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江路的背街小巷

细心的人们经常会看到

一位老人操控着“高端”无人机进行拍摄

手法无比专业

改革开放以来

从摄影设备到后期技术都发生了

翻天覆地的变化

老人的想法却始终简单

喜欢就去做,不会就去学

鲍俐文摄影作品

这位老人名叫鲍俐文

是一位女摄影师,今年70岁

“对摄影的痴迷

经常让我忘却了时间,忽略了年龄

陶醉于光影世界里。”

图中红衣女士为鲍俐文花三年积蓄买一台相机

鲍俐文

住在平江街道钮家巷社区

曾在苏州合成晶材料厂工作

20世纪七十年代

她和好友去拙政园游玩

拍了好几张人像照

鲍俐文对3.5厘米小的黑白照片爱不释手

这种方寸之间对美的抓取和记载

令她对摄影充满好奇

也萌生了学摄影的想法

鲍俐文摄影作品

1986年

鲍俐文花700多元

购买了一台雅西卡fx3照相机

这台相机花光了她和爱人3年的积蓄

后来,爱人还悄悄为她

购置了一副三脚架

和专业的美国摄影教材

并将家里3平方米的卫生间改成了暗房

“那个时候我们家连个像样的家电都没有”

有亲戚朋友到鲍俐文家做客

她就会“咔嚓”一下

拍些照片给他们留作纪念

鲍俐文摄影作品喜欢去老街区、小巷子寻找素材

1995年

鲍俐文在平江路的支巷建新巷

开了一间摄影工作室

取名“俐文影苑”

她的镜头下

藏着苏州街巷里诸多幸福瞬间

鲍俐文

喜欢去老街区、小巷子寻找素材

行话叫“扫街”

蹲着拍、躲着拍、甚至趴在地上拍

要想很多方法去拍别人最自然一面

夏天沿河而坐

吃着咸鸭蛋、热白粥的“爽意人生”

鲍俐文摄影作品

落日余晖下

平江路居民围着老井吊水、洗衣

鲍俐文摄影作品

老人抱着小宝宝晒太阳

笑着拿扇子为他遮住脸

鲍俐文摄影作品

爷孙二人边吃饭边互动

身后靠着“享受现代生活”背景墙

鲍俐文摄影作品

这些被鲍俐文以镜头一一记录

设备不断升级、技术愈益娴熟

她拍摄的照片不断刊登在

《苏州日报》《文汇报》《新华日报》

等各大报刊上

并多次获得省、市级奖项

她还加入了中国摄影家协会玩得溜PS,耍得了无人机

时代在进步

摄影技术的革新也越来越快

鲍俐文又一头扎进数码培训班

年纪大了学东西慢

她就找专业学摄影的上门教她

鲍俐文摄影作品

“我天天跟着年轻人学数码技术

花好几个月学PS

终于让我弄懂、弄通了!”

现在,她常受邀

到苏州各所院校拍毕业照

哪位同学临时缺席

鲍俐文就将他P进合照里

有人红领巾歪斜不够精神

她也能神奇地将“调皮”的红领巾恢复原样

鲍俐文与学生合影

2020年,鲍俐文70岁了

她购买了

“大疆精灵”等不同型号的无人机

正式涉足航拍领域

“无人机航拍的面世,

让我的眼睛仿佛长了翅膀,

空中拍摄不再是幻想。”

鲍俐文摄影作品

她先后拍摄过平江路这条老街的“生长”

——“架空线入地”工程

让老街更干净、安全

华灯初上

“姑苏八点半”商铺外游人如织

“2020观前啤酒节”

释放出百年老街的古韵今风……

鲍俐文摄影作品

比起以前

现在的自己更有能力

为自己的事业和兴趣买单

鲍俐文说

“从事摄影工作已经30多年了,

还会一直拍下去”

来源:苏报融媒记者 王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