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食,便念稼穡之艱難;每一衣,則思紡織之辛苦。自倡導“厲行節約 反對浪費”以來,泉州市不少餐飲商家紛紛響應,行動起來。酒店是許多家庭、商務聚餐的場所。昨日,記者走訪泉州市區多家酒店發現,這些酒店不僅在大堂、餐廳等醒目位置貼上宣傳標語,提醒不要浪費,還推出了不同的應對舉措,引導消費者文明用餐。

酒店桌牌倡導光盤行動

餐廳設立廣告牌,提醒食客節約糧食

走訪

推行文明用餐 酒店營造濃厚氛圍

記者走訪的多家酒店,在文明用餐宣傳上下了不少工夫,“珍惜糧食”“光盤”“節約”“拒絕浪費”“惜福”等標語和配圖設計精美、風格各異、提示有力,宣傳氛圍濃厚。

昨日上午9點多,記者來到泉州市區華僑大廈一樓大堂,大堂牆上貼着“文明用餐”的宣傳海報,LED播放着“珍惜糧食”的宣傳視頻。一樓自助餐廳還有顧客在用餐,餐廳門口左右兩側各放有高1.8米的易拉寶,左側易拉寶上淡黃底、黑色字的“厲行節約 反對浪費”“珍惜糧食”“浪費可恥 節約爲榮”很是突出醒目;右側的易拉寶紅色調,最上方“厲行節約我先行”“拒絕舌尖上的浪費”,下方稍小的字“按需取餐 剩菜打包 餐餐光盤 絕不浪費”也提醒着用餐的顧客。餐廳內的每一張桌上都擺放着桌牌,裏面放有“倡導文明用餐 使用公筷公勺 拒食野生動物”的宣傳提示卡。酒店相關負責人介紹,倡導節約反對浪費的做法,酒店已經施行了很久。

記者走訪的多家酒店,基本都有在LED、大堂告示播放宣傳標語及視頻,有的還在電梯、樓梯、員工食堂等醒目位置張貼宣傳海報,餐桌上擺放文明用餐、珍惜糧食等相關內容的立牌。

除了在每張餐桌張貼市場監管部門製作分發的宣傳卡,市區湖美酒店還製作了許多的宣傳海報。3樓的餐廳過道,“文明禮讓進餐桌 社會風氣進人心”這類的宣傳隨處可見。酒店的大堂、LED顯示屏、宣傳欄上,也張貼或播放着“文明用餐 節儉惜福”的宣傳語和視頻。

在悅華酒店,大堂過道和自助餐廳門口牆上,張掛着“文明用餐 節約惜福”之類的宣傳海報。在自助餐廳的每一張桌子上,也放置有綠色的提醒桌牌“光盤行動 從我做起 按需取量 杜絕浪費”。“像這種宣傳海報、桌牌,我們很早以前就一直在做。”悅華酒店相關負責人介紹,酒店這段時間來,也營造了“厲行節約 反對浪費”的濃厚氛圍。在酒店的大堂、餐廳、包廂,他們都設置了珍惜糧食、光盤行動等相關宣傳海報、桌牌。

措施

主動告知分量 附上剩菜加工方法

在原有倡導節約做法的基礎上,許多酒店根據實際情況,推出新舉措。其中,提醒顧客點菜分量,主動告知有打包盒提供,這也成了不少酒店的做法。

華僑大廈總經辦主管胡珊珊介紹,“喫多少,點多少”,賓客就餐前,服務員會主動提醒客人適量點餐。客人喫完後,除了提供免費打包盒,酒店還打算製作貼紙,附上打包剩菜的加工方法。“倡導‘打包文化’,人走桌清,將光盤行動落實到底。”

一家大型酒店餐飲負責人介紹,他們都會要求服務員在客人點餐前,問明用餐人員,像有多少老人、小孩等情況,進行適當提醒,而像一些商務用餐、朋友聚餐,用餐人員有可能減少,就提醒減少菜量,或者等人到了再適當加菜。另外,服務員在客人用餐結束前,也會主動告知免費提供打包餐盒。

另外一家酒店的餐飲負責人吳經理介紹,三四個人點餐,正常情況下五六個菜夠喫,但早前不少市民好面子,特別是商務用餐,都會點10個甚至更多菜,喫不完還往往不打包。近年來顧客厲行節約的意識越來越強,這種情況少了很多。最近,酒店還要求服務員主動向顧客說明每份菜的分量,一旦顧客點菜量超過用餐需求,就會提醒減少。

變化

餐餘垃圾減少 打包盒用量翻番

昨日臨近中午,記者到訪市區泉秀街大華酒店時,餐飲部員工正在各個包廂整理打包盒。今年年初,他們就在酒店大堂、電梯旁刊播文明用餐的視頻、宣傳標語,餐桌上也立牌提醒顧客。

“這段時間,打包盒、打包袋使用量翻了好幾番。”酒店餐飲部副總鮑立新告訴記者,疫情以來尤其是這段時間,文明用餐風尚不錯。以前包廂聚餐的顧客中,面對剩菜,只有不到一半的人會選擇打包,而今年根據他的觀察,有八九成的人會打包,沒打包的也確實是湯飯非常少,不好打包了。有兩個小現象佐證了他的觀察:一個是餐飲部員工收集清理的餐餘數量減少,可能還沒有之前的一半,像比較完整的肉、魚、菜幾乎沒有了,剩下的較多爲湯渣、骨頭、魚刺、果皮、蟹蝦殼等殘渣;另外一個是打包盒打包袋使用量劇增,以前一個包廂,幾十個打包盒可以用很久,現在提倡光盤、拒絕“剩”宴,加上服務員提醒,有剩菜顧客都會打包走。

一家酒店的負責人也說,以前每次看着食物倒掉,心裏難受極了。這些年尤其是近期社會倡導節約、反對浪費,“光盤行動”“拒絕剩宴”理念被更多人接受,心裏很舒坦。“最明顯的變化在於酒店的餐廚垃圾,以前每天要倒掉3桶餐廚垃圾,自提倡厲行節約後,酒店每日產生的餐廚垃圾還不到以前的一半。只要長期堅持下去,全社會都形成勤儉節約、反對浪費的共識,文明用餐的新風尚自然可以形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