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11月,從中國物理學會發出一封代表着中國政府和科學界態度的電報。次日,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權威大報刊的頭版頭條上,將這一則令中華兒女舉國歡慶的消息公之於衆:中國的青年物理學家李政道、楊振寧二人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成爲首次在該方面折桂的中國籍學者!

這樣爲國人爭光的消息一經傳回,各行各業就開始忙碌:政府爭取着儘快迎接兩位青年才俊回國,各界媒體積極地跟進着這兩位諾獎獲得者的消息。而捧回獎盃的兩位年輕人,卻不約而同地提起筆,在信紙上包含着激動與感激地書寫着心聲。

這封信的收件人既不是他們的家人親戚,也不是家喻戶曉的當紅人物。可他於之二人,猶如孔子於子路顏回。這個人的名字,叫做吳大猷。

01一、十年南開定終生

1907年的中國,仍然處於腐敗的清政府統治之下。光緒三十三年的廣州還叫廣州府番禺縣,而吳大猷正是在這裏開始了他的一生。

比起出生於寒門的平民子弟,吳大猷的出身顯然優越許多。生於名門望族、書香世家,從小就有進士出身的祖父和舉人出身的父親教導。

父輩就職於清政府,自然明曉國運衰微,期望將吳大猷培養成國之棟樑,苦下心血。可惜飛來橫禍,未等到吳大猷長至學齡,父親與祖父相繼病故,偌大的吳家一下子失去了中流砥柱。

六歲時,吳大猷的身邊便只有母親在照顧他。可封建傳統的女性難以給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資源,幸而大猷的伯父,也就是廣東旅津中學當時的校長伸出了援手。他不忍心看着聰慧過人的侄兒淪爲凡庸之輩,便出資供養他的教育,還讓吳大猷進入南開中學讀書。

那一年,吳大猷14歲。青澀的少年還不知道,自己與南開的緣分纔剛剛開始。對知識的追求就是他的全部愛好,年少的吳大猷信念堅定:我要上大學!

南開中學的課程內容並不簡單。當其他的高二同學還在爲了老師佈置的課業焦頭爛額的時候,提前完成作業的吳大猷已經抱着借來的高年級書本,自學高三的課程。那些他從未接觸過的知識是那樣晦澀難懂,可吳大猷不僅天賦異稟,還有着遠勝於別人的勤勞。

他不斷地打磨着自己這塊終會出世的璞玉,在剛滿18歲時就迫不及待地參與了升學考試,併成爲了南開大學校史上第一個提前考進來的跳級生。

楊振寧和恩師吳大猷

少年英才,名師青睞。南開大學的饒毓泰教授一眼看中了吳大猷的才資,從他進入大學校門的第一天起就悉心教導。千里馬須有伯樂賞識,而吳大猷這塊璞玉也終於到了心靈手巧的工匠手裏。饒毓泰教授作爲中國現代物理的先驅,可以說,沒有他,就沒有今日南開大學的物理系。

饒毓泰對吳大猷來說,亦師亦友,是恩師,又如慈父。在實驗室裏,他耐心又盡心地指導着吳大猷的科研;在生活中,他與吳大猷同喫一桌飯、同下一盤棋。他既是吳大猷的物理學領路人,又讓他感受到了如沐春風的慈父關懷。

十年如一日,從中學到大學,從聽課學生變成授課教師,吳大猷在南開這片沃土上成長,一晃就是三千六百多個日日夜夜。他在良師益友的陪伴下汲取着物理學的養分,知識的儲備量隨着他對物理的熱愛與日俱增。當一顆希望的種子終於長成能獨當風雨的樹木時,饒毓泰教授寫下一封推薦信,爲吳大猷打開了赴美深造的學術之路。

多年以後,當功成名就的吳大猷回望這奠定他一生基調的南開十年時,飽含深情地道:“在南開的十年,決定了我這一輩子的爲人處世和工作習慣。我離開故國許久,最懷念的,就是我的恩師饒毓泰先生。”

