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節上了兩部愛情片。

一部是《我在時間盡頭等你》,一部是《蕎麥瘋長》。

前者有票房,穩賺不賠,後者沒有口碑,也沒有票房。

一個愛情片,在疫情後的第一個七夕撲成了這樣.....

可見片子真的“爛”到了一個地步。豆瓣4.6......

作爲絕對的一番女主,《蕎麥瘋長》的好壞與馬思純的關係很大。不管是她選擇了這個電影,還是最終的呈現。

而且女二鍾楚曦還豔壓了馬思純。

電影的評論裏,都是在說鍾楚曦美。

之前電影上映當天,宣傳的熱搜也是鍾楚曦跳舞。

馬思純好像是拍了寂寞,演了個寂寞。

很久沒有看過這種中場就很想離席的電影了。

而且也找不到導演核心要說明什麼?奮鬥?愛情?黑暗社會?反抗精神?人生思考?

不知道一個影片最終要表達什麼,你說我看的是一個電影嗎?

將近兩個小時的時長並沒有把這個故事講好,只能用“矯揉造作”來形容。

馬思純在拿到金馬影后,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出一部真正的優秀作品。

上一部和霍建華的《大約在冬季》,也是青春傷痛文學,豆瓣評分5.2,這部《蕎麥瘋長》豆瓣評分4.6,馬思純的作品已經在不及格的邊緣徘徊好久了。

而同爲金馬影后的周冬雨,在這之後《動物世界》《喜歡你》《少年的你》,都更有嘗試和風格。豆瓣平均在7.5上下,發揮穩定。

前一段時間,關於馬思純的消息還是挺讓人震驚的。

她在一檔節目上,聊自己的焦慮症。

焦慮症是很嚴重的那一種。

她還因爲喫藥控制情緒上了熱搜,她在節目裏講述自己現在的狀態:因爲要錄節目,三天瘦了七斤,結果喫了藥,三天胖回八斤,這個藥還不能不喫,她需要喫藥管理情緒。

馬思純一直在被說胖......可是她又因爲焦慮症需要喫藥,可是喫藥就又會胖,這是一個死循環。

而且馬思純的焦慮症嚴重到已經反應到了生理上,如果控制不好的話,還會出現身體僵硬、腿軟、不停喘氣、眼睛看不見的症狀。

據維嘉的說法,馬思純會血壓高,心跳加速。

就是在這個節目裏,王大陸和幾個朋友帶她出門散心,往山上走,馬思純一開始走的很慢,後來堅持着走了幾步就不行了,站着腿都晃,必須要坐下來休息。

馬思純在拍《七月與安生》的時候,是2015年,之後2016年電影上映,同年11月,周冬雨和馬思純拿到了金馬影后,這個時候,是馬思純的高光時刻。

其實馬思純的演技,不管你怎麼比較,她都是新生代女演員中的演技佼佼者。

很多情緒上的詮釋,她是可以處理好的。

除了《七月與安生》,她在《左耳》裏演的黎吧啦,其實我也覺得不錯。很多人都覺得演黎吧啦的馬思純纔是心中的白月光。

金馬影后不久,馬思純在2017年拍攝《狄仁傑之四大天王》,殺青的時候就暈倒了,那個時候她就已經被診斷出了焦慮症。

馬思純是有點可惜的。在自己事業上升期的時候,得了一種影響“事業”的病,這對於她來說,是不小的打擊。

生病之後的馬思純記憶力衰退,經常記不住臺詞。

最嚴重的一次,馬思純拍《加油你是最棒的》時候,朋友去探班,兩人中午一起喫了飯,之後馬思純去拍戲,朋友等了4小時不見她人來,準備打個招呼先走,結果去片場找她才發現,馬思純完全忘記朋友來探班這件事。

焦慮症這件事,你很難想象她是怎麼得上的,但是加重焦慮這件事的確是有跡可循。

2017年被診斷焦慮症。2018年,馬思純和歐豪分手。

分手這件事,無非雙方對錯,但是對馬思純來說,只是一場焦慮的加重。

從2018年開始,馬思純的公衆形象以及作品就開始下滑。

公衆形象主要是在於“質疑背靠蔣雯麗”和“僞文青形象”。

其實背靠蔣雯麗的資源,沒有一點關係是不可能的。

馬思純就是因爲“蔣雯麗的關係”才更順利地接近這個圈子。

在積累經驗的階段。馬思純之前的劇還是跟蔣雯麗直接掛鉤的。

有這些的磨鍊,才讓馬思純逐漸被看到。不然一個傳媒大學播音系的,根本沒法接觸到這些資源。

但全部都靠蔣雯麗,當然也不是。馬思純有努力也有點天賦,你真的以爲曾國祥會因爲蔣雯麗的關係去選擇馬思純嗎?

再之後,馬思純拿到了金馬影后,所有的資源都砸過來,不需要再靠蔣雯麗了。

但馬思純比較在意別人說她因爲蔣雯麗的關係,所以導致和網友不能達成和解。

另外,最嚴重的就是“僞文青形象”,已經遭到了廣大文青的抵制。

之後在和網友們battle了幾個回合後,馬思純說感謝指正,虛心接受。

而battle的時間還沒過去多久,《第一爐香》又開拍了。馬思純演迷倒萬千人的葛薇龍。

.....電影還沒上映,又遭到了網友和張愛玲書迷的抵制,馬思純的口碑再次到谷底。

一邊被diss僞文青,一邊馬思純又在專注文藝片和青春疼痛文學類的電影。《蕎麥瘋長》、《風中有朵雨做的雲》、《大約在冬季》......

所以,觀衆一直在說馬思純裝。

還有就是馬思純胖的問題。從《加油,你是最棒的》之後,馬思純因爲覺得需要增重15斤,後來就很難瘦下去。

以前觀衆覺得是她作爲演員沒有職業操守,管不住嘴。

現在是覺得沒辦法。

看到很多人說,“既然有病,那就退圈啊,幹嘛還要賴在娛樂圈裏撈錢呢”。

這是個僞命題。一方面是你自己的夢想,你不想放棄。另一方面,是生病。

而焦慮症是,即使你放棄了你的工作,你的病也不一定能夠好。

可帶病堅持工作,工作也不一定做的好。觀衆只管你的作品是不是好的,不管你有沒有病。

這個就是現實。

所以,對馬思純來說,調節好自己,做好選擇,很重要。

不然真的是沒有盡頭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