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轉債已經有不少人研究過了,寫了很多文章,但都有一個重大缺陷:理論太枯燥,沒有緊密結合實例,研究價格走勢。

所以很難讓人明白。

我這篇文章的水平未必有多高,但有一個優點:緊密結合實例,研究可轉債和正股的走勢關係。

什麼是“可轉債”?還是得先給出一個定義。

“可轉債”的全稱是“可轉換公司債券”,也就是既可以是債券,也可以在一定條件下轉換成股票。

當然,債權人要想把債券轉換爲股票,必須能賺錢纔行,否則沒人轉,寧可喫利息,穩賺不賠。

可轉債的發行面額一般是100元一張,一般期限是五到六年,每年的利率不等,但由於幾乎沒有出現違約現象,加上可以轉換爲股票,所以利率很低。以五年期爲例,每年的利率基本上是0.4%、0.6%、1.0%、1.5%、2.0%,請注意我這是大概利率,各個產品肯定稍有不同,但基本如此。

從利率可以看出,可轉債不僅利率很低,而且每年都稍有遞增。但即使到最後一年的利率也只有2%。

發行可轉債的企業,每年在固定日期付息。仍以上述債權爲例,以後每年到了發行日,依次付給債權人利息0.4%、0.6%、1.0%、1.5%、2.0%……

肯定有人會說:累計利率才5.5%,這麼低的利率誰買啊?還不如存銀行。

說得對。如果利率真這麼低,幾乎沒人買。但是可轉債的最後一年,往往會有10%或12%的“補償”利率,實際上是提高贖回價10元或12元,也就是最後一年的實際利率不是2%,而是12%。

所以,五年期的累計利率不是5.5%,而是15.5%。

看起來讓人滿意一點了,但這個利率還是偏低。不過對於極穩健的投資者來說,五年拿15%、或者六年拿20%的利息,也不是不可以接受的。這讓可轉債有了一定的市場。

可以想像,可轉債的市場價格,很有可能前四年(或前五年)都波瀾不驚,因爲利率太低,但在最後一年,價格有可能比較高,因爲投資者可以拿到12%的利息,而且發行可轉債的公司,還將連本帶利買回。

比如,一隻面值100元的可轉債,由於最後一年可以獲得12元利息,公司也將贖回,那麼它的市場價基本上會在112元左右浮動。而之前的投資者已經有了漲價預期,因此會提前買進。

這讓可轉債的市場有時也比較活躍。

但是,絕大多數人買可轉債,絕不是奔着利息去的,而是可轉債的高溢價,也就是在二級市場上的買賣價格,有可能明顯高於它的實際價格。

但可轉債的高價,本質原因來自於它可以“債轉股”。

也就是說,在一定條件下如果轉換成股票賺得更多,投資者肯定不會讓公司回購債券,而是“債轉股”了。

發行可轉債的公司的股票,叫“正股”。

例如,2020年8月3日,000761本鋼板材發行的可轉債“本鋼轉債”上市,那麼本鋼板材就是本鋼轉債的正股。

可以想象,正股和可轉債的價格,存在一定的聯動性。

那麼,發行可轉債的公司願意回購可轉債嗎?

基本上不願意。

因爲它們之所以發行可轉債,就是不想還錢,就是想債轉股。

這樣對於公司來說,等於搞了一次增發。

買的不如賣的精,賣可轉債的公司,各方面肯定都算計到了,不會讓這批債權人或新增股東佔多少便宜。

但是,要讓債權人願意轉股,必須給債權人好處,也就是正股的價格必須高於轉股價。

但對於公司來說,做到這點並不難。

因此,95%的可轉債,最後都變成了股票。

而對於債券持有者來說,轉股後的收益基本上明顯高於五年15.5%的利息收益,甚至可能高很多,當然也比較滿意。

這樣,公司和之前的債券持有人、現在的新股東,皆大歡喜。

爲了做到這一點,發行可轉債的公司有強烈的推高股價的意願,讓債權人願意轉股,獲得更高收益。

一般來說,發行可轉債半年後,債券就可以轉成股票了。

但這也看債券持有人的意願。如果持有人不願意賣、不願意轉(絕大多數情況是在等待更好的時機),公司也沒辦法。

但總體趨勢是:發行可轉債半年後,隨着越來越多的債券轉爲股票,市場上的可轉債會越來越少。最終,公司在債券到期時,只需要贖回5%的債券就萬事大吉了。

可能有人會問:一個賭桌上的賭徒不可能都掙錢,在可轉債的這輪遊戲中,誰喫虧了?

