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伊琍和文章離婚後,文章事業大不如前慘淡經營,而馬伊琍的事業迎來了第二春。

最近更是熱度很高,24日和高偉光合作的《旗袍美探》定檔北京衛視備受期待。

一覺醒來,馬伊琍又因“卵子的使命不是成爲受驚卵”的大膽觀點被送上熱搜。

事件源於馬伊琍參加的一檔叫《女人30+》的綜藝訪談節目,該節目每期都會邀請一個公衆人物談一談她對事業、愛情、婚姻等方面的看法。

在最新的一期節目中,節目組邀請娛樂圈“才女”馬伊琍做客。

當馬伊琍談到女性這個話題的時候,發表了一個關於“卵子的使命”看法。

馬伊琍說:“以前自以爲當一顆受精卵產生時候,它的使命是成爲受精卵,但是當我看完《破卵》之後,自己對卵子,以及對女性的看法有了改變。”

“卵子的最終使命不一定成爲受精卵,它就是它自己,就像我們女性活在這個世界上的價值,並不是成爲母親,而是要成爲我們自己,讓那顆卵子去做它自己,不要給它賦予過多的使命”。

也許馬伊琍的觀點是想告訴女性,我們作爲女性,來到這個世界上一定要爲自己活。

女人不能把生孩子當作自己唯一的責任和使命,做不做母親都是我們自己的權利。

然而,也許是馬伊琍沒有表達清楚,評論區被各種嘲諷和吐槽淪陷。

有網友說她是爲了熱度消費女性,有說她又在凹“獨立女性”人設了戲真多。

“自己生了幾個娃,讓別人不生娃?太雙標”,甚至不乏有謾罵之聲。

不過馬伊琍也得到了很多女性朋友的支持,因爲馬伊琍表達的並不是鼓勵所有的女性都不要生孩子了,而是希望大家遵從自己內心的選擇,女性的價值不應該僅僅是母親。

女性可以不生孩子,也可以選擇生孩子,但不要對生孩子這件事做過多的歌頌和道德綁架。

實際上馬伊琍離婚後的馬伊顯然越來越關心女性,更希望女性應該拋棄一些古老的道德審判和愚昧的約束。

就像她鼓勵現在的女性用棉條代替衛生巾一樣。

綜合來看,這次馬伊琍關於“女性卵子使命”的理論並沒有太偏激的地方,倒是感覺很多人很容易被誤解。

雖然已經是2020年了,很多女性的思想依然被束縛,認爲“女人是工具”的人有大把。

說白了就是用所謂的一些毒雞湯對女性各種洗腦各種PUA。

難道女人就是要依附於男人,女人就應該相夫教子?

難道女人就應該生孩子,沒有孩子的女人是不道德的不負責任的,更不會得到幸福?

這讓我想到前段時間楊麗萍老師被粉絲懟的事件。

楊麗萍在分享自己的日常的時候,被留言區懟,雖然保養得好又有錢,但沒有孩子肯定不會幸福。

每個人的幸福不一樣,人們總是喜歡用自己的判斷標準去衡量別人的幸福。

在這裏想說一說一個香港明星王祖藍,此前我對他的印象很好,寵妻,幽默,努力上進。

但在《做家務的男人》節目中,他的表現真的是敗好感,不僅對孕期的李亞男各種挑剔,更是在最後說了一番雷人的話。

他對李亞男說你做家務的樣子真的很美,讓他想起自己外婆和媽媽的身影了,女人就應該這樣,辭掉工作照顧家庭。

而男人在外掙錢就好了,“男外女內”,主動放棄工作在家裏把一切打理得乾乾淨淨,照顧好老公和孩子纔是最賢惠的女人,最美的女人。

不得不說,從某種程度上說,王祖藍就是大男子主義,並且觀念裏有很強的糟粕思想在裏面,他對李亞男的說教實際上是一種對女性的禁錮。

在電視劇《三十而已》中,“渣男”梁正賢曾讓兩個自己同時交往的女人一南一北,一個香港,一個上海,但是被王漫妮一口拒絕。

當時梁正賢很不理解,我可以給你想要的一切,房子、車子、票子,難道這不就是你們女人想要的嗎?他不能理解王漫妮爲什麼不同意,因爲在他的觀念裏,女人就是男人的工具,不需要尊嚴,也不需要獨立性,顯然他錯了,王漫妮最後離他而去。

而回到馬伊琍的“卵子的使命”的理論,說卵子沒有一定要成爲受精卵的使命。在生物學上,的確它出現的使命就是爲了受精,但實際上她是借“卵子”來說女性應該有自己的思考和獨立性,女人應該爲自己而活,社會學上來說,女性並沒有必須生孩子的義務,可以選擇生活不生,沒有對錯之分,只看你選擇未來以什麼樣的方式生活而已。

關於馬伊琍用“卵子理論”來說明女人並沒有一定要生孩子的義務,你是怎麼看的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