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來統計一下,有多少重要反派在電影大銀幕上死在蝙蝠俠手下?喬舒馬克時期幾乎沒有;諾蘭時期的拉斯奧古死不見屍、班恩生死未卜、只有哈維丹特確定死透透了;查克史奈德時期就只有一些異形小兵……回頭看看最早期的提姆波頓時期,那時的蝙蝠俠真是殺人不眨眼,把企鵝炸成香酥胖老爹、而且當黑道份子快要掉進化學池時,他竟然選擇放手不再見,讓傑克尼克遜 飾演的傑克直線墜落。這樣說來,《蝙蝠俠》結局裏的小丑之死,會不會是蝙蝠俠刻意造成的結果?

《蝙蝠俠》小丑。

《黑暗騎士》裏,希斯萊傑(Heath Ledger) 飾演的小丑對着蝙蝠俠這樣說過:

「我們註定這樣(互相傷害)到永久。」

沒錯,希斯萊傑在電影裏一直在傷害克里斯汀貝爾(Christian Bale),但是,小丑不但沒有殺了蝙蝠俠,儘管有很多下手機會,但是小丑甚至禁止別人直接殺害蝙蝠俠,真是充滿濃濃的愛情。不過,在《黑暗騎士》將近20 年前,小丑與蝙蝠俠的關係,卻沒有那麼好。

事實上,經典的蝙蝠俠短篇《致命玩笑》(Killing Joke)在1988年就出版了,在這個短篇裏,小丑佈下了天羅地網,就是要讓蝙蝠俠體會瘋狂的極致。但是這個短篇成爲經典的原因之一,就在於蝙蝠俠在結尾真的認同了小丑的說法:難過的一天真的有可能顛覆人的一生,我們平凡的生活是如此脆弱。最終小丑與蝙蝠俠甚至相視大笑,他們達到了共感的境界,體會那種悲哀的身不由己感覺。聽起來,他們很可能不會再傷害彼此了。但是,對漫畫無感的導演提姆波頓 (Tim Burton),很明顯地沒有把《致命玩笑》放在心上。

《致命玩笑》。

提姆波頓擁抱死亡,他不排斥他的主角擁抱負面情緒。在他的《蝙蝠俠》裏,布魯斯韋恩是一個史上最沉默的黑暗騎士,他不常敞開心胸,明顯呈現出嚴重的情感受創症狀。但如果只是不太說話也就算了,波頓的布魯斯韋恩,似乎直到長大成人,都仍然將父母之死帶來的憤怒與哀傷完整地保留在心中,然後恐怖地化爲懲治暴徒的霹靂手段。而當他面對這個城市裏最邪惡的歹徒傑克,布魯斯韋恩下手絕不留任何情面……甚至沒有正義可言。

《蝙蝠俠》。

《蝙蝠俠》裏的蝙蝠俠,完美詮釋了私刑正義的定義。喔不,應該說只有私刑,沒有正義。他在毆打壞人時,甚至會露出得意的微笑,顯示他對自己執行暴力的創意有多麼自豪。而在電影開場的化學工廠片段,布魯斯韋恩的兇性畢露無疑:被黑幫老大陷害的傑克,走投無路,他對蝙蝠俠開槍,而後不慎由化學槽之上的鐵欄走道跌落,但是,蝙蝠俠抓住了他的左手。

蝙蝠俠擋住了子彈。

理論上,電影應該讓萬能的蝙蝠俠拉起傑克,讓壞蛋有個以怨報德的機會——最後在傑克下手刺殺剛救起他的蝙蝠俠時,再讓傑克多行不義必自斃地摔落。從道德天平上看來,拯救壞蛋卻險險惹禍上身的蝙蝠俠,才能站在道德的制高點。

問題是,《蝙蝠俠》沒空玩這些道德天平。蝙蝠俠抓着傑克的右手……鏡頭給了麥可基頓 (Michael Keaton)一個特寫,他什麼話也沒說,然後靜靜地放手,讓傑克墜落、去泡了一個綠油油的化學澡。

《蝙蝠俠》:傑克掉落前一刻。

在此之前,傑克有傷害過蝙蝠俠嗎?傑克有傷害過蝙蝠俠最重視的事物嗎?傑克有直接刺傷蝙蝠俠的童年悲慘回憶嗎?沒有、沒有、沒有、什麼都沒有(或說布魯斯還不知道)。

電影行至此處,沒有交待任何蝙蝠俠捍衛正義的動機與目的。看起來蝙蝠俠甚至纔剛開始他的義警生涯——他告誡小混混「把我的名聲傳出去」,而「蝙蝠俠」這個名字此時只是一個都市傳說。他應該不瞭解傑克與他的老大間的齟齬;甚至未必知道傑克與高譚警方的勾搭,更遑論什麼「你破壞了我的城市所以我要宰了你」的大義。但是,全球千萬觀衆此時都在電影裏看到了,蝙蝠俠手放開,讓傑克變成了小丑。