呵呵,當然是在股價或可轉債價格的高位,接盤的新進散戶了。

那麼,新來的散戶爲什麼那麼傻,會高位接盤呢?

道理也很簡單,公司一定是靠業績和美好的前景推高股價的,而在股價節節上升過程中,從來不愁沒有散戶接盤。

還是舉個例子吧。

案例一:002368太極股份及128078太極轉債。

2019年10月21日,太極轉債正式發行,一共發行面值100元的債券1000萬張,也就是總額10億元。債券存續期限爲六年,票面利率爲第一年0.40%,第二年0.60%,第三年1.00%、第四年 1.50%,第五年1.80%、第六年2.00%。到期贖回價是112元,相當於最後一年再加12%的利息。

因此拿六年的總利率是:19.3%。

太極轉債的存續的起止日期是:2019 年 10 月 21 日至 2025 年 10 月21 日。轉股期晚半年,起止日期是:2020 年 4 月 27 日至 2025 年 10 月21 日。

初始轉股價格爲:31.61 元/股。

也就是說,按照一定比率,這裏是100元除以31.61元,也就是3.1635558,債券持有人可以以這樣的比例換成股票。比如某人持有100張太極轉債,那麼在2020年4月27日以後,可以換成316股股票,零錢找回。

那麼,債券持有人願不願意債轉股呢?

這就要看債券和正股走勢了。

下圖是2019年7月到2020年4月初的正股走勢。

可以看出,2019年10月21日可轉債發行時的股價是局部最低點,收盤價爲28.50元。

如果債權人以這個價格轉股,相當於拿手裏100元面值的債券買入31.61元、但實際價格只有28.50元的股票,顯然很不划算。所以此時債權人寧可拿住債券喫利息,也不可能轉股。當然,這時候也沒有到轉股期限,轉股還得半年後。

但是在這半年過程中,正股太極股份節節上漲,2020年2月24日達到一個局部高峯:53.60元。即使後來有所下跌,但在2020年4月底可以轉股後,正股的價格也在45元左右徘徊。

可以想象,債券持有人此時早就樂瘋了,他們很願意轉股,也就是把可轉債變成(或“買入”)價格爲31.61元的股票,變成股東。

可以想象,如果太極轉債的價格仍是100元,早有投資者會蜂擁買進可轉債,去穩喫這波巨大收益了。所以,隨着正股價格的走高,太極轉債的價格也在震盪走高。

下圖是2019年11月8日太極轉債正式上市交易後的日k線,截止到2020年4月底。

可以看出,由於正股在2019年10月下旬開始上升,所以太極轉債在二級市場開盤時的價格就高達117元,這代表了對正股上漲的進一步預期。以後正股繼續大漲,太極轉債也2020年2月25日達到185元的局部高位。

當時正股正在高峯區域,由此可見可轉債和正股的走勢有很強的聯動性。

可以想象,當初以100元面值買入可轉債的人,有多種策略可以選擇:

1、高價賣出。這又分幾種情況:

(1)2019年11月8日正式上市後立刻賣掉,半個月獲得17%的收益,足可滿意。

(2)耐心等待更高點。最好的情況是在2020年2月下旬高位賣出,獲得80%左右的收益。但這是可遇不可求的,萬一可轉債的價格繼續上升呢?或者持有人在之前或之後賣掉了,收益遠不可能達到80%。但即使是以150元左右的價格賣掉,這個收益率也很驚人了。

當然,債券持有者也可以持債不賣,等待更高的價格,或者更有利於自己的債轉股價格(因爲公司有可能會調整轉股價,下面講),或者乾脆等六年,最後連本帶利拿回,六年總收益率19.3%。

但前文說了,平均只有5%的債券被公司買回,95%都變成股票了。所以如果可轉債或正股的價格很高,持有人基本上會在中途賣掉或轉股。

拿太極轉債來說,在半年左右的時間裏轉股或賣掉,明明可以獲得40%以上的收益,卻偏要持有六年拿19.3%的收益,這不是傻子嗎?

