前景,頗受市場關注。

就像公告中指出的,建設具有廣電特色的5G網絡並賦能有線電視網絡,將“促進有線電視網絡轉型升級,實現全國一網與5G的融合發展”。不過,有專家指出,組建中國廣電(籌)雖然意味着全國一網邁出了實質性步伐,但是距離目標還有相當遠的距離,能否攪動運營商市場,扭轉廣電頹勢,還需要時間的檢驗。

11家廣電繫上市企業8月27日收盤一覽(圖片來源:同花順)
01

國網、阿里戰略入股,

原中國廣電成爲控股股東

上述11家廣電繫上市公司的公告顯示,中國廣電(籌)的發起人,包括中國廣電、戰略投資者、持有或合計持有非上市省級有線電視網絡公司51%股權股東、已上市網絡公司、北京北廣傳媒投資發展中心有限公司。新公司的註冊資本暫定爲1012億元。

持股比例前五名的發起人分別爲:中國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國家電網旗下的國網信息通信產業集團有限公司、阿里巴巴旗下的杭州阿里巴巴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廣東廣電網絡發展有限公司、北京北廣傳媒投資發展中心有限公司。上述五家企業合計持股比例超過80%,將在新公司中起到主導作用。

其中,中國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即爲去年6月從工信部獲得5G商用牌照的那個“中國廣電”。該公司將在新公司中佔據51%的股份,成爲控股股東。

前五大發起人佔股比例(截圖來源:歌華有線公告)

根據今年2月底出爐的《中共中央宣傳部等關於印發<全國有線電視網絡整合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中宣發[2020]4號),整合之後的股份公司既是國家重要信息網絡基礎設施運營商,也是綜合文化信息服務商,而且還將是“按照‘產權明晰、權責明確、利益共享、風險共擔’要求設立的股份制中央大型文化企業”。而在股份公司成立後,原各省網公司也將成爲股份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按照統一建設、統一管理、統一標準、統一品牌的要求,建立有線電視網絡和廣電5G網絡的統一運營管理體系。

上述“4號文”還提出,股份公司作爲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除引入國有大型企業外,還將引入有影響力的民營企業作爲戰略投資者。從公告中看,分別出資100億元,佔股9.88%的國家電網和阿里巴巴即分別是文中“國有大型企業”和“有影響力的民營企業”的最終人選。

根據《發起人協議》,新成立的中國廣電(籌)董事會中,中國廣電可以提名六人擔任董事,國網信通、阿里創投、北廣傳媒均有權提名一人擔任董事,另外兩名董事將由以貨幣出資的上市網絡公司和以非上市省網公司的股權/股份出資的發起人共同或分別提名。

02

與中國移動共建共享700MHz黃金頻段,

低成本寬覆蓋是最大優勢

因爲中國廣電手中這張5G牌照,有媒體將該公司的成立稱爲今年“5G最大事件”。在中國移動與廣電之間的共建共享計劃浮出水面後,中國廣電這一“第四大運營商”的入局,或將給中國5G競爭格局帶來新的變化。

截至8月18日,三大運營商均已披露了2020年中期業績報告。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在共建共享的推動下,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可用5G基站數已經達到21萬座,超過了中國移動的18.8萬座。5G普及之年的進程已經過半,套餐的滲透率也在逐步提高。

上半年,中國移動5G開支爲552億元,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分別爲126億元和202億元。花了更少的錢,卻有了更多的可用基站,“共建共享”的威力可見一斑。不過,可用基站數量被反超並不意味着中國移動的落後。畢竟,從公開的5G套餐用戶數上看,中國移動仍然以超過7000萬的數字一馬當先,遠高於電信的近3800萬。

而中國移動在網絡建設上,還有另一個援手,就是中國廣電。按照工信部的安排,中國廣電的可用頻率包括700MHz和4.9GHz兩個頻段。前者在行業內有着“5G黃金頻段”之稱。700MHz由於頻率低,所以覆蓋距離遠、深度覆蓋能力強,組網成本最低,能夠用最少的基站數實現最大面積的5G信號覆蓋。

“700MHz的引入,對提高5G網絡的基站覆蓋範圍、提升熱點地區的速率,是很有幫助的。”資深通信界人士、曾經的“老移動人”、達闥科技CMO葛頎告訴貝殼財經記者。

今年5月,中國移動與中國廣電簽署了5G共建共享合作框架協議,而其中最爲核心的,正是中國廣電700MHz這個“黃金頻段”。按照協議,雙方按1:1比例共同投資建設700MHz 5G無線網絡,共同擁有並使用700MHz 5G無線網絡資產。中國移動向中國廣電在地市或者省中心對接點的傳輸承載網絡有償提供700MHz頻段5G基站,並有償開放共享2.6GHz頻段5G網絡。

中國移動將承擔700MHz無線網絡運行維護工作,中國廣電向中國移動支付網絡運行維護費用。在700MHz頻段5G網絡具備商用條件前,中國廣電有償共享中國移動2G/4G/5G網絡爲其客戶提供服務。業內人士指出,這樣的合作將有效彌補中國廣電在技術、人才、產業鏈上的後發劣勢,儘快使廣電5G投入使用。

03

能否改變運營商格局尚待觀察,

5G賦能或可解廣電系企業頹勢

關於兩家企業5G共建共享,中國移動董事長楊傑在8月13日的財報會上表示,目前雙方正在就有關細節問題進一步商談,預計今年在5G合作方面沒有實質的網絡建設部署,明年雙方會共建共享5G。

而中國廣電(籌)的註冊資本實繳截止日期也是今年的12月31日。這意味着,廣電5G的大規模入場,大概率要到2021年才能開始了。屆時,距離5G牌照的發放,已經過去了一年半。三大運營商的競爭格局將進一步定型,留給中國廣電(籌)的機會恐怕不多了。

“即使有了跟中國移動的5G共建共享,新的股份公司要想跟無線網絡和有線寬帶都非常發達的運營商進行競爭,依然有很大的難度。不過,新的股份公司可以藉助有線電視網絡普及的優勢,結合無線業務,與運營商的家庭套餐展開競爭,這也是有一定機會的。”獨立電信分析師付亮此前告訴貝殼財經記者。

葛頎也指出,中國廣電(籌)作爲新入局者,戰略應該會是成長性的,談不上和任何運營商抗衡。不過,資深電信分析師馬繼華則認爲,聯通+電信、移動+廣電這樣兩兩共建共享,將會形成“四牌兩網”的格局,“基本上會勢均力敵”。

多年以來,中國廣電一直想成爲一家全國一張網、統一運營管理的公司實體,但由於廣電網絡各地分治,全國一網一直未能實現。過去幾年,用戶對有線網絡的需求正在快速被寬帶網絡和IPTV等新的形式取代,這一形勢也倒逼了行業改革的加速。

“4號文”專門指出,新公司要結合廣電5G發展規劃,爲用戶提供超高清(4K/8K)、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物聯網等新業務新業態,實現多渠道、多業務、全覆蓋的發展模式, 發揮規模化效應和5G技術優勢,促進行業轉型升級。

8月17日,中國廣電與高通宣佈,雙方完成了首次700MHz(n28頻段)FDD頻段2x30MHz大寬頻5G數據呼叫。

700MHz頻段產業的成熟,將很快成爲現實。不過,無論是全國一張網最終落地,還是讓有線網絡煥發新生機,甚至進而改變5G產業格局,中國廣電(籌)顯然都還有一段很遠的路要走。

xwliu 本文來源:新京報貝殼財經 作者:許諾 趙澤 責任編輯:劉效武_NN411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