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0日下午,總第13、14期“無痕中國·濰坊愛心義工無痕環境課堂”伴隨着初秋的細雨在濰坊市人民公園拉開了帷幕。

AUT

UMN

2020/8/20

雖然天空中飄着濛濛細雨,但是參加兩場活動的近百餘名青春志願者,在領隊武紅霞、講師韓宜霖帶領下依舊冒雨按時集合、分組、領紅馬甲,活動當中在助理王靖雯、代淑玲,安全官劉一興、環境官李嘉軒、旗手穆怡霖,攝影張思遠媽媽李海霞以及家長朋友的支持配合下圓滿完成完成兩場活動,爲暑期無痕環境課堂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一切準備就緒後,活動開始舉行,大家先從歸真園出發,行進途中講師們給同學們講解了沿途的植物。

來到誼園後,大家參觀了疊泉,今天的疊泉在雨水的澆灌下顯得格外漂亮壯觀,隨後又參觀了雷擊樹,雷擊樹雷擊而不倒,始終屹立在公園內,大家都表示要將它堅韌不拔的精神貫穿到日後的學習中去,在講師的提問中同學們都瞭解了濰坊的“市樹-國槐”和“市花-月季”。

沿小路往東到了慕容臺,同學們先去觀看了大石頭上的古文字“慕天地之德,仰三光之容”,隨後講師和大家共同探討了此句古文的內涵。

破鏡能重圓嗎?

最後同學們和家長們做起了“破鏡重圓”的小遊戲,遊戲結束後當講師讓大家談談獲勝、失敗的原因時,才讓所有在場的人恍然大悟,原來我們生存的環境就如同這個遊戲,“破壞很容易,恢復很困難;破壞越嚴重,恢復越困難;即使修復了也不能回到原來的樣子”。破“景”難重“原”,多麼深刻,值得深思的事情啊。

走進玉蘭草坪,講師爲同學們展示了10種鳥類的圖片、詳細的講解了關於這些鳥的知識,大家都聽得津津有味,不僅增長了知識,也記住了鳥類的一些特性和習慣,更重要的是讓自己意識到了怎樣去保護鳥類,怎樣去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

玉蘭草坪

最後,大家來到了鵝卵石小路,在講師的引導下、家長們的鼓勵下,同學們團結一致、相互信任,都閉着眼睛,一個個搭着肩膀,走過了一段特殊的“盲道”,大家通過耳朵的傾聽、手指的觸摸、鼻子的嗅覺,傾聽到了鳥兒清脆的叫聲,觸摸到了樹葉隨風擺動的婀娜身姿,也嗅到了雨中大自然的芬芳泥土氣息。

雨中的人民公園空氣特別清新,花草樹木上都沾滿了秋雨的露珠,在家悶熱了一個暑假的同學們參加今天的“無痕環境課堂”都顯得異常興奮,活動行進途中互相交流,並不時的請教身邊講師各樣的問題。

雨中撐傘的“紅馬甲”們在鬱鬱蔥蔥植被的點綴下形成了公園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此次活動,同學們不僅學習到了對待自熱環境的正確態度,更重要的使讓同學們在實際行動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發現自然和人文之美,通過活動潛移默化的讓同學們將無痕”理念帶回到校園,帶給身邊的朋友,共同攜手打造更加潔淨、文明的城市環境。讓生態文明、綠色發展的可持續發展理念真正深入人心,爲美麗鳶都的環境保護和文明建設貢獻力量、增磚添瓦!

這兩期無痕環境課堂,湧現出了很多優秀的青春志願者,他們巧妙、幽默、風趣的回答問題,各個環節環環相扣,小組團隊合作中互相信任,抓住重點及時解決遇到的問題。

還有的參加過多次無痕環保課堂活動,他們自覺的擔當重任,勇於挑戰鍛鍊自我,公益無止境,未來屬於年輕人,屬於青春志願者!讓綠色環保成爲我們時尚的生活方式!

聽我說~

(向上滑動啓閱)

致無痕:

無痕中國——無痕環境公益課堂

一中二部十五班趙昊冉

今天第一次參加環保公益課堂活動,撐着傘踩着濛濛的細雨,我來到了人民公園,翠綠色的植物和鮮紅色的志願者工作服相映襯,構成了一幅美好的圖畫,讓人多幾分期待,我快步走上前,拿了一件衣服,麻利地穿在身上。不久,活動就開始了。

“還缺一個環境官,誰願意當環境官?”志願者哥哥響亮的問。我喫了很多次害羞的虧,知道機會都是自己爭取來的,所以,這一次,我毫不猶豫地舉起了手“我願意!”