換手率也說明,早期持有者早跑了。

太極轉債上市第一天的成交額就高達7.6億,之後半年的總成交額高達30多億,而總髮行量是10億。就算考慮到漲價因素,在上市的幾天內已經換手了一輪,上市前半年已經換手好幾輪了。

因此在2020年4月份,幾乎所有可轉債都已經被後來的散戶接盤,或者債轉股了。

早期持有者大賺,但對於接盤的散戶來說,那就有賺有賠了。

比如在150元接盤可轉債的散戶,如果仍然按面值100元買入價格31.61元的股票,相當於150元買入3.1635558股,相當於每股的價格高達47.41元。如果正股價格不能上升到47.41元以上,肯定是虧的。

而從正股後來的走勢可以看出,大部分的接盤者確實是虧的。

總之,公司不可能喫虧,早期的持有者也不喫虧,喫虧的是後來的。

那爲什麼還有人買呢?

前文說了,預期有美好前景啊,呵呵。此時正股和可轉債都會有不少人買入,甚至也有主力在推波助瀾。

散戶買賣是另外的問題,我們不考慮。但這裏又引出一個問題:可轉債和正股的價格在不斷波動之中,怎麼知道他們之間的相對價格高低呢?

這就要引入一個新的概念:轉股溢價率,或簡稱溢價率

所謂轉股溢價率,就是可轉債的價值超過正股價值的程度,具體計算來說,就是可轉債相對於正股的溢價比率。這個比率當然是可正可負的,反映出可轉債相對於正股的價格高低。

以太極可轉債爲例,如果當前的正股價格是50元,而100元面值的可轉債價格是150元,由於100元面值的可轉債可以買入3.1635558股,相當於158.18元的正股,而現在的轉債價是150元,因此轉股溢價率是:

150/158.18 - 1 =-5.17%

也就是說,此時可轉債的價格落後於正股5.17%,如果散戶買入150元的面值100元的債券,然後立刻換成正股,(第二天)再以50元賣出,忽略手續費,可以獲得5.17%的收益。

但是,假如當前的正股價格只有45元,其他條件不變,那麼100元票面的太極轉債只能買入142.36元的股票,轉股溢價率就是:

150/142.36 - 1 =5.367%

也就是說,此時可轉債的價格超過正股5.367%,貴了。如果此時散戶買入150元的面值100元的債券,然後立刻換成正股,(第二天)再以45元賣出,將虧損5.356%(忽略手續費)。

明知虧損,一般來說散戶是不願意買可轉債的。

所以一般來說,可轉債的轉股溢價率是負的。畢竟,後來的散戶買入可轉債,也得讓他賺錢不是?至少得彌補手續費吧。

但轉股溢價率完全可以爲正,因爲大家都不傻,這個溢價率總是圍繞零波動的。如果債券市場有人極度看好正股,但正股價格滯後,或者有人操縱,可轉債的溢價率可以明顯爲正,也就是換算成正股的價格,會明顯高於當前的股價。

在這裏,順便再介紹一個概念:轉股價值。轉股價值就是當前正股的股價,乘以100元面額的可轉債按照約定價格可以轉換的股票數。

例如對於上述太極轉債來說,100元面值可以買入(轉換)3.1635558股,如果當前股價爲45元,則轉股價值爲3.1635558 * 45 = 142.36元。

引入了轉股價值後,可轉債的(轉股)溢價率的計算式子爲:

可轉債當前價/轉股價值 - 1

前面其實都是這麼算的。

OK,既然可轉債的(轉股)溢價率可正可負,就有人在可轉債和正股市場上套利,也就是覺得其中一個價格偏低,可以賣出一個買入另一個,或者做多或做空。

但套利可能會失敗,因爲大家都不傻,價格都是明的,你看到的別人也看到了。此時如果有主力的操縱,或者市場情緒長期向一個方向偏離,價格一直跌或者漲,那麼在一定時期內,虧損可能會持續放大,甚至讓人懷疑人生的地步。所以套利也是一門技術活,不那麼容易乾的。

寫到這裏,太極轉債分析完了嗎?

當然沒有。

我們必須深入思考一個問題:太極股份是怎麼讓正股和可轉債的價格上漲,讓投資者願意轉股的?

