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羯商業評論

科技創新,利他主義;高速換“擋”,聚沙成塔。

- 作者|葛鑫

- 公衆號|摩羯商業評論(ID:Biz-News-Booth)

8月25日晚間,螞蟻集團向上交所科創板遞交上市招股說明書,並同步向香港聯交所遞交A1招股申請文件,邁出A+H上市關鍵一步。

“國民應用”、“水電煤”、“科技驅動”、“小微信貸”……螞蟻集團身上的這些標籤,對於大衆特別是長期觀察者來說並不陌生。然而,當螞蟻集團通過招股書首次全面披露業務大盤、營收情況等核心數據之後,仍然讓很多人驚呼意想不到。

此次上市,螞蟻將大概率創下近年來全球最大規模的IPO之一。2018年螞蟻集團C輪融資時,根據公開報道其估值已經達到1500億美元,是全球最大獨角獸。

最激動人心恰在以上兩者的並行不悖。在中國的流量紅利已經枯竭時刻,大量科技公司在思考如何“船小好掉頭”,而這隻全球最大獨角獸卻在上演一場“大象起舞”,並且在起舞的同時高速換“擋”。

這是一場理想主義的階段性勝利,並且隨着中國經濟的再次轉型,螞蟻還將在國民經濟結構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01

營收規模最大,增速依然最快

螞蟻招股書給人們帶來的第一個“想不到”,是其大盤數據。

在所謂“互聯網下半場”開啓多年之後,科技公司的高速增長越來越罕見,不但30%以上的增長已是鳳毛麟角,能守住雙位數增長就已經是很多公司孜孜以求的目標。

而螞蟻集團卻上演了大象起舞。螞蟻集團在 2019年全年營收1206億元,比2018年增長了40%以上,而這種高速增長的勢頭,在新冠疫情影響下的2020年上半年依然沒有改變,今年1-6月,螞蟻營收達到725億元,同比增幅超過38%。

更令人喫驚的還有利潤。截至2020年上半年,螞蟻集團的淨利潤達到了219億元,利潤率高達30%。

如果不以科技行業整體經營情況做參照系,看到這些數據後,你很可能會以爲這是一家細分賽道的小而美公司,或者會誤認爲這是一家壟斷行業的公司。

而實際上,螞蟻集團已經招股書披露的數據顯示,幾乎在所有的業務領域,螞蟻都處於全行業第一的位置。

比如在螞蟻集團的第一個業務也是最基礎的業務——支付業務,目前支付寶連接國內超10億用戶。截止到6月30日的12月內,支付寶平臺上完成的總支付交易量爲118萬億元。

這意味着,中國人每一塊錢的線上支付,支付寶就要佔去近6毛錢。

這實在是一個驚人的數字。而支付又僅是螞蟻這種市場遙遙領先地位的表現之一,其餘各項多數也是在賽道內一騎絕塵。

比如在理財科技領域。目前餘額寶已是全球最大的貨幣市場基金產品,而以餘額寶爲代表的支付寶理財科技,與約170家資產管理公司合作,截止到6月30日,資產管理規模超4萬億,爲行業第一。

比如在微貸科技領域,螞蟻集團的網商貸、花唄、借唄等產品,與約100家銀行業合作伙伴合作。截止到6月30日,按平臺促成的貸款餘額規模計,螞蟻是中國最大的線上消費信貸和小微經營者信貸科技服務商。

螞蟻集團較晚入局的保險科技領域,螞蟻與約90家保險公司合作提供創新型保險產品。截止到6月30日,螞蟻是中國最大的線上保險服務平臺,促成保費及保障規模爲518億元。

而考慮到後疫情時代的市場恢復,以及中國人對理財、微貸與保險等業務的強勁需求,螞蟻集團的這些業務仍將有一個較大的高速增長空間。

02

創新奇效,高速換“擋”

螞蟻招股書給人們帶來的第二個“想不到”,是其科技創新的效率之高。

衆所周知,支付寶的誕生本身就是中國金融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2003年10月12日,淘寶平臺上誕生了中國的第一筆互聯網平臺擔保交易,這是用支付寶完成的中日商客之間的一筆跨境支付。

16年之後,支付寶的交易金額已達118萬億元。在這背後,最主要的內因,就是螞蟻集團的科技創新。

勾勒時間軸,僅支付寶一個產品,在16年時間裏就曾經5次革新支付技術:

2004年,發明在線擔保交易解決方案,中國用戶第一次實現網絡交易;

