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風易俗樹新風,喜事新辦愛滿分。8月25日是“七夕”節,趁着牛郎織女相會的好“時機”,來自平涼市崆峒區、崇信縣、華亭市及駐平武警某部、消防救援隊伍的共計74對青年男女於同一時間分別舉行的浪漫、溫馨而隆重的集體婚禮,宣誓相守一生、白頭偕老。

在平涼人民廣場,伴隨着悠揚喜慶的音樂,崆峒區“抵制高額彩禮·推動移風易俗”2020 年婚嫁文化節正式拉開了帷幕。20對新人在家人、親友及市民的見證下,手牽手走上象徵幸福美滿婚姻的紅地毯。

婚禮現場,主辦方爲新人頒發了結婚證書,爲每對新人發放了2000元現金補助和新婚禮包,一對對新人在背景牆上簽名留言,寫下愛的誓言。隨後,新人乘坐花車巡遊全城。活動協辦單位還邀請了專業攝影師,在各個巡遊打卡地爲每對新人拍攝了主題照。

新人 馬莉 劉宏斌:

“我覺得集體婚禮非常有意義,可以和很多的新郎新娘一起見證這個美好的時刻,也是一種節省開支的方式。”

對於這次集體婚禮,家長們也紛紛表示理解與支持。

新人家長 翟晶:

“其實,彩禮都不是最重要的,雙方應該把感情放在第一位,根據自己家庭的物力和財力,量力而行。不要讓高價彩禮綁架了美好的婚姻。我覺得,要自覺抵制高額彩禮,不攀比,不要因爲彩禮的事給年輕人造成生活上的負擔。”

喜事儉辦、新辦、靚辦,讓新婚青年在參與集體婚禮中改變舊的習俗。據瞭解,崆峒區已連續三年舉辦“治理高價彩禮、推動移風易俗”婚嫁文化節,累計爲66對新人舉辦了集體婚禮,引領了文明節儉、健康向上的生活理念,爲新時代的平涼青年傳遞了新思想,弘揚了移風易俗、婚事新辦的良好社會風氣。

崆峒區委宣傳部副部長 區文明辦主任

楊麗霞:

“近年來,崆峒區把‘抵制高額彩禮·推動移風易俗’作爲精神文明創建的重要內容,積極引導廣大羣衆爭做婚喪嫁娶簡辦的踐行者。”

情定華夏古槐王,弘揚文明新風尚。當天上午10時,2020“古槐之戀”崇信縣第三屆婚俗文化節暨集體婚禮在華夏古槐王前舉辦,16對新人在此攜手走進婚禮殿堂。

位於崇信縣的華夏古槐王因3200年樹齡而聞名遐邇,根據傳說和歷史記載,大槐樹曾見證董永和七仙女的唯美愛情,這裏的愛情氣場非常強大,蘊藏着姻緣的密碼,常有青年男女來此祈福,祈求幸福美滿。

這16對新人來自崇信縣各鄉鎮和全市消防救援隊伍,新人們在司儀的引領下,夫妻對拜,舉行結髮禮、合巹禮,在喜慶祥和的氛圍中踏上了人生的新徵程。婚禮儀式結束後,舉行了古槐之戀文藝演出。當天下午,還舉行了花車賞“崇”景活動,16對新人乘坐4輛旅遊觀光車穿越縣城街道後,前往龍泉民俗村、牡丹園、龍泉寺山前廣場、龍泉寺景區賞景遊玩。當天晚間,舉行了夜品新崇信活動,遊覽龍泉夜市,參加了篝火大聯歡活動。

當天,在華亭市舉辦的“抵制高價彩禮·弘揚婚嫁新風”集體婚禮上,8對新人喜結良緣,通過充滿儀式感的環節讓新人傳承傳統婚禮儀式,留下幸福美好回憶。

市民 張瓊:

“我覺得我們要以實際行動告別婚事大操大辦的陳規陋習,爲促進文明社會風尚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活動現場,大家爲每對新人送上禮物,集體見證愛的承諾,共盼美好幸福生活。

共青團華亭市委副書記

權恆:

“舉辦這次集體婚禮,以隆重熱烈,簡樸溫馨的形式,弘揚移風易俗、婚事新辦的社會新風,倡導文明節儉、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符合時代的要求和青年的特徵,是一次新穎、意義深遠的活動。”

在駐平武警某部,30對新人在戰友和親屬的祝福中參加了首屆“情定橄欖綠·共築強軍夢”集體婚禮,步入婚姻殿堂。

上午10時許,新人乘坐精心裝點的軍車進入婚禮會場,在親人和戰友的注視下攜手走過紅地毯,來到屬於他們的幸福舞臺。30對新人婚紗潔白、軍裝筆挺,浪漫與忠誠在軍營匯聚交融。

新人 何友傑 劉珂:

“此時此刻除了感動還是感動,在這裏我想代表我的愛人,感謝我們的單位給我們創造了這麼一次溫馨而又浪漫的婚禮,讓我們終身都難以忘記,今後的日子裏我們將好好工作,好好生活來回報我們的單位,回報我們的祖國。”

“以後打算就是我永遠做你最堅實的戰友。”

新人 阮永剛 李雪梅:

“感謝單位能給我這次參加集體婚禮的機會,使我終生難忘,同時我也感謝我的愛人,給予我的一切支持,我相信以後我們一定會相親相愛,幸福一生。”

“非常榮幸能夠參加這次的集體婚禮,我相信我們的距離不是問題,你守祖國我等你,我愛祖國也愛你,往後餘生我們會一直在一起。”

來源:平涼廣播電視臺

製作:中共平涼市委網信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