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評獎委員會投票表決,產生75部初選作品和13名翻譯獎初選譯者,寧夏農民作家馬慧娟的作品《溪風絮語》位列其中。馬慧娟現居住在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2010年開始文學創作,著有《希望長在泥土裏》《走出黑眼灣》等書,因在10年間按壞了13部手機,用拇指在手機上敲出了上百萬字,被人們稱爲“拇指”作家。

01我從來沒出過遠門,看着遠去的鳥兒,寄託它們替我去看看外面世界的精彩

我從來沒出過遠門,看着遠去的鳥兒,我無比羨慕它們的自由,也把去看外面世界的精彩,寄託給鳥兒,讓它們替我去看。

那年秋季,圍着鍋臺轉了大半輩子的她,第一次離開家鄉,踏上北去的列車,出了一趟她人生中,真正意義上的遠門,來到北京,走進了北京電視臺演播大廳。她叫馬慧娟,來自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紅寺堡鎮玉池村。她是一位普通的農村婦女,特別喜歡寫作,已經寫了幾十萬字的作品。

她寫作的方式很特別,怎麼特別呢?就是喜歡寫東西,在農閒的時候,總是在田間地頭寫文章。6年時間,按壞了7部手機,寫出了幾十萬字的作品。因爲她特別純樸,不會表演,寫出的文字就和她的人一樣。天氣好的時候,寫出的作品就快樂,天氣不好的時候,寫出的文字就沉重。

馬慧娟,一個地道的農民,和村裏400多回族婦女一樣。農忙時,面朝黃土,背朝天,農閒時,三五成羣,在村子附近打零工。她們都有各自的名字,卻時常被稱呼爲,某某的老婆和誰誰的媽。

02除了和她一起幹活的那些搭檔,她還有另外一個好搭檔手機

除了和她一起幹活的那些搭檔,她還有另外一個好搭檔,那就是她的手機。

提起手機,還有一段感人的故事,那是2008年的時候,她用打工積攢的錢,買了自己人生中第一部手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手機在她手裏,從通訊工具,變成了寫作工具。而且自從有了手機,她變得與衆不同、格格不入了。別人湊熱鬧的時候,她在按手機,別人看電視的時候,她在玩手機,別人夜裏都休息了,她還在按手機。不知不覺中,竟然用壞了13部手機。

丈夫不高興地說她,多好的手機,到你手裏都得壞,還時不時給她甩臉子。婆婆更是時不時地嘮叨:

一個農村女人,成天玩手機,那東西不能喫、不能喝,難不成還能把你的農民身份改變了?

在農村人眼裏,婦女的生活常態,就是不停的忙碌。種地餵牛羊,伺候老人,照顧一家人的喫喝拉撒。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時刻重複着這些活計。

自己的未來在哪裏?做家務,筆下田園生活的詩情畫意,在她眼裏只是無盡的重複和勞作。

她看着自己的搭檔們,面孔一天比一天蒼老,神情一天比一天疲憊,從內心深處,感覺到一陣陣的疼痛。面對嚴酷的現實,她突發奇想:

我要是能寫書,寫下我們生活中的喜怒哀樂。等我老了,再讀給他們聽,是不是也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她從小就愛讀書,夢想着把自己喜歡的事物,都用筆記下來。但是在當時的西北農村,大部分女孩子,早早就失去了讀書的機會,根本沒有夢想可言。

由於那年山區老家天氣大旱,地裏的莊稼欠收,她讀完初中就輟學了。渴望繼續上學,但也知道父母親的艱難。她時常看着讀過的書本發呆、流淚。父母親看到她痛苦的樣子,也不停地唉聲嘆氣,可不能再去上學的事實,已經無法改變。

轉眼間就20歲了。在農村,20歲的女孩子,如果再不嫁人,就會被說閒話,一切的夢想,也在婚禮那天,完全破滅了。

隨之而來的是,兩個孩子的出生了。爲了養活一家人,丈夫外出打工,她一個人帶着孩子,種着八畝地。動不動連飯都喫不到嘴裏,常常是孩子哭一場,她跟着哭一場。那種日子,過得真沒有一點指望。

長年在黃土地上的勞作,讓她覺得生活的地方,天和地都是一個顏色。自從有了手機,她看到了生活中其它的色彩。

當她發現手機空間,可以寫字發表的時候,驚喜不亞於打工多掙得的那點錢。她一邊在家種地打工,一邊在網絡空間耕耘。她渴望莊稼能有好收成,更期盼網絡空間,能給她更大的驚喜。

功夫不負有心人,她的文字被越來越多的網友認可。他們一起分享她的文字,也分享她的生活。

有一天,一位網友姐姐問她說,爲什麼每次只寫100多個字,還沒看呢,就沒有了。她弱弱地回覆,沒流量啊!這位姐姐很驚訝,竟然會有人因爲流量的原因,控制自己的寫作字數?

