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白

對年輕雪花的刻板印象一直是學業成績差,沒禮貌 ,甚至還仗着些許18線藝人的名氣爲所欲爲。

某藝人就曾因在首都機場履行正常檢查時,將自己裹得過於嚴實,民 警要求脫下帽子配合不配合,與其發生了衝突,該藝人爆粗口辱罵,曝光工作人員工牌信息,試圖引起網暴。

某20多歲清純女星,仗着自己演過2部不爲人知的網劇,大鬧高鐵站,叫囂“你完了”“5000元的鞋子承擔不起我的腳”之類的言辭。

雪花的形象正是被這些缺乏素質的年輕藝人磨滅,如今很多網友談起年輕藝人,內心油然而生一種“恨鐵不成鋼”之情。

一檔萌娃課業陪伴式的綜藝節目《親愛的小課桌》,改變了公子翼對年輕雪花的刻板印象。

節目組邀請了固定嘉賓陳建斌,葉一茜,傅首爾,陳宥維,高秋梓,嘉賓們化身代課老師,在課後對孩子們進行日常教學輔導,記錄孩子的日常放學後或者週末班的情況。

葉一茜是兩個孩子的媽媽,教育孩子早已身經百戰,輔導作業更不在話下。母親在教育孩子方面擁有天然的優勢,她比一般人更有耐心,更有自己的見解。

在節目中,她以母親特有的敏感度,及時地發現徐敬凱內心的小自卑,並主動地用愛感化他。

陳建斌雖然是兩個孩子的父親,但父親的天然屬性偏向粗枝大葉,他在節目中正如他校長的職責一樣,主要負責託管班發展的大方向。

《創造101》的微胖女孩高秋梓,在教育孩子方面顯得略微喫力,主要負責後勤工作。

UNINE成員陳宥維一出場,公子翼並沒有好感。偶像團體出身,瘦弱的身材容易讓人聯想到光有皮囊,沒有實力的小夥子,實際上很快就發現,我錯了。

陳宥維自小的經驗讓他同理心很強。

由於父母比較忙,陳宥維自小就跟着在託管班的時間比較長,深刻地明白小孩子是需要陪伴的,而作業輔導其實也是陪伴的一種方式。

深諳此理,將陪伴融入到課後輔導當中,無意中成爲他的理念之一。

輔導孩子這件事上,嘴皮子溜可沒用,更需要腳踏實地耐心。

真正讓我對陳宥維改觀的,正是實際行動。

初次相見小朋友,陳宥維表面淡定,實際上突然出現這麼多的孩子,他的手腳慌張,連連孩子的名字都搞錯了。

盛雲翼(騰騰)想要一張白紙的要求,讓他不知所措地抓着自己的衣服。

這個少年尷尬沒多久,就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教授孩子課後作業時,開啓了老師模式。

他一邊陪伴王恩澤寫作業,另外一隻眼睛盯着注意力不集中的謝雨希小朋友。看到希希注意力不集中,陳宥維的內心也跟着揪心,處理完王恩澤的作業後就及時去做謝雨希小朋友的思想工作。

課後託管工作真正考驗的並不是老師的學識,而是考驗老師是否認真地在關心孩子,關注到作業過程中孩子注意力問題。

很明顯,陳宥維從一開始的手足無措,到慢慢地將自己當作一名老師,用自己的耐心,細心去關心愛護這羣孩子。

他的“知心哥哥”形象也頗有教師風範,輕輕地坐在孩子身旁關心孩子,指出孩子的問題,鼓勵孩子作業速度加快,還不忘最後鼓勵孩子。

這一刻,我被這個大男孩眼裏的認真圈粉了。

老師的關心愛護往往是打動孩子心房最重要的方式,陳宥維自然收穫了希希的喜愛。

陳宥維的談心讓希希敢於主動尋求幫助。

陳宥維的教學實力也終於得以體現,關於小朋友的雞蛋分配問題在大人眼裏看似簡單,實則此時的小朋友根本沒有學過除法,只能以最原始的方式來教學。

陳宥維首輪教學嘗試失敗,馬上更改方式,運用加法來教學。

小學一二年級的學業看似簡單,實則在現實生活中這羣小屁孩早已讓父母操碎了心。沙溢和陶虹就曾提到輔導孩子作業前,都會在心中默唸:這是親生的,親生的。

陳宥維這麼年輕,能這麼有耐心的教學,並及時更換教學方法,以孩子的思維去解決孩子遇到的難題,這是情商的體現呀。

難怪以“懟人”出名的傅首爾都忍不住誇讚厲害,葉一茜也不住點頭。

教育專家張敏臉上露出了欣慰的微笑,直誇優秀呀。

在教學王恩澤錯題集時,面對王恩澤的直接放棄法,陳宥維停頓兩秒後的反應也值得很多家長學習。他沒有順從孩子,也沒有發怒,而是從根源出發,告訴孩子錯題集真正的意義,讓孩子主動去接受。

王恩澤媽媽看到他的教學點滿意地點頭。

除了這些,他能及時將孩子從逃避作業的現狀拉出來,能妥善地完成作爲一名老師的任務。

其實誇了這麼多陳宥維,更多的是誇讚他作爲一名託管老師是稱職,誇讚他對待真人秀的臺秀是真誠的。

陳宥維參加節目前,我甚至不大認識這個年輕小夥子。真人秀往往能將一個藝人身上的優缺點放大,看完這期節目我突然發現,原來現在的年輕雪花也不都盡是一些素質低,人品差的繡花枕頭。

原來也有部分年輕藝人,他們能及時擺正自己的位置,,學着以自身的微小的能量去影響其他人。

孩子教育真的難,課後輔導作業更是火上澆油。

僅僅一期節目,孩子與家長之間的問題,孩子階段性的學習毛病都逐漸顯露,幾個代課輔導老師也累得不行。

幸而教育就是在不斷地試錯當中,不斷改正自己的教育方法。

以前的我們沒現在這麼幸運,有課後託管老師教授我們學習,有教育專家專門指導心態成長,我們更多是野生野長,這就造就了我們成長的缺憾。偶爾回想,如果當初的我們成長時能有這麼一個人提點,我們是否會發展的更好呢?

曾經我們錯失的機會,在這一代的孩子身上得以實現。《親愛的小課桌》託管老師在輔導的過程中,還有教育專家幫忙及時調整,與家長及時溝通,這是何等的幸運。

願你我在觀看這個節目時,都能找到爲人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