02二、白首不離一心人

如果讓吳大猷選擇一處他人生中最難忘的寶地,我想他一定會毫不猶豫地說出“南開”二字。因爲在這裏,他不僅爲自己的事業鋪好了前路,還遇見了一生摯愛——阮冠世

1928年的12月朔風凜凜,可在吳大猷的記憶中,這是一個有溫度的冬天。學校主辦的師生同樂會上,二十二歲的吳大猷從人羣中一眼看到了一名弱柳扶風的女孩兒。她是多麼美好,令人想到嬌花照水、池中明月。

風度翩翩的青年大猷整了整衣領走近了她,在自我介紹之後,得知了這位令他一見鍾情的女孩兒的名字:阮冠世

同爲南開大學的物理系學霸,才子佳人的結合簡直是水到渠成。初嘗戀愛滋味,戀人的一切都顯得那樣有吸引力。這位物理學的天之驕子在遇見阮冠世之後,拋卻了封建家庭教導他的“君子遠庖廚”。

只因爲她說喜歡喝牛肉湯,“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吳大猷就義無反顧地開始研習廚藝。

他在清晨去買回新鮮牛肉和佐料,仔細切好、醃製,裝進特製的砂鍋文火慢燉數個小時,直到牛肉完全入味兒後才熄火。那牛肉湯色澤清亮,味道堪比飯店名廚。

於是南開大學裏總能見到這樣的怪事:物理學的風雲人物吳大猷,用他那雙擺弄實驗器材的手,抱着一隻用布厚厚裹好的罈子,笨拙而小心地站在阮冠世的樓下,等待戀人品嚐他的手藝。

那氤氳的熱氣一暖就是幾十年的光景。先是燉牛肉湯,後是煎藥,阮冠世自幼身體不好,吳大猷卻一直不離不棄,凡事親力親爲地照顧着她。

在風和麗日的時候,一對眷侶會去北京天壇公園遊玩。兩個人四目相對,耳朵貼着迴音壁。吳大猷看到身體虛弱的戀人綻開一個甜美的笑,用溫柔地聲音祈求道:“希望上天能容許我們生生世世都在一起。”

吳大猷大爲感動,彼時就下定決心:不論來世如何,今生他便認定了阮冠世了

而他也確實用一生去實踐了自己的諾言。1936年9月,吳大猷請來北大校長蔣夢麟爲自己的婚禮證婚。這對甜蜜情人終於升格爲恩愛夫妻,延續着他們的愛情。

直到宛平城響起一聲炮響。兩人婚後不到一年,日軍開始全面侵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三所學校皆向長沙轉移。吳大猷擔心妻子體弱,受不了顛沛流離,於是提前打點,將妻子妥善地安置在天津。

離別時,他含淚要妻子保重身體。生逢亂世,不知何時才能相見。可阮冠世並不是普通的柔弱女子。她思夫心切,居然拖着孱弱的身體,當即買船票南下,追隨着丈夫的腳步。青島相見,兩人相擁而泣。

三所名校臨時合併爲西南聯大,在長沙落腳。不久之後,日軍突襲,長沙也不再安全。吳大猷一人無妨,可是妻子的身體實在難以承受隨時轉移的負荷。

兩年裏,吳大猷先是帶着妻子到安全的蜀地,後又回到西南聯大遷校後的所在地昆明。一是爲了尋找安穩之地,二是爲了讓妻子在適宜的氣候環境下養病。昆明城中有日軍空襲,吳氏夫妻二人就搬到鄉下居住。吳大猷爲了照顧妻子,不斷換工作、忙搬家,可是從未埋怨過阮冠世一句。

但吳大猷到底是文弱書生,連年的避亂已經讓他憔悴不堪,更何況他每天需要穿着皮鞋走十多里路去西南聯大教書。戰時物價飛漲,這位翩翩公子穿着一身打補丁的衣服,篳路藍縷。

1943年春天,吳大猷因爲一匹受驚的馬失足,而摔成了腦震盪。他不得不暫停教書的工作,臥牀休息。夫妻患難見真情,病弱的阮冠世強撐精神,衣不解帶地照顧着丈夫一個多月,在吳大猷終於好轉的時候,自己卻倒在了病房裏。

