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气满满的哥哥》自播出以来热度一直不高,尤其在如今综艺泛滥的情况下,它的表现勉强算得上中规中矩。主要原因归咎于节目创新不够,游戏项目过于乏味,嘉宾的综艺感不高,主持功力不行。

节目的创新不够,这好像是国内大多数综艺的通病,很多综艺都存在互通性。特别是节目中的捉迷藏环节,给人感觉像极了《跑男》的撕名牌环节,《全员加速中》的相似程度就更加明显了。不过《全员加速中》的游戏更加刺激,容易让人有代入感,《跑男》的对抗性更具有观感。

此外,游戏环节毫无串联性,完全就是为了游戏而游戏。游戏规则制定的也不够清晰,在第一期中的拍洋画环节,规则更是完全取决于胡军,小哥队只能乖乖听话,节目组也不出面解释游戏规则,让嘉宾自行摸索,感觉非常荒谬。

尤其是整个节目中最精彩的捉迷藏部分,规则也让人捉摸不透。按照规定,拍到脸叫出名字,嘉宾就出局。问题是这个拍到脸不能及时判定,这时就出现了两种情况,一种是被叫到名字就乖乖站着不动,一种像王彦霖一样叫到名字也不理会,毕竟如果哥哥队只是吓唬吓唬他,并没有拍到,这样做也无可厚非。

小哥队第一期的整体表现就是如此,被叫到名字就傻傻站着不动,不出意料整期节目下来乏味无趣,毫无对抗的刺激性,小哥队全程都被压制。节目后期,王彦霖终于打开了玩游戏的正确方式,来了一场绝地反击,很刺激紧张,瞬间秒杀了大哥队的几位干将。但是王彦霖的举动却遭到了质疑,被认为无视规则。显而易见,游戏规则漏洞太明显。

节目总体的节奏、搞笑把握不好,身为主持人的吴昕需要承担很大的责任。吴昕身为一个综艺节目主持人,没有发挥应有的价值。当嘉宾不清楚节目规则时,吴昕的表现让人感到无语,任有胡军制定规则,身为主持人的她却在充当一个观众,全程除了几句吐槽,没有任何对局势的把控,仿佛像是一个局外人。

嘉宾阵容让人不解,让一群年轻的小哥队与年龄大的大哥队相抗衡。在各种游戏环节中,大哥队的体力明显比不上小哥队,类似于接力赛这种环节简直就是自取其辱。至于捉迷藏环节,这种弊端暴露无遗。因为大哥队体力不行,节目组就加入了工具人,用于干扰小哥队,的确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体力的不足。但是初出茅庐的小哥队被玩得团团转,再加上大哥队游戏经验丰富,小哥队又轻而易举被打败了,节目难以保障双方的公平性。

最重要的是,两支队伍中竟然没有一个综艺人,节目笑点全靠胡军、王耀庆与王彦霖撑着。虽然节目未开播之前就累积了一些粉丝基础,毕竟小哥队的流量吸引了不少观众。而且这也是杨洋多年后的第一档综艺,还是有不少观众表示期待的,奈何这些嘉宾的综艺感不太高,导致很多普通观众流失。

综艺人对于综艺节目有多重要?说实话,全世界的综艺大多雷同,换汤不换药,但为何还是有综艺冲出重重阻碍,成为一匹黑马,完全体现了嘉宾的重要性。刚开始的跑男火爆全国,可是在换了人之后,节目的热度明显下降。游戏还是那些游戏,人变了效果完全就不一样了,正因为之前的嘉宾身上全是梗,经常制造出各种笑点。

现在的嘉宾热度够了,可是喜剧效果不够。换句话说,有些嘉宾只要参与了,节目就成功了一大半,譬如杨迪什么话都能接,贾玲身上笑点满满,岳云鹏随便做个表情都好笑,他们就是能够轻易的带动观众的情绪。

节目中大哥队的综艺表现比小哥队好得多,但好在大哥队的带领下,小哥队已经渐渐开始熟悉了,会互相调侃对方。区别于第一期相互不熟的状况,明显默契度提升了许多。最新一期节目中,小哥队终于学聪明了,知道抱团才能取胜,开始讲究队形与走位,不会被大哥队玩弄于鼓掌之中。

在吴奇隆准备偷袭小哥队时,正是因为小哥队抱团才没有得逞。当然,安保也是其中的功臣,由于吴奇隆伪装的太好,面具遮面,在与小哥队混战时,安保误以为是危险分子,将他团团围住按在地上,最后还是导演组站出来制止,这场乌龙事件意外收获了观众的笑点。

陈学冬也开始步入正轨,在扔瓶子环节carry全场。在蒙眼摸鱼游戏中,成功完成“三杀”,成为游戏王。此外,杨洋意外成为了节目的萌点,在带着VR眼镜踢足球环节,“迷糊洋”不停扑空,经常跑反方向,全程找不着北的模样,实在太可爱了。

胡军的反差萌,王彦霖无厘头的搞笑,“戏精”的舅舅王耀庆,甚至还将一本正经的吴奇隆带跑偏了。王鹤棣的西瓜装扮,黄明昊的团欺,这些统统将此前的局势挽救回来,成为了节目的看点,弥补了节目的种种弊端。

假若按照现在这种局势发展下去,节目还是有出圈的可能性的。这就需要嘉宾之间默契的配合度,延续此前的搞笑风格,发挥出每个人身上的特质。找准适合自己的定位,不是每个人都必须要有满满的综艺感,正如有人适合呆萌路线,有人适合精分路线,在合适的位置上,各司其职,也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综艺效果。

相关文章