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子秋,你媽不要你了,沒人想要你”,

“子秋,你和凌霄不一樣,人家爸是給了生活費的”,

“子秋啊,你要懂事”,

“子秋,你是被收養的,做人一定要有良心”……

子秋從小就生活在這樣的“流言蜚語”裏,明明那麼懂事了,還是一次次的被教育要懂事要有良心,所有人都打着可憐他的旗號來對他施壓。

《以家人之名》正在熱播,張新成、宋威龍和譚松韻炸裂式的演技讓這部劇充滿了看點,善良的李爸,錯綜複雜的家庭關係讓這部劇淚點很多。

劇裏的三個主角都是可憐孩子,譚松韻飾演的女主李尖尖從小沒了媽,宋威龍飾演的凌霄也在小時候被媽媽拋棄,還留下“核桃害死妹妹”的陰影,張新成飾演的賀子秋更慘,還沒生下來就被親爸拋棄,親媽要南下,外婆不願意管,二姨沒能力撫養。

好在遇上了李海潮這樣“媽媽式”的爸爸,給了他們三個無微不至的愛,才讓他們長得那麼好,那麼懂事。

李尖尖、凌霄、賀子秋和凌和平、李海潮組成的五口之家,過的也算樂呵融洽,李尖尖有自己的親爸,凌霄有自己的親爸,只有賀子秋最可憐,永遠揹着被收養的名號。

《以家人之名》評分從8.6分跌到7.5分,評分呈現滑鐵盧,原因是由家庭溫情劇走向青春偶像劇,又是男主和男二同時愛上女主的爛俗套路,23集以後,讓很多人感到反感,想要棄劇。

我個人感覺這種轉變還是能夠接受的,縱觀現實,小的時候確實以溫暖的親情爲主,而到了像劇中他們的年紀,20多歲本來就是戀愛結婚的時候。

李尖尖,賀子秋和凌霄三個人從小的感情就不一般,比一般的家人更親,加上凌霄和賀子秋的性格使然,尖尖的陽光開朗,確實能夠讓他們心動。

而且他們從小就知道,三個人沒有任何血緣關係,加上親朋好友和鄰里之間的各種暗示,讓他們兩個對李尖尖更加在意。

人的一生也就是這樣,小時候家是自己的全部,隨着年齡的增長,和家的距離越來越遠,長大了總要成立自己的小家。

兩個哥哥都喜歡上李尖尖,就像錢婆婆說的:一鍋肉爛在一起,不便宜別人。

這樣他們一家人的關係會好上加好,不會有更多“外人”的介入,也算兩全其美。

被親爸媽拋棄,在李家懂事的讓人心疼

不過全劇最慘的要數賀子秋了,小時候被爸媽拋棄,外婆和二姨也沒有能力撫養他,幸得李海潮心地善良,給了他最好的愛,將他撫養長大。

但是媽媽走的時候他已經記事兒了,各種流言蜚語讓他在爸爸細心的照顧下也感覺到愧疚,一直以來從骨子裏的懂事讓人特別心疼。

爭着做家務、端飯擇菜洗衣服,生怕被李爸拋棄,一直讓着寵着李尖尖。其實這一段特別現實,現實生活中有小孩寄養在親戚朋友家,孩子會特別討好養他的人,生怕再被拋棄。

好不容易長大了,憑藉自己的努力可以上如意的大學了,親爸又因爲沒有孩子來認他,通過各種手段打破他終於平靜的生活。

背叛了李爸和李尖尖的心願,出國9年,在外人的眼裏,有個有錢的親爸,日子應該過得很好,然而現實是親爸不親,想方設法把他認回去只是爲了給自己續香火,在國外留學的日子過得也很慘。

好不容易回國團聚,一家人又能其樂融融的生活在一起,三個孩子也長大了,面臨戀愛結婚的困擾。

把李尖尖寵上天, 在愛情面前卻只是哥哥

賀子秋對李尖尖的寵愛是打小開始的,自願替李尖尖背黑鍋,陪李尖尖玩耍打遊戲,給李尖尖買喫的喝的,李尖尖受到欺負立馬去替她報仇,爲了李尖尖學做甜點......

彈幕上的文字也在心疼着小哥賀子秋,希望李尖尖和賀子秋在一起,可惜賀子秋註定是哥哥命。

兩個哥哥心尖上疼着長大的李尖尖,哥哥們不放心交給任何人,分別向李尖尖告了白,可惜李尖尖拒絕了賀子秋,被霸道冷血的凌霄收服了。

小時候的親情缺失,長大後的愛情退讓,一直以來的乖巧懂事,賀子秋的人生怎一個慘字了得!

賀子秋懂事乖巧,加倍對李爸和尖尖好,李爸把他當親兒子,尖尖也把他當親哥,打小培養的親情只能是親情,在愛情面前,也只能讓尖指着鼻子說他瘋了。

賀子秋這樣的小孩現實生活中也有原型,子秋幸好遇到了李爸,現實生活中的很多孩子更慘,爸媽只是生下了他們,並沒有盡到養孩子的義務,最後還要靠孩子養老。

理想中的父母和母愛都特別無私和偉大,然而有些人只是生了孩子,根本不配做父母。

大人的錯誤不應該由孩子來承擔,盡不到好好養孩子的責任,就不要一時衝動生下他,沒有條件的時候可以拋下孩子,可以不管不顧,等到遇到事遇到問題,孩子也大了,就可以回來麻煩孩子,倚老賣老道德綁架嗎?

像凌和平無數次說的那句話:當年可以無情的拋棄孩子,現在還要孩子來養她,憑什麼啊?

希望現實中即將爲人父母或者未來要爲人父母的朋友們,能夠做到三思而後行,生養生養,不要只生不養。

共勉。

作者簡介:加貝i,勵志環遊世界讀遍人生故事,知世故而不世故的生活記錄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