這位好心的姐姐,要走了她的電話號碼,說流量費她包了,以後想寫什麼,就儘管寫,不要因爲流量,委屈了自己。那一刻,一股暖流,湧遍了全身,淚水情不自禁,奪眶而出。

03沒有了後顧之憂,在空間寫了十幾萬字,一位網友幫我投稿出去

沒有了後顧之憂,我在勞作之餘,一發而不可收,用手機在空間寫了十幾萬字。與此同時,我的另外一位網友,幫我投稿出去。

2014年底,她的四篇小文章,第一次變成鉛字,發表在《黃河文學》上。雜誌社寄來了930塊錢稿費,她把這個消息發在空間,網友們歡呼雀躍,爲她喝彩。她第一次感受到了自己的存在價值,感受到了協作的力量。

去年,她又萌生了新的想法,想去看看江南的春天。因爲她從網上得知,江南的春天,不同於西北,有用文字難以形容的美妙。順道再去看看鼓勵、幫助過她的網友們。因爲沒有他們,就沒有她的文字。

我叫馬慧娟,這是我的故事。雖然此刻,我依然在爲生活去奔波,但我還會堅持寫下去。寫過去,寫現在,寫未來。

04她是丈夫眼裏第一個上網、拿手機的女人,也是個不務正業的女人

馬慧娟一開始是因爲想追求文學夢,想去讀書,後來開始寫作之後,家人、特別是愛人,很不理解。她像做賊一樣,總是揹着他寫。丈夫偶爾發現她按手機或者看書,會很不高興,還給她臉色看。當她把發表在《黃河文學》上的作品,拿給他看的時候,他也表現得很談定。

有一點改變,就是從那以後,她可以在丈夫面前,名正言順玩手機了,再也不用偷偷摸摸了。

這次來到北京陪她,開始還是不支持,到後來才完全支持,怎麼就突然有了這麼大改變呢?

原來,她是這麼說的,咱們這些小地方的人,一輩子能走幾次北京?咱們就借這個機會,就算我不去參加演說比賽,咱們也得去北京看看。不來演說家的話,我們一輩子也許沒有這個機會。這次來到北京,來到這麼大的舞臺,面對這麼多的觀衆,是我們做夢都沒想到的事。

在丈夫的眼裏,她是村上第一個上網的女人,是村第一個拿手機的女人,也是一個不務正業的女人。這兩天到了北京之後,看到老婆如此辛苦,導演如此教練,他才動心了。

老婆一遍又一遍練演講,嗓子都沙啞了,他主動幫老婆去買冰糖雪梨水,老婆在臺上彩排,她在旁邊拿包,老婆一講完,他就使勁鼓掌,說老婆你一定是第一名。

上臺之前,導演讓她自我介紹時,自稱“手機”作家,可她並不認爲自己是作家?只是喜歡在勞作之餘寫寫東西而已。

結語: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是由中國作家協會、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共同主辦的國家級文學獎,旨在增進各民族文學工作者的交往交流交融,弘揚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推動少數民族文學的繁榮發展。駿馬獎設長篇小說獎、中短篇小說獎、報告文學獎、詩歌獎、散文獎、翻譯獎,每四年評選一次。但願馬慧娟能夠順利通過這次評獎!

END:

我是文化歷史大綜合,一個喜歡玩弄文字遊戲的人,想在有生之年,努力拼搏一把。您喜歡的、滿意的,就是我追求的,歡迎大家把關心的話題寫在評論區,我會作爲後續選題,創作出更多膾炙人口的優質內容,記得關注我哦。

寶寶們爲啥不待在家裏,都跑到公園裏玩沙子?

寧夏銀川市一段路面突然被臭水淹沒,原來臭水是從下水道冒上來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