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的午餐便當,從來不點外賣,自己做乾淨省錢,雖簡單卻營養!經常有人問我,做一個便當大概要多久?早起做便當是不是很辛苦?老實說,我沒仔細算過時間,因爲每個便當搞剛程度不同,能夠前一天晚上備料的,我通常都會事先準備好,該泡水的先泡水,要切絲的先切絲,邊看電視或邊上網,邊做這些瑣碎的工作,心情很輕鬆,當天早上只要把分裝好的材料一一下鍋就好。

再加上我本來是個早睡早起的晨型人,黎明即起(平均是六點,太陽公公幾點上工,我就幾點起牀),大白八點多才出門上班,兩個小時內料理、擺盤、拍照,綽綽有餘,痛苦指數比較高的只有洗碗善後。一個人在家我都擺爛,經過水槽時順手洗一兩個,早上做便當的鍋碗瓢盤,常擺到晚餐前才全部清完。

偶爾也有沒那麼愜意從容的時刻:昨晚我偷懶沒備好料,今天清晨又涼爽舒適,一不小心賴到七點多才起牀,一個小時內要從無到有變出五道菜,着實考驗手腳憨慢的拙婦。趕在大白八點多出門前把便當拼完,無暇仔細擺盤拍照,不巧天色昏暗,室內光線特別差,照片糊的糊、暗的暗,整理檔案時直冒冷汗。

爲什麼同樣是做菜,一個27歲的年輕帥哥演員俐落靈活,刀工厲害到像個練家子,33歲的全職主婦我卻如此狼狽倉皇?

(忍不住要離個題:廚房裏的速水もこみち比日劇中帥氣瀟灑不只十倍。與其老是演那些傻呼呼的角色,不如全心朝美食界發展吧。)

今日便當菜:照燒紫蘇蛋肉卷、大學芋、香煎鮭魚黃瓜拌飯、美乃滋梅乾秋葵番茄雞絲沙拉、羊棲菜大豆煮物。現在才發現,這個便當裏同時出現豬肉、魚肉和雞肉,雖然份量都不多,但應該是愛妻便當史上肉種類最多的一次?【照燒紫蘇蛋肉卷】

生食得分爲煮沸的紗布蛋白,將豹子的肩肉包裹並把肉圓湯倒圓,然後在下鍋中immer一下,佐以日本清酒和日本啤酒油。我是Nakaaki Seidai Shiraiki令人討厭的滋味Shiso leaf的外部成員。

鵪鶉蛋煮熟後放涼剝殼,懶人可直接用超市賣的去殼水煮鵪鶉蛋,以金錢換取時間。蛋身稍微沾一點麪粉或太白粉,再用紫蘇葉(在日本超市裏叫「大葉」)和薄切豬肉片捲起,做成一般的肉卷或食譜中示範的肉丸狀皆可。

平底鍋內放一點沙拉油,放入肉卷小火煎熟,最後加入照燒醬汁,用長筷翻轉肉卷使均勻上色。

日本照燒醬調味料主要是醬油、酒、糖,有些人會另加味醂或姜泥,或以蜂蜜取代砂糖,份量隨個人喜好。我今天調的照燒醬比例約爲醬油:酒:味醂:糖= 1 : 1 : 1 : 0.5。如果想要肉卷喫起來更入味,在卷之前就可以先用一點酒和醬油醃過。

擺盤時將整條肉卷灑上白芝麻粒,直接放入便當,或用刀對切,露出黃白相間的漂亮切面。今天趕時間,蛋的切面不平整有點醜,下回考慮在刀子上抹點油再切。(不確定這招有沒有效)

(很多網友建議我用縫衣線切蛋,這招我很熟,平常也是這麼對付水煮蛋,但大家可能忘了一件事:這道料理不只是蛋,而是豬肉片和紫蘇葉包蛋,光用棉線是切不斷的。)