2010年,發明快捷支付,網絡支付第一次可以不用插U盾,爲後來的移動支付掃清道路;

2012年,發明反向掃碼技術,第一家支持移動支付的便利店誕生,開啓移動支付浪潮;

2014年,研發生物識別技術,並首次投入商用;

2017年,首創的雙離線支付技術第一次運用於公交車,最後一個帶零錢出門的理由終結。

上文說到,螞蟻的很多業務都在各自的細分賽道內一騎絕塵,其實,有相當一部分賽道,也是螞蟻開創的。

比如理財領域的餘額寶,消費貸領域的花唄,徵信領域的芝麻分,科技公益領域的螞蟻森林……可以說,螞蟻集團的發展歷史美就是一部科技創新史,正如螞蟻集團董事長井賢棟說:

“16年來,螞蟻最核心的產品就是用技術去建立信任。”

更重要的是,螞蟻體內的科技創新基因,事實上已經成爲螞蟻集團多年來高速增長的最強大驅動力,使螞蟻集團在上演“大象起舞”的同時,還能夠實現“高速換擋”,在原有優勢業務之外不斷生長出新的高增長業務。

在這方面,招股書中的兩個“半壁江山”,是對螞蟻集團常年堅持科技創新所贏取碩果的最好詮釋。

第一個“半壁江山”來自於螞蟻集團的營收結構。

螞蟻的營收分爲數字支付與商家服務、數字金融科技服務、創新業務及其他三大類構成,2020年1-6月,這3大項的佔比分別爲35.86 %、63.39%和0.75%,其中科技服務費的佔比最高。而在2019年,科技服務費的佔比還僅是56.2%。

第二個“半壁江山”來自於螞蟻集團的用戶數據。

招股書顯示,在2019年,支付寶的月活用戶7.11億,其中有超60%的用戶通過支付寶App獲得生活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螞蟻集團的招股書還透露了一個關於科技創新業務的中藥信息:螞蟻集團的技術自身也在走向商業化。

招股書顯示,以科技爲主體的創新業務收入雖然處於發展早期,但已在2019年產生超9億收入。比如,被螞蟻寄予厚望的螞蟻鏈業務自2019年度已開始商業化併產生收入。

實際上,此次的招股書不但是螞蟻集團第一次展示經營大盤數據,同時也第一次亮出技術家底。

截至2020年6月底,螞蟻超過1.6萬名員工中,技術研發人員佔比已經超過64%;在螞蟻集團董事會中,有1/3是技術背景出身。目前,螞蟻有包括26項自主研發核心技術產品,18項世界級和國家級核心技術獎項,以及在全球40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的26,279項專利或專利申請。其中,區塊鏈專利申請數全球第一、數據庫產品OceanBase性能全球第一。

招股書顯示,螞蟻集團的科研投入還將繼續高歌猛進。2019年,螞蟻科研投入超過100億元,相當於133個科創板新股一年科研投入總和的一半。此次上市融資的資金,將會有40%用作“進一步支持創新、科技的投入”,佔比最高。

03

利他主義,聚沙成塔

螞蟻招股書給人們帶來的第三個“想不到”,是其利他主義結成的沉澱果實。

馬雲曾經在多年前說:

“企業只有秉持利他主義才能獲利”。

這句話在十多年前聽起來,恐怕給人的感覺是自我標榜的成分居多,但站在流量紅利枯竭、各個商業賽道都已經飽和競爭的2020年代來看,這已經是行業共識。

因爲流量紅利沒有了,剩下的競爭就是比拼服務。能反映出螞蟻集團利他主義的產品與業務,可謂不勝枚舉。筆者認爲,可以用三項產品與業務作爲代表。

第一個代表是螞蟻集團的金融開放平臺屬性。

曾經,市場一度誤以爲高速增長的支付寶與銀行勢不兩立,螞蟻集團將讓銀行無路可走。但這種對立並沒有發生,相反,一直在默默組CP。

2013年,馬雲曾承諾“支付寶永遠不會成爲一家銀行。”此後,支付寶理財平臺、保險平臺先後成立,從一開始就走上了向基金公司、保險公司、資管機構全面開放的平臺化道路。2017年6月,時任螞蟻CEO井賢棟進一步公開表示,“螞蟻的開放不走回頭路,會將基本能力打磨好,成熟一個開放一個,向所有機構平等敞開,沒有親疏遠近。”餘額寶、花唄借唄等螞蟻旗下的國民級產品也全面向基金公司、銀行等實現開放。