路很窄;人又很多,所以對面的一個爺爺理直氣壯地踩着草坪過來了,我想起身爲環境官的職責,立馬嚴肅地對他說:“爺爺,您可以下來走人行道嗎?走在小草上,他們也會疼的喲!”爺爺立馬低下了頭連聲應好。旁邊的老師回過頭看了我一眼,笑着對我說:“真不錯,有保護環境的意識和實際行動。”我也滿意地笑了。

順着窄窄的小路,我們來到一片寬闊的船板上,眼前就是浩浩蕩蕩的白浪河,夾雜着細碎的石頭,自南向北唱着一支沉悶又古老的歌謠,近處點綴着幾隻飄蕩不定的蘆草,給人豁然開朗的感覺。我們隨着老師的口令分散成了一個一個小組,圍成一圈,助教給我們一個小組一張紙片,上面畫了只可愛的鳥兒。老師一聲令下,讓我們把卡片撕掉,我來不及多想,一使勁兒,卡片就在幾隻手的力量下碎的不像樣啦。我還添油加醋地說:“再撕,不夠碎啊。”可是,老師竟然又讓我們把它拼回去!七八隻笨拙的手擺弄了半天,也沒有把它拼好,反而弄得更糟,只好在一片悠長的嘆息聲中把片片白紙扔進了垃圾筒。

雨來了,我們連忙躲到附近的亭子中去。在這裏,似乎景色都別有一番趣味:自己彷彿就在白浪河的心臟位置,眼前充滿了迷茫透明的水霧,耳邊聆聽浪花靜靜地拍打岸邊,鼻腔中充斥了特有的浮游生物的味道,內心瞬間變得寧靜而安詳。老師站在臺前,問道:“哪個小組把紙片拼好了?”六個小組竟然全都低下了頭,無一完成!短暫的沉默後是老師意味深長的總結“其實破壞環境就像撕碎白紙那樣容易,但是將它復原卻是非常非常難的,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能會破壞經濟的發展,也有可能會遇到很多次生災害。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珍惜她,保護她,不讓她受到破壞!”臺下響起了熱烈掌聲,充滿了對一席話的認同,充滿了對環境保護的支持。

此之後,我們還學到一些文化知識,還親自走進自然的懷抱,聽到鳥兒婉轉細膩的歌聲,摸到清涼幼嫩的樹葉,走過堅硬溼滑的石板路……卻沒有留下一絲痕跡,因爲環境保護的意識早已刻入我們的內心。

心曠神怡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又看到了一個塑料瓶躺在路的中央,來來往往的人卻沒有注意到它。這一次我不會抱怨,我不會生氣,默默地,停下,彎腰,撿起,在空中扔出一道美麗的弧線,然後“咣噹”完美地落入垃圾桶,嘴角仍是一個淺淡的微笑。

無痕

濰坊一中73級一部十班李嘉軒

“風是燕子,雨是欒華;靜靜敲打,往來無痕。”

當第一次來到這裏,人民公園——暖,是河水爲夏而流淌,是百姓爲夏而徜徉。

而我們因環保相聚,憑無痕嚮往。

膽怯些許是我選爲安全官時的感受;但欣喜、思考、深受與感同,卻終成爲了活動變奏的樂章,貫穿於始終。

欣喜。當漫步於伏日的花園,望去的蔭綠裹着枝的盤曲,日光的清風掛在繽色花瓣,心曠神怡的不僅是行人,歡聲笑語的不僅是啼鵑。

思考。正潔的石臺刻入“到此一遊”,破碎的紙片終難以復原;環境,對於我們來說,究竟意味着什麼?自然是人的庇護者,人何當不敬之三分又禮,乃敢損之以疵瑕?

深受與感同。閉上雙眼,只當風掠過耳邊,思緒便隨之起舞——是巢鳥,是雨鄉;是望眼欲穿的心,把持在夏之自然。雙眼慢敞,這一刻便清醒地知道:人終以自然爲歸宿,以萬物爲居。

無痕,也許對於這個公園,在這兩小時,我不過是歲月的一縷匆匆;數次匆匆過後,只當流連於此,願再置自然於無痕。

以此,借無痕之心行,擬得無痕之中國!

文案:武珊

編輯:李陽

微信號|wfaxyg

新浪微博|濰坊市愛心義工公益服務中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