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綜藝節目愛好者,小迪最近驚奇地發現,隨便打開一則綜藝都能看到大張偉的身影,而且種類還很齊全。

比如音樂類的《樂隊的夏天》、脫口秀類的《奇葩說》,就連親情類的《我家那閨女》也是大張偉在主持。 DT君隨手一搜,就能發現除了正常參加的節目,大張偉還救場過《創造營2020》《天天向上》《嚮往的生活》等多檔知名綜藝,被網友調侃爲綜藝界的“萬能補藥“。

(圖片說明:由於羅志祥事件產生的影響,《創造營2020》節目組臨時邀請大張偉擔任節目教練)

這不禁讓DT君有些好奇,像大張偉這樣密集出現的“綜藝咖”究竟是什麼時候產生的?又是什麼原因讓他們成爲了綜藝節目的常駐嘉賓? 我們帶着這些問題,打開了神奇的豆瓣。

1

近10年的綜藝咖都是誰?

爲了找到中國綜藝咖的前世今生,我們從豆瓣綜藝上找到了從2010年到2020年(截至2020年8月10日)所有有記錄的綜藝節目。

從總數來看,小迪的直覺是準確的,大張偉是過去10年間最有代表性的綜藝咖,他一共參加了90部綜藝節目。從2012年的《百變大咖秀》、2016年的《天天向上》再到2020年的《認真的嘎嘎們》,大張偉在各個時期都有標誌性的綜藝作品。

排在第二和第三的是央視梗王撒貝寧和20年勞模主持人何炅。10年時間裏,兩人分別參加過64部和61部綜藝,其中還共同合作了《明星大偵探》《拜託了冰箱》《童言有計》等多檔節目,憑藉爆表的智商和卓絕的學識口才圈了不少兄弟粉。 緊隨其後的還有楊迪、薛之謙等綜藝熟面孔,他們的參演作品也都在50部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SNH48的李藝彤綜藝資源相當不錯,2013年底纔出道的她,8年時間裏的參演綜藝數量已經超過了郭德綱、華少、謝娜、柳巖等一衆前輩。

不過令DT君好奇的是,上述綜藝擔當們,究竟是什麼時候開始霸屏的?

我們找到了2010-2020年十年間,每年參與綜藝節目最多的3位綜藝咖(前幾年並列人數較多),發現了綜藝咖們的不同進階之路。

大張偉,當之無愧是綜藝裏的常青樹。2009年花兒樂隊解散,單飛的大張偉就開始進軍綜藝。在綜藝剛剛起步、資源尚缺的2010年,大張偉就憑藉《今夜有戲》《光榮綻放》和《我們有一套》三檔綜藝與何炅、李艾一同問鼎當年的榜首。

到了2016年,大張偉的崛起見證了中國綜藝的爆發期。他以25檔綜藝的成績遠遠甩開了其他選手。那一年,《明星大偵探》《蒙面唱將猜猜猜》剛剛開始第一季,就邀請大張偉站臺;《奇葩說 第三季》《全員加速中 第二季》等已經成熟的綜藝IP也樂於找他來爲節目增色。

與大張偉情況相同的還有薛之謙、郭德綱等老牌選手,他們在2016年之前,多次上榜前三。郭德綱依託於自己的相聲特長,開創了《老郭說水滸》《德雲喜樂匯》等脫口秀、喜劇綜藝市場。薛之謙作爲“諧星”歌手也在《跨界歌王》《中國新聲代》《火星情報局》等音樂、真人秀綜藝中頻頻露臉。

此外,何炅和撒貝寧作爲央視和湖南兩大衛視的主持擔當,在這十年綜藝之爭中也總能保持自己的一席之地。

不過,上述選手雖然仍舊活躍在大衆視野中,但在近三年,他們綜藝霸主的地位逐漸被楊迪、李誕、霍尊等綜藝新星所取代。

李誕從《今晚80後脫口秀》爲大衆熟知,憑藉幽默的段子以及“人間不值得”的“出塵”氣質被衆多網友所喜愛。霍尊則得益於自己極具辨識度的嗓音成爲《國樂大典》《我是歌手》等各類音樂節目的常客。

楊迪在2017年開始躋身綜藝前三甲,憑藉肉眼可見的進步,終於在2020年超過何炅登頂第一。僅僅是這兩個月,我們就能在《奔跑吧》《青春環遊記》《忘不了餐廳》等多檔熱門綜藝中見到他的身影。

當然,數量多並不意味着市場絕對的青睞,接下來,我們從節目熱度和質量來看看,誰纔是真正的“綜藝一線”?

2

從質量和熱度來看誰纔是真正的“綜藝一線”

我們找到了十年間參與綜藝節目達到20檔的104位藝人,並根據節目打分人數(節目打分人數越多,一定程度上意味着這個節目的熱度越高)和參演綜藝平均分兩大維度進行聚類分析(四大象限根據104位藝人的所有參演節目的平均分和平均打分次數進行劃分),得到綜藝咖的四種類型。

第一類以何炅和撒貝寧爲首的“熱度與質量”齊飛型,兩人共同參與的《明星大偵探》前三季度節目評分都達到了9分,打分人數合計也超過了20萬。

正是由於其超高的口碑與流量,2018年開始《明星大偵探》被芒果TV列爲VIP資源,實實在在傷了一波粉絲的心。除此之外,兩人還分別主持了《舞蹈風暴》和《國家寶藏》等高分熱門綜藝。 何老師的好友黃磊也屬於這個類型,雖然過去10年他只有24部綜藝作品,但憑藉平均每部2.7萬次評價的成績在104位藝人中排名第一,實屬“最會挑綜藝”的選手之一。