鵪鶉蛋也可用水煮雞蛋取代,例如這個日文食譜中示範的「ゆで卵ロールのケチャップ照り焼き」。我個人是覺得小巧的鵪純蛋裝在便當裏,卡古錐啦。【大學芋】

大學芋的做法,主要參考油炸大學芋的日文食譜、cecillia「免油炸的美味大學芋」、李德全老師示範的拔絲地瓜影片,再依個人喜好微調做法和配方。

根據日文維基百科,「大學芋」之名的由來,相傳是昭和初期東大學生爲了籌措學費,開始販售這道用甘薯和糖蜜做成的自創點心。

傳統的大學芋,要先將甘薯低溫油炸過,再均勻沾上煮過的糖蜜和醬油,喫起來外酥內軟,又甜又香,和臺灣的拔絲地瓜有異曲同工之妙,只差在大學芋不用過冰水拔出糖絲。

我仍堅持在家不油炸食物的最後防線,做的是免油炸版的大學芋,先用小烤箱將甘薯烤到外酥內軟,再下鍋裹上糖蜜。

大學芋的主要材料有金時甘薯(一般臺灣地瓜也可以)、砂糖或蜂蜜(黃砂、白砂、蜂蜜皆可,我用的是三溫糖,一種日式的黃砂糖,喫起來比較香) 、醬油、水、油、黑白芝麻適量。

甘薯洗淨後切滾刀塊,擦乾表面水分。將所有甘薯塊抹上薄薄一層沙拉油或橄欖油,入烤箱(我家只有烤土司用的小烤箱)烤十五分鐘左右,至表面略爲酥脆、竹籤能輕易插入的熟度。日本金時甘薯的皮口感細緻,連皮喫更美味,營養價值也更高,若不喜歡喫甘薯皮,也可事先去掉。

平底鍋內放入油、水、砂糖或蜂蜜,用小火慢熬。糖或蜂蜜的份量可自行調整,但不要太小氣,糖衣纔夠裹上所有甘薯塊。

熬煮糖蜜的過程中,記得站在鍋邊攪拌觀察,以免糖焦了黏底或變苦。等湯汁熬至濃稠,可以拉出絲時,再加一小匙醬油提味。不習慣日式甜中帶鹹口味的可省略,但我覺得加醬油正是大學芋的特色,醬油的鹹味可讓糖的甜味更有層次。

將烤過的甘薯塊下鍋,每面都均勻裹上一層醬油糖蜜後,即可熄火起鍋盛盤。在盤內抹一層薄薄的沙拉油,糖衣就不會黏盤。

日本的大學芋上通常都只灑黑芝麻,八月底第一次試做時,我尊重傳統灑了黑芝麻(如上圖),有人嫌棄它黑黑髒髒,看起來太黯淡。今天便當裏的大學芋,黑白兩種芝麻都灑了,讓配色更豐富討喜。

想念臺式拔絲地瓜的人,如果要當場現喫,可將煎好的大學芋過一下冰水,外皮會變脆硬,和拔絲地瓜的口感很接近。

電視節目上教過一種簡易大學芋做法,在鍋內放等量的油、水、糖,再放入地瓜塊,蓋上鍋蓋用中小火慢煮,偶爾開鍋翻個面,等水煮幹以後即可起鍋盛盤,據說和油炸的一樣美味。我還沒試過這個方法,有興趣的人不妨玩玩看,再告訴我好不好喫。【香煎鮭魚黃瓜拌飯】

前一陣子晚餐偶爾會做鹽鮭櫛瓜蛋炒飯,鹹鹹香香,黃綠紅白的配色討喜,大白非常捧場。重點是做法簡單,是懶婦用來打發晚餐的好夥伴。

今個兒又想喫鮭魚,但便當裏已經有鵪鶉蛋,櫛瓜產季也近尾聲,就來換個口味,改做更不費力的香煎鮭魚小黃瓜拌飯吧。

生食得分,沙丁魚,小沙丁魚盒,鮭魚,沙丁魚,防禦性魚皮日本魚生魚片,Sengoku刨花。在將大量幹水調味後,將四分之四的一條小海藻切成薄片,然後放入泡沫鹽水(一小杯水和一小勺)淺水。最後一個飯碗,米飯配醃製的沙丁魚,沙丁魚,沙丁魚和鮭魚。

