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4日,太琨律(成都)四川琨爵律師事務所黨支部和榮縣人民政府辦公室機關黨委聯合開展了“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的主題黨日活動暨民法典宣講活動。太琨律創始合夥人朱界平、黨支部書記餘勇、支部委員劉宏宇、謝燕、自貢市榮縣人民政府辦公室主任晏秀英、副主任邱昂、王俊威、餘洋等共約四十餘人蔘加了本次學習活動。

本次民法典宣講活動由太琨律(成都)四川琨爵律師事務所黨支部宣傳委員、太琨律律師學院研究員謝燕主講。謝燕委員就《民法典》編撰的重大意義、編纂民法典的總體要求和基本原則、民法典編纂工作情況、民法典的主要內容等方面作了詳細講解,同時還對《民法典》中的重點部分進行了生動的案例分析。

民法典編撰對於推動中華人民共和國全面依法治國具有里程碑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會議主持集體學習民法典時強調:“《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

良法是善治的前提。1260條,10萬餘字,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條文、字數最多的一部法律。民法典不是制定全新的民事法律,它是在現行民法通則、物權法、合同法、擔保法、婚姻法、收養法、繼承法、侵權責任法等法律的基礎上進行編訂纂修,是對我國現行民事法律規範的系統性整合、修改和完善。民法典尊重民事主體的法律地位和民事權利,強調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的一致性,它將民事主體的活動納入統一的民法規範之中,建立起嚴謹的民法秩序。它緊緊圍繞着人的權利而編纂,每個公民從出生到去世,一生中各階段的權利,大到國家所有制、土地制度,小到老百姓鄰里糾紛、婚姻家庭、生產經營、個人信息保護、私有財產權利保護都可以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據。習近平指出:“民法典系統整合了新中國70多年來長期實踐形成的民事法律規範,汲取了中華民族5000多年優秀法律文化,借鑑了人類法治文明建設有益成果,是一部體現我國社會主義性質、符合人民利益和願望、順應時代發展要求的民法典,是一部體現對生命健康、財產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嚴等各方面權利平等保護的民法典,是一部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實踐特色、時代特色的民法典。”這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這也意味着法治中國建設將揭開新的篇章。

立善法於天下,則天下治。這部具有中國特色、體現時代特點、反映人民意願的民法典,必將爲新時代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完備的民事法治保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