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家常說兵不厭詐,爲了能夠取得最後的勝利,運用計謀迷惑敵人。最好的證明就是三國的曹操了,許攸曾說過:“ 世人皆言孟德奸雄,今果然也!” 曹操亦笑曰:”豈不聞兵不厭詐”!

在官渡之戰中,曹操只有7萬人馬,而袁紹有整整70萬大軍,這實力相差很大,但是最後曹操就是用這7萬人打敗了袁紹了70萬人,可以說把兵不厭詐用到了極致。

1943年,新四軍整團投敵,五個月後又返回,軍分區爲何還給他們開了祝捷大會?

而在二戰時期我軍對於日軍也上演了一出漂亮的“碟中諜行動”。最後取得了輝煌戰績。而計劃這場計劃正是由大將粟裕決定,當時的粟裕是新四軍第一師的師長也是軍分區的司令。

太平洋爆發後,日軍爲了對付新四軍讓汪精衛擔任總指揮,準備對蘇中地區的新四軍展開qing鄉行動。面對的行動,新四軍不知道來敵人數和武器裝備,最後粟裕決定給敵人來一場“木馬計”,讓我們的部隊打入敵人內部,逐個擊破敵人。

這個計劃出來後,很多人認爲太危險,這麼多人一下子假投敵,萬一有一個沒有撐住計劃不就是泡湯了嗎?粟裕說,所謂知己知彼就要打入敵人內部才能知道,往往險棋才能起到出奇制勝。

最後計劃確定後,決定讓通海自衛團來執行這一計劃,全團六百對人,團長是湯景延。執行這一計劃選人非常重要,在計劃沒開始之前,新四軍對整個通海自衛隊進行人員刷選,把意志不堅定的去掉,還加入30多名黨員。計劃名叫“湯糰行動”,知道這個計劃的也僅僅只有3人。

圖:湯景延

日僞軍沒有開始運動之前,派出了大量的特務招降叛徒。藉着這個機會,團長湯景延先是假扮商人與日僞軍的特務建立聯繫,之後慢慢亮明身份,取得敵人的信任。

1943年4月晚上,湯景延帶領着全團,開始了計劃,他命令部隊往天上放槍。槍聲一響,四周的部隊以及鄉親們都被驚醒了。第二天早晨,大家都在紛紛議論,湯景延的團投敵了。這一下他們真成了“漢奸”。

很對部隊和鄉親們都在議論這個團,平時對待百姓這麼好,爲什麼會突然投敵?

在特務的安排下,汪精衛知道了湯景延的情況,立馬獎勵了湯景延1000塊大洋。但是平時狡詐的汪精衛,還是不相信湯景延,還派出了特務專門盯着他的一舉一動。

對於農民出身的湯景延,爲了讓特務相信,他開始了打麻將和花天酒地,與各個部門混熟,還專門拿着20瓶茅臺去賄賂上級,就是要打消敵人懷疑他的念頭。

但是汪精衛還是不放心,在這個特殊時期投敵過來的人,於是他把湯景延的部隊分散駐紮在延綿400多里的近10個駐防地點,削弱這個團。他認爲就算你是假的,這麼遠地方你也不可能做到首尾相連。

就這樣湯景延團在敵人這裏潛伏了五個多月,期間還多次瞞天過海往新四軍部隊運糧食、送情報和武器裝備。

1943年9月,湯景延接到了總部送來的情報,說你們團可以暴動了,這一次要狠狠地打擊日軍。

湯景延接到命令後,於是和部隊商量,怎麼樣才能做到萬無一失。因爲這個團被敵人分撒了幾百裏地,最後湯景延決定讓手下的營長假結婚,讓分撒各個地方的營連長都來參加婚禮,在婚禮上把消息放出去。

最後的結果當然是出乎敵人的預料,這一天近10個的日僞軍駐點同時暴動,把敵人擊斃後,把他們的武器裝備都拿上,所有人都來到預定的地點,返回新四軍。

回到軍分區後,區分軍爲他們準備了祝捷大會,當所有人知道這個團是假投敵時,都紛紛豎起了大拇指。這次“湯糰行動”不僅打消了日僞軍的計劃,還狠狠地打擊的敵人囂張的氣焰。

英雄團長湯景延,在日僞軍投降前夕,還多次策反了敵人部隊,後來擔任瞭如皋城防司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