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送風,本來是一個對行業來講相對陌生的場景,最近一下子炙手可熱起來。隨着煤改電步伐的加快,煤礦井下送風采暖市場也將被空氣源熱泵佔領,新的市場即將全面爆發!

“僅在山西當地,預計兩年內的市場規模就將達到30個億。”

“一個產煤量50噸的煤礦,大概需要將近500W的井下送風采暖設備,一個礦就比得上一些商家一年的產值。”

“井下送風應用算是比較偏門的,技術門檻高,關係難打通,然而一旦做進去回報驚人!”

這是具備多年煤礦井下送風項目改造經驗的專業人士對目前山西井下送風市場的介紹。

蛋糕有多大?山西30億,全國110億

井下送風用在煤礦上,那麼全國有多少煤礦?又有多少煤礦的井下送風需要冬季加熱?需要的加熱設備有多大量呢?

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2020年5月14日發佈的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末,全國煤礦數量爲5300處左右,主要集中在內蒙古、山西、陝西、新疆、貴州、山東、安徽、河南等8個省(區),佔到了全國原煤總產量的89.1%。

《煤炭工業礦井設計規範》規定,爲考慮井筒防凍,對於部分寒冷地區,需考慮對冬季井下送風進行加熱處理,而我國煤炭企業主要集中在北方,大多數礦井都必須進行井筒防凍設計。

2019年我國原煤產量37.5億噸,每座煤礦平均產煤量70萬噸,按照一座50萬噸產量的煤礦,井下送風加熱所需空氣源熱泵設備金額500W,全國30%的井下送風加熱使用空氣源熱泵來測算,總市場容量將近110個億。

據礦寶網統計,僅僅山西一省煤礦數量就多達600多座,大部分爲年產量100噸以上的大型煤礦。在煤改電高壓政策下,預計兩年間大部分煤礦使用的燃煤鍋爐將被替換,總的市場容量達到將近30個億。

井下送風緣何鍾情空氣源熱泵

作爲清潔取暖改造重點企業,煤炭企業起着表率的作用,普遍面臨着取締燃煤熱風爐之後,該選擇何種替代熱源的抉擇?而空氣源熱泵憑藉清潔環保、高效節能、適應性強等多重優勢,成爲了燃煤替代的“救命稻草”!

經過近兩年的項目推廣,空氣源熱泵用於井下送風的樣板工程取得了不俗成就,正要開啓全面發力階段。詳見案例井口送風+採暖+熱水!代替煤和燃氣,1套熱泵系統3種功能

據統計,煤炭企業在冬季生活採暖、生活熱水、井筒防凍加熱三項熱源的消耗接近1:1:1,每年用於井下送風加熱所需熱量巨大。

對比於燃氣、燃油、電鍋爐三種主要的採暖形式,空氣源熱泵在節省運行費用方面具有無可比擬的優越性!

數據及技術支持由山西四季春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董俊鵬提供

以山西當地1W平米住宅運行一個採暖季的費用爲例,空氣源熱泵每年運行費用比燃氣鍋爐節省63%,比生物質鍋爐節省61%,比電鍋節省72%。

技術門檻高嗎?會不會一窩蜂?

井下送風爆發之快,沒有給任何人準備的時間,因此對於大部分商家或企業來講,技術儲備明顯不足,根本達不到所需要的門檻,短期來看非但不會出現市場一窩蜂的情況,反而會長期維持在粥多僧少的格局。

井下送風的特點在項目負荷大、系統複雜,應用過程中會遇到下列問題:

1.原來採用鍋爐的供熱溫度爲80℃-95℃,空氣源熱泵熱水供熱轉換成多少度比較合適。

2.原來供熱風機(相當於風機盤管或者說是大空調箱也可)在降低供熱溫度時正常使用,是否需要重新定製。

3.空氣源熱泵用於井下送風,無熱負荷指標可依,要如何確定機組配置,會不會出現配置溢出或不足?

4.熱量需求大,設備配置高,在機組安裝好使用過程中出現故障怎麼辦,是否要考慮一備一用。

5.熱量需求大,水泵配置高,是採用開放式緩衝蓄熱水箱好呢,還是直接定壓補水閉式循環。

6.系統水量大,溫度高,易積垢,應怎樣考慮水處理,硅磷晶能否解決問題。

7.空壓機往井下送風會形成負壓,導致井口的風氣往井下灌,送風溫度降低,應如何保證大風量井口送風恆溫。

8.採用合同能源管理的形式,如何進行系統節能性設計和對投資回收期的準確預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