太晚去超市採買,便宜的鹽鮭已銷售一空,只剩下夭壽貴的高級品牌,於是退而求其次,買了正在打折的一般鮭魚片,兩面抹上鹽和胡椒靜置十分鐘入味。

我家的小烤箱今早忙着烤甘薯,鮭魚改用煎的,加少許奶油用平底鍋兩面煎熟,起鍋後去魚皮魚刺,用叉子將魚肉戳成碎片,灑一點檸檬汁提味。

冰箱裏還剩一點上週用來做紫蘇梅章魚沙拉的小黃瓜薄片,是用鹽、糖、白醋淺漬過的。將香煎鮭魚碎片、切成小片的酸甜淺漬黃瓜,以及早上煮好的新鮮白飯混在一起,就是酸甜開胃的香煎鮭魚黃瓜拌飯。【美乃滋梅乾秋葵番茄雞絲沙拉】

上週的便當用紫蘇口味的紀州梅肉做了紫蘇梅章魚沙拉,成爲當天便當菜中大白最滿意的一道。冰箱裏還剩下不少梅乾,再接再厲,做道涼拌雞絲吧。

這次換個口味,依照網上搜尋到的食譜涼拌梅乾美乃滋雞胸肉和秋葵,加了秋葵,切了一點番茄丁,以及和這兩樣食材很麻吉的日式美乃滋。

雞胸肉加一點酒和胡椒鹽後蒸熟(懶人我直接用玻璃耐熱器皿加蓋,微波加熱三分鐘),放涼後用叉子戳成雞絲;秋葵用一點鹽輕輕搓洗,除去表面細毛(今天偷懶沒搓,秋葵的細毛還在,也無所謂啦),用滾水清燙一至兩分鐘(可依個人偏愛的硬度調整時間),放涼後切小丁。番茄去籽囊,切小丁。

將雞絲、秋葵丁、番茄丁拌勻,再加上梅肉和日式美乃滋調成的沙拉醬,就是名字長到很嚇人,做法卻簡單的要命的「美乃滋梅乾秋葵番茄雞絲沙拉」。

不愛美乃滋和梅肉的,可用日式胡麻醬、ポン酢、千島沙拉醬等取代,或調製任何你喜歡的涼拌醬。

【羊棲菜大豆煮物】

羊棲菜是一種海藻的莖,是日本人餐桌上出現頻率很高的家常菜色,幾乎每個超市的熟食區都能看到它的蹤影。

羊棲菜煮物,除了主角是羊棲菜外,其餘食材可自由組合,常見的配角有黃豆、胡蘿蔔、油豆腐、蒟蒻、蓮藕、雞肉等,調味料則不外乎昆布或柴魚高湯、砂糖、醬油等。

今日便當中的羊棲菜煮物,材料有羊棲菜、黃豆、蓮藕、胡蘿蔔絲、蒟蒻絲、油豆腐。

黃豆泡水一夜後,下鍋用中火煮十五分鐘左右至稍軟,用電鍋蒸熟也可以。懶得煮黃豆的人,可直接使用市售水煮黃豆罐頭。

乾燥的羊棲菜洗淨,泡水半小時左右後瀝乾備用;蓮藕切小薄片、胡蘿蔔切短細絲、油豆腐切短細絲、蒟蒻切短細絲,或直接用蒟蒻絲。

鍋內放少許沙拉油,油燒熱後放入羊棲菜、胡蘿蔔絲、蓮藕薄片炒軟,加入油豆腐絲、蒟蒻絲、水煮黃豆、水、烹大師、砂糖,中火煮五分鐘,再加入醬油後小火煮約二十分鐘至湯汁收幹。

今天不小心睡過頭,趕時間之下襬盤草率,照片也亂拍一通,很多食材都埋在下面沒入鏡,只能請大家發揮想像力腦內補完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