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钱贵荪,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副编审,浙江省政协诗书画之友社理事,浙江开明画院副院长,江南书画院顾问,中国老艺术家书画院艺委会会员,浙江省人物画研究会顾问,西湖国画研究院院委,西泠书画院特聘画师,杭州市美术家协会顾问。

1936年生于南京,浙江南浔人,幼承家学,酷爱丹青,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现中国美术学院)附中,近七十年来创作了大量的连环画,国画,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其中《鉴湖女侠》获第二届全国连环画绘画创作二等奖。擅长国画人物画创作,博采众长,曾先后到新疆、云南、湖南、川藏等地采风写生,并出访法国、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埃及、约旦、印度、肯尼亚、南非、尼泊尔等国,在巴黎、悉尼、上海、杭州、宁波等地举办个人画展,深得海内外人士喜爱和收藏,出版有《速写起步》,《跟我画速写》,《钱贵荪画集》,《名家速写自选集·钱贵荪速写》,《盛世典藏·当代中国画名家精品荟萃·钱贵荪作品集》,《中国美术大系·钱贵荪卷》《艺术名家钱贵荪》,《艺途留痕——钱贵荪绘画生涯60年》等。个人传略入编《中国美术家传略》《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

明末巨擘陈洪绶 68cmx68cm

文/钱贵荪

退休后,有了时间和精力,我全力转向了一直心仪的中国画创怍,这是一场全新的挑战。在勤学苦练的同时,我广结墨缘,以能者为师,虚心求教。转入中国画创作后,祖父钱云鹤的身影渐渐明朗并形象地浮现在我眼前。

祖父是清末民国初期沪上著名的漫画家和中国画家(《上海市美术年表100年》上有记载),历任《时事报》、《沪报》、《中华新报》等报社的图画主笔,以笔名“倜厂'’创作了很多讽刺画、诙谐画,抨击黑暗政府。27岁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时期,袁世凯称帝,祖父以《猿政府外史》为题,创作了讽刺漫画百幅,自资印成小册子,因反对袁世凯卖国而遭通缉,不得已隐蔽租界。后任《申报》“自由谈”专栏图画主笔,每日创作漫画和插图,又被当时的上海警备部传讯警告多次。祖父大为愤慨,辞去报社笔政,专事画作,以卖画为生。“八.一三”日本军阀侵入上海闸北区一带,祖父珍藏的古代名画、碑帖及古书等皆被付之一炬。祖父曾在上海、北京、天津、南京、重庆、无锡、苏州等地举办个人画展。有一次,祖父在上海办画展,旁有张大千画展,张大千先生还来买祖父一幅画,以示捧场。祖父画风严谨,创作态度认真,在国难当头时,画了不少民族英雄的中国画激励民族意志。可惜生不逢时,一生坎坷,晚年贫病交加……如今再看他留存的画作,更为亲切。真没想到我的经历和祖父有几分相似:一生从艺,也曾做过美术编辑,画过插图,后来也从事中国画人物画的创作,只是新旧二重天,换了人间。

姹紫嫣红(一) 68cmx68cm
姹紫嫣红(二) 68cmx68cm

长期以来,我的艺术创作主要是连环画和插图。前者有文学脚本,后者要根据文稿内容配上图突出主题,活跃版面,总之内容均是由文稿限定的,而中国画创作却全靠自己对生活的感受。连环画用连续的画面介绍故事,而中国画却要在一幅画面中解读主题,抒发情感,要求高度的提炼,揭示心象和内在美;连环画注重线条组织,不用中国画形式画连环画,也就不存在水墨韵味的问题,而中国画讲究墨分五色,水墨交融,骨法用笔;中国画的笔墨功夫与连环画完全不一样,讲究气韵和节奏,重书法、诗词、印章,这些对我来说,都是一个个新的课题。虽说以前也曾画过一些中国画作品参加省、市美展,但回头望去,自感技法是稚嫩的,题材虽是来源于生活,但毕竟是政治性较强的主题性创作,审稿标准亦以政治和人物形象准确为主。