阮冠世病入膏肓,加上連日的勞累,連醫生都建議準備後事。可吳大猷並不想放棄妻子,他將妻子送進醫院,自己則回到鄉下養病。戰火連天,醫藥費用高昂。這位尊貴的知識分子、西南聯大教授,不得不擺起地攤變賣傢什。

許是他們的誠意感動了上天,求生意志強烈的阮冠世終於轉危爲安。經此一難,夫妻兩人一貧如洗,卻更加情比金堅。

03三、春風桃李羅堂前

在西南聯大的日子雖然清苦,但在愛人的支持下,吳大猷繼續着科研工作。

在七七事變之前,從世界多所一流院校中學成歸來的吳大猷已經成爲了北大物理教授團的領頭人物。他提議成立了北大清華聯合物理研討會開創了中國研討的先河,中國的物理學界學術氛圍濃郁,他個人的研究成果也是碩果累累。

在戰亂時期,他白天爲了生計四處奔波,晚上則與學界泰斗們探討學術問題。雖然生活條件艱苦,但是吳大猷在這裏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精神富足。

在嚴峻的時局下,他堅持教授古典力學,培養了楊振寧、李政道、郭永懷、朱光亞等一大批著名物理學家。某些物理學界的骨幹人物,雖然與吳大猷沒有師生之名,但是他們的研究成果皆是以吳大猷的學術理論爲基礎。

吳大猷從授業恩師饒毓泰教授身上學習到了如何爲人師表,並且將它應用在自己的學生身上。楊振寧因爲畢業論文受到吳大猷的指點,從此確立了這一生的物理研究方向;而與他分享諾獎的李政道,則更像當年饒毓泰身邊的吳大猷。

李政道家境普通,但是求學心切。他千里迢迢地從故鄉浙江趕到昆明,就是希望能進入西南聯大求學。由於不符合校方規定,李政道無法獲得學籍。而慧眼識珠的吳大猷卻力排衆議,破格讓李政道旁聽。

這位來自浙江的青年學生沒有讓吳大猷失望。他多次在考試中拔得頭籌,展現出的科研能力遠超學校要求。當1946年赴美深造的時候,吳大猷力薦李政道作爲交流生,跟隨他一起進入芝加哥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李政道

這名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沒有的大學文憑的博士,自此蓬勃成長,最終成爲了中國物理學界的翹楚人物。當他和楊振寧一起斬獲諾貝爾物理學獎之後,專程寫信感念恩師:“假如1946年您沒有給我這個機會,那就不可能有我今日的榮光。”

吳大猷在收到這封信後,並沒有把自己學生的功績歸於自己身上。他認爲自己不過是適逢其會,金子之所以能發光,是因爲它本身是金子。

事實上,吳大猷對中國物理學界的貢獻遠不止於此。當年他從密歇根大學歸來,帶回了全新的、具有革命性的量子力學理論。當時的國內物理學界中,這方面幾乎是一片空白。他輾轉數十年,一直沒有中斷過教書育人的事業,說他是中國物理學界的孔子也不爲過。

或許你鮮少聽說他的名字,或許你從未聽說過他的故事。但是吳大猷和他的學生們,用自己的力量和學識,在改變推進着中國物理界的發展。

吳大猷這三個字代表的,不僅是他個人,更是那一代在戰火之中仍然堅守着文人風骨的一羣人。他的前半生,將西學帶回東方,並開闢建立中國物理新學派;他的後半生,病中著書,是海峽兩岸交流學術的橋樑。

吳大猷半世漂泊,故土難回,可心心念唸的始終是中華。當他以八十五歲的高齡重回母校南開時,這位老人渾濁的眼中盈滿了淚水。他不負當年的少年夢想,精誠學術,一生不息。

今年,是吳大猷先生逝世20週年。當我們抬頭仰望之時,不要忘記,星空之上,曾有這樣一位學界泰斗用自己的光芒,照亮着前方,照亮着無數的學子。

文 | 聞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