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那些年追的泡沫劇

男女主角的邂逅

總是從女主崴腳開始

似乎穿高跟鞋崴腳

成了一種獨特的“風情”

但你是否想過

爲啥走路容易崴腳

而不是崴膝蓋或者大腿呢?

爲啥走路容易崴腳

稠州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 顧德帥:

因爲腳上的踝關節相對來說,是人體偏下的一個關節,這個關節相當於是最大的一個負重關節。同時,踝關節本身的股性解剖結構,骨頭是前寬後窄的,腳踝的韌帶比較薄弱,所以踝關節這個關節相對來說,是最容易發生扭傷的關節。

正常踝關節受力的峯值約爲體重的4倍,而且比起大腿和膝蓋,腳踝距離身體中心較遠,更容易受傷。踝關節韌帶特別脆弱,一旦受到過度牽拉,就容易造成韌帶鬆弛甚至斷裂,導致踝關節越來越不穩定。

爲了讓腳踝快點復原

很多人都會自行做一些處理

但可能一不小心幫了倒忙

熱敷、擦紅花油——加重腫脹

崴腳後不能馬上熱敷,早期的熱敷會加速組織的滲出,反而會加重腫脹;紅花油、黃道益等藥物基本上都有活血的作用,會促進組織再水腫,會讓你的腳腫得越來越厲害。

推拿——傷筋動骨

很多人覺得扭傷以後就去做做理療,做做按摩,其實早期這些處理都不合適,因爲這些措施都會加重關節腫脹的發生,造成進一步的損傷。

過早活動——慢性損傷

腳踝扭傷以後不適合過早活動,腳踝需要一個休養的過程,如果過早去活動,很容易造成後期的關節不穩定的情況,容易再次崴腳。

正確處理崴傷

顧德帥醫生表示

只需要4步走

01

儘量少動

我們崴腳之後,如果腳能自如活動也不腫脹,就應該屬於輕度扭傷。這時最應該停止行走、運動,立刻坐下來,防止加重踝關節損傷。

02

儘快冰敷

我們可以把冰塊放到塑料袋裏面,然後裹一層毛巾,把它直接冰敷在扭傷的踝關節處。通常來說,冰敷越早,消腫效果越好。每次冰敷20—30分鐘,每次間隔2到3個小時。

03

人爲固定

在冰敷的基礎上,我們可以適當進行加壓,使用彈力繃帶、打石膏等方式,把踝關節固定好,人爲增強踝關節的穩定性。

04

把腳抬高

抬高有利於血液迴流,能使腫脹消退得更快一些。一般腳抬高要求高於我們的心臟,可以平躺在牀上,用被子稍微把腳墊高。

醫生提示

如果在崴腳之後,腳踝立刻腫脹,沒有辦法自主活動,可能是踝關節半脫位導致的。應該在固定好腳踝後,立刻去醫院就醫,千萬別自己處理哦!

來源 | 義烏市融媒體中心《生活真有味》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作者 | 楊超燕 何雅慧

編輯 | 金龍 楊雨苗 責編丨季媚瑤

編審 | 金洪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