苗家情 138cmx70cm

画什么?怎么画?这是首先要思考的课题,我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深入生活采风。生活是创作的源泉,退休后我连续去了贵州省的黔东南,云南省的大理、丽江,湖南省的张家界、凤凰古城等少数民族聚居地采风,为创作积累素材,积累生活基础。二是看。看理论书、看画册、看画展,带着强烈的求知心态观赏、学习,自己觉得在练习作画过程中观看他人的作品更容易有体会。同时也谢绝了来自各方面的画插图、画连环画的约稿,让自己静下心来,集中经历和时间,沉浸在学习中国画的氛围中。三是练。边练边讨教,毕竟我是在暮年才正式转入中国画领域,要想在宣纸上挥洒笔墨,表达思想情感所形成的艺术境界,确非易事。开始我对宣纸的性能及笔中墨和水的含量掌控均不熟练,下笔后出现的效果很不稳定。宣纸试了一叠又一叠,我去了一家又一家向美院的老师讨教,感谢他们真诚地向我提出意见,给我启示,鼓励我大胆地画。原有的速写、连环画的基本功,可让我集中经历专攻笔墨技法。我自感在构图、形象处理上一般能自如的掌握,有时勾个小构图就可直接上宣纸画大稿,初期的作品常常把连环画习惯的处理手法带到中国画中去,画面常容易画得面面俱到,画的太多、太满,用笔也太纤细。这点常引起我的警觉,要一点点的改,反复的纠正。

春山暖日和风 180cmx97cm
绿菁 68cmx68cm

在家中日积月累的练习,熟练不少,但外出参加书画活动仍不敢动笔,有时事先画好小构图也想试试,手却会抖得不听使唤,很无奈。一次次自己暗自鼓励,这个关竟自然的闯过来了,万事开头难,我开始慢慢融入了中国画圈子。

倚缘 68cmx68cm
翠袖回波 68cmx68cm

积累了一定数量的中国画作品后,我首选上海去开画展,上海是我学艺的起步地,我要向培养我、扶植我走上绘画道路的同行及老师、同学、朋友们作一汇报。1999年7月,我的第一次中国画展在上海“棠柏艺苑”开展,展览得到各方人士的大力支持。程十发前辈、方增先老师撰写了展名,戴敦邦、徐正平、王亦秋、郑家声等连坛前辈都莅临展场。刘国辉、韩硕等学友和上海的连环画作者送来了花篮,许多老同学也来了,画展听取了很多很好的意见,鼓舞了我的士气。

傣乡情 68cmx45cm

2000年初,我有幸与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杨成寅、林文霞、张奠宇等老师一起赴法国进行艺术访问和交流,在巴黎国际艺术城和蓬皮杜展馆附近的黄土地画廊各办了一次画展,又受中国驻法大使馆之邀请参加了在路昂举办的“远东艺术展”。在法国的半年里,我还走访了西班牙、意大利、荷兰、比利时等十多个国家,看到了很多世界名画和雕塑的原作,开阔了眼界。巴黎有很多艺术馆,莫奈、罗丹、毕加索、马奈等艺术大师的精品之作,使我沉浸其中,激动不已。空闲时间与杨成寅等老师们的交谈,也使我受益匪浅。

对弈图 136cmx68cm

2001年去了澳大利亚,并在悉尼参加了画展,我的中国画作品受到了外国观众好评和收藏,使我增强了勤奋学艺的信心。

2002年11月,我在杭州唐云艺术馆举办了“钱贵荪中国画展”,想通过画展听听意见。美院是我的母校,老师、同学、朋友们都是看着我成长的,事后有人说我胆子大,其实当时真没想的那么多,只想对自己五六年来中国画创作实践作一小结,以画作向师友们作一展示和请教。为配合画展出版了《钱贵荪画集》,并开了座谈会,老师、学友们提了很多中肯的意见,既是对我的鼓励,也指出我的不足,心里更有了底。

荷塘清趣 138cmx70cm

2003年,我应邀参加了中国美术家协会联谊中心组织的“彩绘新三峡中国美术名家三峡采风活动”。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全国性的美术活动,认识了全国各地的优秀画家,船上进行了好几次书画活动,不仅使我有机会直接观赏到他们的作画过程,也是一次次很好的学习机会。我的画作也受到举办方的关注。

印度杰普尔街景印象 153cmx84cm

次年后,我应邀陆续参加了赴印度(二次)、俄罗斯、肯尼亚、南非、埃及、约旦、尼泊尔、柬埔寨等国的艺术交流和采风活动,并以画作积极参加了“中国画画世界——印度印象画展”、“埃及印象画展”、“俄罗斯印象画展”等全国巡回展(都已印成画册)。2005年,应邀参加了在南昌举办的“首届中国当代画派研讨会暨作品联展”。

回眸 68cmx68cm

在这一系列活动中,结识了全国各地的很多中国画名家,如李宝峰、于志学、霍春阳、杜滋龄、马海方、王涛、王有政、刘春华等。画家现场作画提供了画风交流的极好平台,大家一起切磋技艺,交流心得,从中可以近距离观察到他们的用笔、用墨、用色的变化,使我进一步扩大了视野,学习到不少有益的经验。