小丑沉入槽底。

提姆波頓富有韻律性的電影節奏,讓《蝙蝠俠》有種童話般的輕快感,這多少衝淡了一點畫面上的殘酷氣氛,但是, 30 年來的蝙蝠俠電影史裏,這仍然是蝙蝠俠最令人驚心動魄的處刑片段。沒有其他導演,願意這樣讓蝙蝠俠染紅了雙手。但是,傑克雖然變成了小丑,但小丑的快樂時光纔要開始。《蝙蝠俠》更令人不安的死亡畫面,還要等到電影結局纔出現。

在《蝙蝠俠》結尾的鐘塔死鬥中,小丑向蝙蝠俠怒吼:

「是你讓我變成這樣的!是你把我丟到那槽化學池的!那之後要活下來可不容易!我可是硬撐下來的!」

而蝙蝠俠的回答可以看出,他一點都不在意傑克的死活(同時也不對自己的殘忍手段有任何反省),他只是冷冷地說「我知道你一定很難熬」,然後送給傑克一拳強勁的腹擊;另一方面,此時蝙蝠俠也早已知道,傑克其實是當年槍殺父母的罪魁禍首。某種程度上,這場正邪對決,擺脫了任何正義的論述,已經演變成私人恩怨:小丑恨蝙蝠俠讓他毀容、蝙蝠俠恨小丑讓他家破人亡。

《蝙蝠俠》傑克讓韋恩家破人亡。

往後所有的蝙蝠俠電影,都沒有這麼殘酷、私人又無視道德的蝙蝠俠。諾蘭的蝙蝠俠甚至願意爲了大義而身敗名裂;史奈德的蝙蝠俠一樣爲了維護正義而甘願面對力大無窮的氪星人。這些後世蝙蝠俠雖然都自稱黑暗騎士,但他們卻散發強大的光明,幾乎是聖人等級。

《黑暗騎士》。

最後一番拳打腳踢,電影來到了結局。蝙蝠俠與非常影薄的女主角維琪雙雙攀在鐘塔邊緣,宛如重現了一開始蝙蝠俠背棄小丑的場景。小丑站在他們上方,得意地跳起舞來,上頭直升機放下了繩梯,準備好遠走高飛,樂不可支的小丑,這時一切情勢看來都對他有利,但是,他不知爲何說了:「有時候我就會殺了我自己!」多麼不祥。

在他攀上繩梯之後,蝙蝠俠發射了雙頭拋繩槍。一頭不祥地繫住了小丑的腳,而另一頭繫住了屋頂上的滴水獸。緊緊拉住繩梯的小丑頓時動彈不得,在一番拉扯之後,滴水獸被扯落了。這尊理應不會這麼容易斷裂的滴水獸,現在變成了緊緊將小丑帶入地獄的重擔。

終於,現在小丑笑不出來了,在一聲怪叫之後,小丑與滴水獸一起墜入了看來有幾百層樓高的黑暗之中。提姆波頓毫不放棄地拍出了小丑落地後的死相,現在應該笑不出來的他,臉上仍有微笑,但詭異笑聲卻持續不斷。直到高登局長從小丑西裝內口袋,拿出一個仍在發出笑聲的道具袋子。

《蝙蝠俠》小丑之死。

蝙蝠俠有必要這樣做嗎?發射雙頭拋繩槍看來不像讓自己脫離險境之用。小丑當時已經攀上繩梯,而蝙蝠俠身邊還有等他援救的金貝辛格 (Kim Basinger),如果蝙蝠俠真的奉行不殺主義,這應該是個放棄小丑、先救美女(或先讓自己安全)的大好機會。但是看來,他沒有掏出稍後用來救命的單發拋繩槍,而是拿出了用來阻止小丑的雙頭拋繩槍——這種道具無法解決當時蝙蝠俠的求生難題。在生死關頭之際、而且不是隻有蝙蝠俠自己,還有性感的金貝辛格也在生死關頭,但是,看來他決定讓這場私人恩怨劃上句點。

小丑墜樓。

即便蝙蝠俠並未真的想要殺死小丑,但是這種舉動,卻毫無疑問地會讓小丑陷入極大的危險。某種程度上,提姆波頓的兩部《蝙蝠俠》電影,日後時常被人讚譽其中的哥德黑暗風格,但事實上,不管是《蝙蝠俠》或是《蝙蝠俠大顯神威》,真正黑暗的部份都不在那些可見的顏色裏。當蝙蝠俠真的動了殺意,這是超英雄電影史上認真黑暗的一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