不僅如此,節目口碑也比較穩定。其自制的《黃小廚的春夏秋冬》系列評分雖然未能和其參加的《極限挑戰》前三季相提並論,但也一直保持在8分左右。

第二類則是以大張偉和謝娜爲代表的“高量低質型”。他們參加的綜藝熱度雖高,但質量相比何炅、撒貝寧還有不小的差距,節目平均分都未能達到104位藝人的平均水平。比如謝娜2020年的《笑起來真好看》、2016年的《娜就這麼說》,大張偉的《笑星闖地球》都只能堪堪達到4分。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大張偉唯一參加的一季《極限挑戰》正是這個系列中備受爭議的第五季,得分僅有4.1分,與巔峯時期的第二季差了5.2分。

第三類屬於“叫好不叫座”的類型。典型代表有著名學者、觀復博物館創辦人及現任館長馬未都。其代表作:《國寶100》有9.1分,《同一課堂 第二季》9分……總共參與的20部綜藝幾乎部部高分。還有曾炮轟過《小時代》的著名編劇史航,其參加的《見字如面》《曉說》等系列綜藝都獲得了業內外一致的好評。

第四類的選手的成績就相對遜色,屬於“熱度”和“質量”都堪憂的類型。

臺灣音樂人黃國倫就給大家做了個不太好的榜樣。他參演的22部綜藝,平均得分僅有4.8分,並且幾乎無人問津,其中就包括央視在2013年推出的才藝展示類綜藝《黃金100秒》。

或許正因如此,黃國倫在2019年6月參加過安徽衛視夫妻旅行自觀察節目《愛的旅行》後,就未曾在綜藝上見到他的面孔。

另外,我們在前文提到的綜藝寵兒薛之謙其實也在這個象限,儘管參與節目衆多,但基本集中在5分或6分上下,最差的《火星情報局 第四季》甚至不到4分。並且,參與的節目大多熱度不高,僅有《極限挑戰 第二季》打分人數達到了7.8萬。

排名第二的《放開我北鼻第二季》就已不足兩萬人,早年參加的《誰是大歌神》《開心密室》《優叻個秀》等節目更是隻有三位數的評論人數。

總之,薛之謙微博段子發得挺好,但拿得出手的綜藝作品並不多。

除了上述提到的綜藝老炮們,其實我們也能看到越來越多的新面孔開始頻繁出現在綜藝節目上。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藝人們紛紛爭當“綜藝咖”?

3

綜藝咖頻繁出現到底是什麼原因?

中國娛樂圈以前有一句話叫作“演而優則唱”。趙薇、周迅、劉若英等諸多優秀的演員,有了優秀的影視作品後再出單曲、專輯,成爲了多棲藝人。

但現在,局面開始向綜藝傾斜,演戲好的、唱歌好的藝人都一股腦地上起了綜藝。我們統計了最近10年的綜藝節目嘉賓的身份標籤,發現事實也大抵如此。 除了演員、歌手等娛樂圈主力軍,現在,我們在綜藝上能看到越來越多新的身份,模特、導演、製作人甚至經紀人、運動員……都開始拍綜藝了。

比如近兩年不斷褪去經紀人神祕面紗的杜華和楊天真,今年都參加了女團綜藝。楊天真在《青春有你2》中擔任X導師,杜華則在《乘風破浪的姐姐》中擔任女團經理人,兩者都掀起不小的爭議。 再比如游泳運動員孫楊在2016年到2019年期間參加了《了不起的挑戰》《奔跑吧兄弟》《吐槽大會》等諸多熱門節目。跳高運動員張國偉則成爲《密室大逃脫》第一、第二季的常駐嘉賓…… 究其原因,主要還是主業市場的不景氣。

隨着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傳統音樂行業日漸式微。知名歌手李宇春在2014年的新專輯發佈上接受媒體採訪時就感嘆:市場太不景氣,笑言“唱片去哪了”。而後,娛樂圈也因爲崔永元范冰冰事件引發行業地震,緊接着廣電出臺限薪令政策,更是讓演藝圈陷入前所未有的寒冬。

相較之下,綜藝的製作門檻和成本相對更低,也更容易出現爆款。於是,各大衛視和視頻平臺紛紛開始加碼對綜藝的投入。愛奇藝創始人、CEO 龔宇在2018年第一季度財報發佈時就曾表示“業務的增長主要歸功於優質內容的擴充,特別是在本季度內推出的一系列自制綜藝節目,未來將會投入更大的力量去做原創”。

同時對藝人來說,綜藝也是維持熱度,抑或是煥發第二春的絕佳途徑。前有李晨、鄭愷、陳赫通過《奔跑吧》成功轉型,後有週一圍參加《演員的誕生》奪冠後資源爆棚,何樂而不爲。

《樂隊的夏天》第一季的冠軍樂隊新褲子的主唱彭磊就曾不屑於“大張偉淪落到靠說話賺錢”。但不知道是不是DT君的錯覺,從2019年夏天之後,新褲子樂隊就開始頻繁出現在各種綜藝舞臺上,比如《唱作放開玩》和《乘風破浪的姐姐》。他們唱着與原詞大相徑庭的歌曲,成爲了音樂綜藝裏最酷的嘉賓。

或許,可以用大張偉的一句話來解釋:“你是不知道說話有多賺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