欢乐 180cmx97cm
喀什巴扎 138cmx70cm

有了充裕的时间又认识了很多朋友,使我充分享受着退休后的美好时光。在国内,我也去了不少地方,如东南的福建、广东、海南岛,西南的贵州、云南、四川,中部的湖南、湖北、河南,西北的新疆、内蒙古、山西、宁夏等,欣赏到大足石刻、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古代留下的艺术瑰宝。祖国的大好河山和艺术瑰宝固然动人心怀,但我更为关注的是人文风情。条件允许时我会尽量深入社会,贵州黔东南山区的苗族风情、云南少数民族的姐妹节、内蒙古草原上的赛马节、新疆喀什地区的大巴扎等,参与这些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我的生活感受。2007年,我在浙江省宁波市美术馆举办了“钱贵荪国画展”。之后又独自一人去了西藏十多天,记录了很多藏民的形象和风貌。同年出版了《名家速写自选集——钱贵荪速写》。

如花似玉,眉目艳皎月 180cmx48cm
吉祥如意,苗女风姿 180cmx48cm

南来北往的经历,扩大了我的创作题材,同时,我也积极参加了很多次抗震救灾慈善拍卖义画活动。

另外,我也参与了中国画工笔长卷的绘制。2003年,为纪念杭州早年隆重举办的“西湖世界博览会”,我和杜巽、王征两位画家合作画了一幅长卷《湖山嘉会图》反映当年的盛况。此画高2米,长约13米,画在仿古绢上,我负责勾人物和建筑背景。勾线时正值炎热的夏天,画得很辛苦。此画现陈列在杭州北山街原西湖博览会召开时的旧址—西湖博览会博物馆。

吉祥如意 180cmx97cm

2010年秋至2011年夏,我们三人又为江苏省江阴县华西村创作高3米、长23米的工笔长卷《锦绣华西》。这张画上人物近万,工作量浩大,我勾线时又正值寒冬,手常冻得不听使唤,想取暖开空调,磨的墨又很快干了。勾线花了三个月,终于赶在华西村新大楼揭幕前,画作面世。

牧归 68cmx68cm
吉祥 68cmx45cm

2010年,中国美术家协会连环画艺术委员会决定举办“架上连环画邀请展”,籍以表明“连环画不仅仅是小人书,不仅仅限于印刷品,是可以登上展厅的”。首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我以一套短篇连环画《茶谜》画成中国画形式应邀参加展出。后来“架上连环画邀请展”相续在鲁迅美术学院大连分院及上海巡回展出,见到了久慕大名的连坛老前辈王弘力、杨逸麟、许勇等老友、新识相聚一堂,叙旧言新,感慨万千。

老农 68cmx68cm

2012年11月,我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了"艺途留痕·钱贵荪从艺六十周年画展"展出了国画104幅,速写33幅,连环画54幅,比较全面系统地向老师、同学、校友作多方位的汇报,得到大家的肯定。2013年在上海海上文化中心美术馆举办画展,与上次沪上画展相隔十四年,同道们赞扬了我在国画领域上付出的努力。2014年在湖州博物馆举办了"故乡梦·书画情——钱贵荪画展"向家乡父老展示了自己的心愿。之后陆续在建德千岛湖紫金山居文化创意中心和杭州钱塘书画院举办了国画和小品画展。通过办画展,对自己来说是一个阶段的小结,可以聆听到各方人士的评议,这些都是对我一次次的鼓励和鞭策。

牧羊图 138cmx70cm

有道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可我却没有这种伤感的感觉。年轻时练过两年少林武功为我打下了身体基础,我喜欢运动,喜欢走,不晕船,无高原反应。虽然现在出去,都给我冠上一个“老”字,可我内心没有觉得“老”,想做的事很多,时间往往不够用。水墨写意画要求水墨洇晕,看似轻松的笔墨挥洒中蕴含着形的掌握、情的表达、笔力的掌控、水墨的交融。尤其是人物写意画,对形的要求更高,过紧了会显得拘谨、呆板,太随意又会出偏差,要想画得笔墨灵活、松动,造型美观又情在其中,需要不断地“悟”、不断地练。我开始时画仕女图较多,笔墨色彩上力求淡雅,但这和我原来在深入生活中粗犷、扎实肯定的速写用笔有很大的差距,这是许多老师、学友在看到我的速写画册后提的最多的意见。他们纷纷提出,要我把画速写的功力运用到中国画中去。这引起我的深思,也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努力。另一方面,在中国人物画上怎么样出新意?在形式美的基础上要有新的表现手法,在风格上进行探讨,这也是我要努力追求的目标。艺海无涯,学无止境,绘画是我毕生的爱好,也是为之献身的事业。漫漫学艺路,我将一如既往的探索者、追求着……

禅 68cmx68cm
悟 69cmx46cm
祈福 180cm×96c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