這是通過做好業績實現的。

下圖是太極股份的歸母淨利潤。2019年,公司淨利潤爲3.35億元,同比上升6.0%。

營業收入的增長更是喜人,如下圖所示,2019年,公司營收70.6億元,同比上升17.3%。

而且,公司的2019年三季報也不錯,利潤和和營收都有明顯增長。

太極股份是做信息系統集成的,算是一隻IT股。但我們不用深究它的細節,我們只需要知道:公司2019年三季報是2019年10月31日發佈的,當時太極轉債已經發行了。當人們看到它三季報的趨勢不錯,肯定有利於正股價格的上漲。公司2019年的年報是2020年4月21日發佈的,不錯的數字又促進了正股和可轉債價格的進一步上漲。

所以我們看到,正股和轉債價格的局部高峯,是2020年4月24到25日。

而公司把正股和可轉債價格推上去後,投資者肯定願意賣出或債轉股了。

爲了促進股價進一步上升,公司還玩了一手:2020年的利潤分配方案是:10轉3.999615派2.439765元(含稅,扣稅後2.195788元)。

也就是說,基本上是每10股變14股,再分紅2.44元。

這樣一弄,股價肯定就低了。而股價低的票,好像更容易上漲。

所以我們看到,太極股份的股價在7月8日分紅除權前的價格是50元出頭,但7月9日的收盤價就變成37.18元了。之後震盪走跌,截止到8月26日,收盤價已經變成了30.21元。

且慢!

什麼事?

如果股票除權,價格大幅降低,債轉股的價格是否也相應下降呢?

好問題!的確,此時債轉股的價格必須相應下降。

所以在分紅除權前,太極股份在2020年7月2日發佈了公告:

債轉股價格將由原來的人民幣31.61元/股調整爲人民幣22.40元/股,調整後的轉股價格自2020年7月9日(除權除息日)起生效。

所以,現在太極轉債的轉股價格已經不再是31.61元了,而是22.40元。

這就是向下修正轉股價的一種方式。

哦?難道向下修正轉股價還有其他方式?

有的。

但在介紹其他方式之前,我們還是繼續研究一下太極轉債和正股吧。

實際上,在公司股價在2019年10月到2020年3月不斷上拉的過程中,機構已經在出貨了。

因爲公司2019年底的股東人數是2.13萬人,而到了一季報發佈時(稍晚於年報),股東人數已經變成2.55萬。

從過去幾年的股東人數趨勢圖可以看出,太極實業2020年一季度的人數是最多的。而此時,可轉債還沒有開始債轉股。

如果公司前景真的很好,大股東爲什麼要拉高出貨呢?

所以,除權以後股價跌跌不休,也就可以理解了。

或許今年一季度的業績不好有瘟疫影響的原因,但恐怕不止於此。

加上債轉股之後可能又會增加至少3000名投資者(按人人均持股金額計算),散戶就更多了。

在這個過程中,佔便宜的是公司,以及早期進入的投資者。

而由於公司成長乏力,後進的投資者,絕大部分都是虧的。

無論他們轉不轉股,都是這樣。

當然,太極轉債的終止日期是2025年10月21日,現在還早得很,所以道路還很漫長。但我相信,公司一定會引導可轉債和正股的走勢,讓絕大多數投資者不得不轉股。

寫到這裏,可能有些讀者會問:如果投資者就是要把可轉債拿到最後,不管是要穩喫利息還是不想做股東,行不行?

不是不行,但前文說了,95%的可轉債投資者都繳械投降了,不管是喫了糖衣炮彈還是被迫。

那麼,怎樣讓散戶“被迫”債轉股呢?

這就又要引入一個新的概念:強贖觸發價

看見沒有?強制贖回!

也就是說,如果滿足一定條件,公司可以強制贖回可轉債。而在這個過程中,投資者如果不轉股,可能會喫大虧。

但是,本文寫到這裏已經很長了,所以如果要知道債轉股的更多知識,請關注本號,留意本系列下一篇文章。

如果你細讀到這裏,是否覺得本文寫得很好呢?毫不自誇地說,我認爲這是介紹債轉股最好的文章,因爲不是枯燥地介紹概念,而是結合可轉債和正股的走勢,研究它們的聯動,並分析其背後的原因。

覺得好的可以轉發或關注百家號“老鄧的財經茶館”,謝謝大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