根據招股書的數據,螞蟻共計2.1萬億信貸規模,其中98%的資金來自合作銀行和發行ABS。也就是說,花唄、借唄、網商銀行用戶獲得的貸款或者信貸額度,98%來自合作銀行和發行ABS,而非螞蟻自有資金。

第二個代表是小微貸款。

螞蟻集團招股書首次披露了數金科技平臺的全貌:過去一年,螞蟻數金科技平臺的用戶爲7.29億。理財平臺促成的資產管理規模高達4.1萬億,保險平臺促成的年度保費則爲518億,花唄借唄累計服務用戶超5億。

而從用戶數和交易規模看,無論是微貸、理財還是保險平臺,螞蟻都已坐穩了這個領域的第一把交椅。雖然服務的用戶多,並不意味着賺錢比金融機構多:螞蟻專注服務的用戶羣體都是小微企業或此前較少獲得金融服務的客羣。花唄有40天的免息期,而借唄和小微經營者貸款都以隨借隨還爲基本模式以儘量減少用戶的使用成本。

這些幾塊錢理財貸款,省幾分鐘時間的生活服務,看似微小,結果卻成爲了打破二八法則的祕訣,大部分商業公司服務頭部20%的人,賺80%的錢,而螞蟻集團的商業模式是,降低門檻,服務80%的人。

實際上,自支付寶誕生開始,螞蟻集團就一直是以服務小微企業和個人爲特色。可以說,螞蟻集團是通過匯聚小的力量,聚沙成塔,聚滴成成海,成就了龐大的生態。

第三個代表是公益產品。

民間公益在中國已經不是新鮮事物。但對於企業和名人來說,做公益容易,作出彩很難。在這方面,以螞蟻森林爲代表的螞蟻公益產品,可謂是給中國乃至全世界的做出了榜樣。

自己鍛鍊身體也是公益行爲?

在螞蟻森林誕生之前,恐怕這需要很大的腦洞才能想到。

而螞蟻森林展示瞭如何通過技術,激發用戶的正能量和創新行動,將利己與利他結合起來,從而改世界。

近年來,環境保護成爲了中國的一張國際名片。聯合國糧農組織7月21日發佈2020年《全球森林資源評估》。報告顯示,2010-2020年間,非洲每年的森林淨損失量最大,爲390萬公頃,其次爲南美洲的260萬公頃。而同一時期亞洲森林的年均淨增長量最大,十年間,森林面積年均淨增加最多的前十個國家則爲:中國、澳大利亞、印度、智利、越南、土耳其、美國、法國、意大利和羅馬尼亞。

在中國森林面積的恢復過程中,螞蟻森林在近年來的創新與努力功不可沒。截至今年5月底,支付寶螞蟻森林已帶動超過5.5億人蔘與,累計種植和養護樹木超2億棵,種植面積超過274萬畝,實現碳減排1200多萬噸。

2016年以來,螞蟻森林在內蒙古、甘肅、青海、河北、山西、四川、雲南等地的項目取得了巨大成效,並於2019年獲得聯合國最高環保榮譽——“地球衛士獎”。

從沙進人退,到人進沙退,是將科技與人文相連接,喚起了千百萬普通人的利他心與擔當,聚沙成塔,聚滴成海。

04

結語

用“大象起舞”的比喻來形容商業成就,首個桂冠被戴在了IBM的頭上,時間正好是支付寶誕生的2003年。但17年過去之後,昔日美國的科技巨頭們都有如明日黃花。

實際上,存在20來年的科技企業很多,但存在了20來年卻仍在高歌猛進、創新驅動的企業很少,螞蟻金服是一個例外。就在幾個月前,螞蟻集團還主導了支付寶從支付工具到數字生活開放平臺的戰略升級。

17年來,螞蟻集團通過自身的不斷科技創新,將各個商業環節的關鍵的門檻降低,使得中國在數字金融、數字辦事、數字公益等若干領域開啓了彎道超車模式——全球最大的貨幣基金、全球服務小微最多的銀行、全球最大的互助社區、全球參與人數最多的公益項目均花落中國。

同時,螞蟻集團的產品與服務中隨處體現的利他主義,將新經濟紅利最大限度地分享給小微企業、投資者還有社保基金覆蓋的大量人羣。

站立於在中國經濟面臨二次轉型的歷史關口看,即將在上海和香港兩地的資本市場上市的螞蟻集團,其意義肯定不在於其市值將達到多大,更不在於花邊似地討論幾人將被造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