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湖區檢察院啓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和檢察人員職業良知教育活動以來,全體幹警在思想上進一步得到洗禮,將所學所思轉化爲幹事創業的強大精神動力,機關作風建設得到顯著提升,羅檢精神風貌煥然一新。

隨着新時代“五好”基層檢察院建設不斷深入推進,羅湖檢察院湧現了一批政治強、本領高、作風硬的先進典型,他們在平凡的檢察崗位上,堅守初心,乘風破浪,挑戰自我,展現了奉獻、敬業、創新、開拓與奮鬥的“羅檢精神”。繼“羅檢老炮兒”“羅檢孺子牛”後,今年,我們重磅推出“乘風破浪的羅檢人”系列。這個系列,我們選取了幾位有代表性的人物,以他們作爲羅湖檢察先進典型的縮影,彰顯羅湖檢察正能量。

本期人物

程歆

花式戰疫的刑事執行檢察官

2020年3月,全國多地監獄發生疫情,網友驚呼:最安全的地方也不安全了!風雲變幻,羅湖區檢察院刑事執行檢察官淡定應對:

預防在先,提前部署,主動聯繫看守所,召開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專項聯席會議,專門制定監管場所疫情防控檢察工作方案,提出16項具體防控措施,檢察人員加填《刑事執行疫情防控檢察日誌》,保障疫情防控落到實處,以高質量的刑事執行檢察監督,爲疫情防控貢獻檢察力量。

行動在前,調整工作方式,利用電話、微信及時掌握看守所及社區矯正工作進展和疫情防護情況;

利用視頻巡查、電話調查等非接觸方式代替實地檢察;利用遠程視頻系統約見在押人員;

利用電子數據、業務系統覈查刑事執行案件信息;

羅湖區檢察院利用信息化手段,保障疫情防控和刑事執行檢察兩不誤,成爲全市檢察系統“花式戰疫”中一抹靚麗的風景。

畫面裏,淡定入場的刑事執行檢察官,是羅湖區檢察院刑事執行檢察部主任,程歆。

說起程歆,繞不開的一個話題,便是那場全國刑事執行業務競賽,她以紮實的業務功底、良好的心理素質、敏捷的反應能力在113名執檢業務精英中脫穎而出,榮獲全國第二的好成績。

面對榮譽,她風輕雲淡:“比賽已經結束,榮譽屬於過去,今後仍要加倍努力。”

正是這種平和、淡定的心態,讓有着十幾年刑檢和職務犯罪偵查經驗的她,在面對執檢這項傳統而又嶄新的工作時,敢闖敢幹,積極探索,勇於開拓,將新知識、新經驗第一時間投入到實踐中,讓它們在羅湖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建章立制 刑事執行檢察更高效

刑事執行檢察工作是對監所檢察工作的傳承與發展,它從傳統的單一監所檢察,發展爲貫穿於刑事訴訟全過程的刑事執行檢察監督,涵蓋了強制措施執行、刑罰執行以及強制醫療執行等各個方面。2014年底,監所檢察部門裏程碑式的更名爲刑事執行檢察監督部門,2015年6月,程歆來到了這個對她來說截然不同的部門,全新的部門、新增的業務,都給她帶來了不小的挑戰。

面對刑事執行法律規定較爲分散,不繫統的問題,她主動探索,將和刑事執行及檢察監督的相關規定進行全面收集,分類梳理、系統整合,形成了刑事執行檢察監督工作的14個專題總結,並結合羅湖檢察工作實際,從制度建設入手,制定了《羅湖檢察院刑事執行檢察部門崗位設置及職權劃分細則》,進一步規範、細化刑事執行檢察工作內容,制定了看守所檢察、社區矯正檢察、羈押期限檢察、交付執行檢察、強制醫療執行檢察、指定居所監視居住執行檢察、重大案件偵查終結前訊問合法性覈查等一系列工作細則,把刑事執行檢察監督工作做細、做實。

主動監督 刑事執行檢察更全面

刑事執行檢察監督,不僅要保障法律正確實施、保障刑罰執行的權威,同時也要依法保障刑事被執行人的合法權益。通過對刑事執行活動的監督,糾正違法違規行爲,進而保障在押人員權利。開展這項監督,需要有對法律的準確掌握和適用,更要有向刑執機關“亮劍”的勇氣。敢於監督、善於監督是程歆和她的執檢同事們在工作中把握的原則。

駐所檢察中,程歆和駐所檢察官一起制定了詳細的駐所檢察工作規範,從收押到出所、從羈押期限到監管活動、從在押人員生活保障到醫療衛生、從約談在押人員到受理控告申訴等等,對每一天、每一週、每個月的檢察內容都作了詳細的規定,確保檢察監督無死角。

社區矯正檢察監督中,在沒有前例可借鑑的情況下,程歆和執檢同事主動開展每週至司法局或司法所的常態化、規範化檢察,創新性的進行《社區矯正檢察監督工作記錄》,對每次檢察發現的問題進行記錄,由被檢察部門當場確認,根據確認的內容督促執行部門進行整改,切實保證檢察監督效果落到實處。

她還發現,對於超期羈押、久押不決、交付執行等,以往更偏重於事後監督,但卻容易導致刑事被執行人合法權益被侵害的後果,如何做到預防危害後果的發生、切實保障合法權益,爲了解決這一問題,她仔細琢磨了一陣子,醞釀出一套“預防在先、事前監督”辦法。

提前核查案件執行信息,發現可能存在誤差風險後,積極與相關部門溝通協調,督促相關部門依法及時開展工作,防範超期羈押等問題實際發生。事前的核查一開始實行時,許多人不理解,事前監督,是不是就是來“挑刺”的?時間一長,大家便發現,刑事執行監督前置,有效地預防了執行過程中可能發生的錯誤,爲執行部門也豎起了一道“防火牆”。監督前置,進一步促進了和刑事執行部門的雙贏、多贏和共贏,犯罪嫌疑人和罪犯的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障,讓人民羣衆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刑事執行檢察工作的效果不像案件辦理效果顯而易見,就是通過日常工作中的腳踏實地、恪盡職守,爲良好的法律秩序、法律的尊嚴、社會公平正義貢獻一份力量。當糾正執行機關刑期計算錯誤,爲罪犯折抵掉15天的刑期、爲社區矯正人員依法縮短社區矯正期限六個月時,當依法保障在押人員的權益,得到在押人員一句“謝謝檢察官”時,程歆說,在這些時候也許更能體現刑事執行檢察工作的溫度。

談起程歆,從檢30餘年的老大哥常建中豎起了大拇指:“程歆不管在哪個崗位,負責哪項業務,她都有股認真勁兒、較真勁兒,遇到難題一股腦鑽研下去……”

正是這股認真、較真、鑽研勁兒,不管她在哪個部門,哪個崗位,都能成爲該領域的“行家裏手”,從市優秀公訴人到全國執檢業務標兵,每一步,都堅定從容,謹慎踏實。

“一個女性成長要歷經多少風暴,做自己纔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作爲守護正義的檢察人,既有嚴厲的執法,又有人性的關懷,更有對法律精準的把握適用。推動刑事執行檢察監督更加現代化、法治化,任重而道遠。她,懷揣振奮拼搏的抱負,在時代浪潮中開拓進取、砥礪前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