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戚家有一雙兒女,男孩十歲,女孩五歲。媽媽向來比較強勢,並且自以爲是,對爸爸向來是“呼之即來,揮之即去。”若稍有不順心,就是破口大罵,罵男人沒出息,罵跟着男人受罪,順便連男人的家人一起罵,能一直罵到口角滿是白沫,纔會稍稍停歇。好像她就是家裏的女王,所有人必須對她俯首稱臣,不能有自己的思想,更不能有不滿的表現。

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生活,男孩早早地叛逆了,他不愛學習(因爲無論如何努力,都得不到媽媽的讚賞,他在媽媽眼裏永遠沒有妹妹乖巧懂事),他對人冷漠(好像沒有得到親情滋潤的孩子,也不會對他人表達友善),他暴飲暴食(不管在家還是在外面,遇到好喫的能喫到吐,遇到不合胃口的寧願餓着,也許他只能從美食那裏獲得滿足吧!)

更要命的是,五歲的妹妹似乎處處比他得媽媽的歡心,並且妹妹經常學着媽媽的模樣來指責哥哥,妹妹對他的無視更激起了他的憤怒,他本來就以爲妹妹的到來搶奪了他的一切,現在妹妹反而還要對他指手畫腳。於是,當媽媽不在的時候,他就會暴打妹妹,然而妹妹的告狀,會讓他得到更嚴厲的懲罰。長期如此,這孩子得不到家庭的關愛和溫暖,變得非常冷漠,他沉迷遊戲之中,更加漠視學習。糟糕的成績換來的不是媽媽的安慰和鼓勵,而是變本加厲的侮辱和打罵。說心裏話,我似乎看到了這孩子成年之後的樣子,唯唯諾諾,不敢說愛,因爲從未得到過愛。

結論:強勢的母親很容易摧毀孩子的自信心。因爲這類母親對孩子寄予厚望,希望孩子能爲她爭光,這使得孩子如何做,都無法達到讓母親滿意的程度。作爲母親,我們要正視自己的缺點與不足,也應該接納孩子的做不到,只要孩子盡力就好。

在一個家庭中,母親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控制慾。不要試圖控制住家裏的所有人,因爲每個人都是獨立而且嚮往自由的,不管是成人還是孩子,沒有人想變成一個被人操控的機器。他應該擁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和靈魂,他需要被愛,更需要被尊重和鼓勵。

作爲母親,我們要知道,通過暴力取得的東西不一定長久,而通過愛來滋潤孩子,讓孩子變得優秀和陽光,孩子纔會尊重母親,親子關係纔會更和諧,所以,母親要在孩子,尤其在男孩面前學會示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